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悦 《法庭内外》2006,(9):46-47
“民本民权得民心,公平公正还公道。”这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给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法官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写的大字。前不久,这家保健品公司在一场广告费纠纷中,遇到了“一个合同两个版本”的难题。但在丰台区法院法官耐心细致的审判工作下,最终真相得以澄清,还了保健品公司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2.
监狱执法公正是监狱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严格依据法律公道正直、合乎情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然而,理论上,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仅限于合乎法律规则的范畴;实践中,即使做到了实体与程序并重,也可能产生实质不公正的后果。因此,本文从这个困惑出发,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和监狱基层执法实践,遵循社会公正理论,提出了监狱执法者应当追求合法性公正和合理性公正的结合,才能促使执法活动符合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并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其中,合法性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它是最底线的保障;合理性公正是执法活动的道德要求和理性要求。文章还结合当前执法形势对监狱执法公正的应然内涵作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分析,并提出实现监狱执法公正的两个“治本”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3.
公正为本     
从司法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来讲,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应当是最廉洁、最公正的地方。公民与公民之间发生了纠纷要找司法机关评理,公民与政府之间有了纠纷也要找司法批关讨个公道。如果司法机关不公正,这个社会就没有讲理的地方了。公正,是司法机关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人民对司法机关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一些司法机关和一部分干警在执法当中却不讲公正,甚至贪赃枉法、询私枉法、执法犯法、欺压百姓,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百姓已看不到丝毫公正的影子,感受到的只是权势的淫威…  相似文献   

4.
公证人的公正,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界定,即公证人的主观态度方面的公道、正直和客观结果方面的公平、正义.在公证活动中坚持“公正”,公证机构及公证人就必须在运……  相似文献   

5.
对诸葛亮治国,自古以来评价甚高,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道:“开城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在今天,更有人盛赞其“以法治国”,“坚持法律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起沉重的、令人辛酸的医患纠纷,一对普通百姓夫妇为了向一家大型医院讨回致使儿子恼瘫的医疗事故的公道.历经艰辛与血泪.受尽苦难与屈辱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抗争.最后在公正的刑事鉴定结论和法律的帮助下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一、义——公正正义 何为公正?公,即以公心处理事情;正,即为正大光明。“公生明,偏生暗。”如果一个人能以公心处理事情,其行为自然就光明正大;反之,其行为就会鬼鬼祟祟,见不得人。汉朝班固说:“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笔者认为,“公正”应为律师素质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重实体、轻程序一直是困扰我国审判体制的一大顽疾。一些审判员习惯按传统、按习惯办事,不能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审理案件,随意剥夺当事人诉讼权利,任意颠倒、超越程序阶段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程序公正是法院的生命和灵魂,是实现实体公正的保障,程序的不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实体公正。近年来群众呼声反映强烈的司法腐败问题也多集中在程序不公上。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程序公正的价值内涵、司法实践及意义等问题,读来耳目一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2,(17):1-1
公平指公道平等,必须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才构建得出公道,否则就只有社会的等级化,只有特殊利益,只有不公道.  相似文献   

10.
刘建学 《警界科海》2003,(10):46-48
梦游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失调症,有些人只是起床在卧室内走动。有些人则会自言自语,甚至走到屋外干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秦金俐 《法治纵横》2013,(17):55-57
“毒眼”绰号的由来 姚勇的眼睛,看来很平常,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明亮而已。可有些人很害怕,也有些人很敬佩。害怕的人说,姚勇有双“毒眼”,要躲着他走,一旦被他碰上,准没好事。敬佩的人说,姚勇的“毒眼”谁也学不来,是地道的绝活,真功夫。于是,“毒眼”就成了姚勇的绰号。  相似文献   

12.
戳穿骗术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10,(19):63-63
老纪接到退休的案件检查室老主任的电话,说是要来办公室见个面,心里便有些打鼓。老纪刚到案件检查室工作,是老主任手把手教的,可以说,没有老主任,就没有老纪的今天。现在老纪办的一个案子牵涉到老主任的外甥,尽管老主任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但是在亲情面前,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会提什么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机关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二是要建成一支作风优良、服务热情、办事公道、讲求实效的干部队伍。我区人大紧紧围绕这两项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宣城市宣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金元在接受记者  相似文献   

14.
这是起一沉重的、令人辛酸的医患纠纷,一对普通百姓夫妇为了向一家大型医院讨回致使儿子脑瘫的医疗事故的公道,历经艰辛与血泪,受尽苦难与屈辱,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抗争,最后在公正的刑事鉴定结论和法律的帮助下,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制药厂和药店的生意也日见红火。应该说,这足一个双赢的局面,也足丰十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可是,在大好形势的背后,总足会隐藏着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有些人违法经商,有些人违规行事,有些人在任而不作为,其原因都是有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包含在内。还有些人力刚躲避矛盾,则是囚为从中得不到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裁判文书中说理就是要讲道理,它包括四项内容或四种方式--讲事理、讲法理、讲情理、讲哲理。   一、讲事理   讲事理,包括两部分内容:讲案件发生时的客观事实,讲法官查证、认定的事实的道理。法官应当根据控辩双方各自陈述的事实、理由、诉讼主张和请求、提交的证据等,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实结论。讲事理必须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案件事实的全过程。   (一 )什么是事实   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这是公正地裁判案件的客观基础。任何裁判结果脱离事情的本来面貌就没有公正而言。案件的事实只…  相似文献   

17.
“冯有为代表”在辽沈人民的心中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称呼,而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一个公平公正的象征。他让那些受到冤屈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从他设立“代表接待日”起,已不知接待了多少百姓,不知为多少人讨回了公道。冯有为和他的“代表接待日”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爱  相似文献   

18.
王家梁  姜东良 《法人》2010,(3):86-87
11名原告先后将11份起诉书递交至鱼台法院,讨要“公道”。然而,在开庭之际,他们不但没有要回公道,却离奇收到法院的撤诉裁定书  相似文献   

19.
祝文剑 《警界科海》2003,(10):16-17
记忆真是个矛盾的东西:想记住的事情记不住,不想记住的事情偏偏忘不掉。有些忘不掉的往事,也许是致命的隐私,如果忘掉了反倒轻松,而不能忘掉又无法与人说,只能憋在心里,时时承受着钝刀割肉般的痛苦——这种心境是何等折磨人呀!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公道”思想韩起祥在中国古代丰富发达的法律思想中,“公道”思想是十分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它贯穿于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发展的始终,对于建立和维护封建法制的统一性,保护和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的稳定,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