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君如 《求是》2012,(9):53-54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犯过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却依然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这本书承担的使命,就是努力解开这  相似文献   

2.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热议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9,(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保证,其长期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明确指出"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4,(13)
<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对不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行不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承诺可信不可信?中国共产党人有没有担当精神?这些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实质上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执政能力、执政资源和执政意志的回答。对此,我们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躲闪逃避,而要旗帜鲜明、有理有据地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对这些重大执政问题的思考就会不断深入,就能得出关于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不懈奋斗,艰辛探索,通过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执政成效,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60年执政为民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变革的主导力量,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1931年11月7日,发生了一件震惊华夏乃至全球的大事:在江西赣南瑞金的一片小树林中,诞生了一个共和国!有人把这个共和国叫做"山坳里的中国";也有人把这个共和国称之为"马背上的共和国";还有人将它叫做"山林的国家";更多的人则称之为"红色中华""赤色中国"……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要割断历史。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是互相联系的。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学习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的历史,弄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以后,就会有助于我们懂得,为什么今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中国。当我们从建国以前二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党的力量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乔发进 《理论学刊》2001,2(4):39-4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三个代表"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领导党和执政党的内在因素.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形成和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形成和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前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形成和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保证.本文从"三个代表"的视角对党的历史地位的形成进行了新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执政理念是指建立在对执政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党的执政宗旨和指导思想。关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为什么执政,也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9,(7):38-3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而这一切离不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中国的政治体制获得了中国民众的高度认可与支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根基源自何处呢?1.代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执政目标、执政思路、执政方式等随着社会发展发生着深刻变化,执政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牛晋芳 《前线》2016,(6):94-94
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不容置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里面有多种原因,但归根到底就是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  相似文献   

15.
遗产与难题     
中国为什么能这十年中国取得的奇迹,说明中国模式的成功。循着中国奇迹的客观逻辑可见,中国之"能"在于发挥和利用了四大优势:其一,举国体制下的效率聚焦优势。建筑在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议行合一"基础上的制度结构和决策机制,使中国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重大历史成就、伟大建党精神、宝贵历史经验、坚定人民立场的积极肯定和高度认同,生成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指示要求,就要厘清历史自信的理论机理和实践逻辑,从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激励全党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凝心聚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根本经验,首次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一根本性课题,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经过民主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科学的结论,是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一)从我国革命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1980年,邓小平说:"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这是20世纪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盛事,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纵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没有强盛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没有港澳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权力的执掌方式经历了众多变化,从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分析党的执政方式,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变迁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应然"与"实然"关系逻辑看,中国共产党仍须继续调整执政方式,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轨道上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