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时下,一提起房价,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太高了。房价的上涨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神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房价问题,早已越出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成为一个兼具社会政治属性的全局性问题。2006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抑制房价的上涨态势。在北京、深圳等地甚至出现了越调控涨速越快的情况。2007年初,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向房价开战,把住房作为上海当下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青岛市针对房地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推出“房产新政”抑制房价上涨;广州市市长也高调“较劲”房价,政府推出了七大措施来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并没有阻挡房价的持续升温。据国家发改委报告分析,2007年一季度,房价继续保持较高的上涨幅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一季度房价平均涨幅为6%,而中心城市则保持更高速度,其中深圳同比上涨10.7%、长沙同比上涨10.1%、北京同比上涨9.9%、广州同比上涨8.6%。而一度被认为调控已经见效的上海市场,也在3月份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有人担心上海楼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们陷入了困惑:房价缘何如此之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房价在强大的宏观调控压力下坚挺依然?究竟有什么良方,能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夙愿变成现实?又有谁能来破解房价的迷局呢?  相似文献   

2.
到底什么才是楼市的繁荣?是房价暴涨,炒家盛行,还是居者有其屋?是把百姓架在房价高温上炽烤?还是给他们一缕梦想照进现实的阳光?2009楼市,回归民生市场,这是我们的民意期待。  相似文献   

3.
高房价: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房价问题一直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关注的中心,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在2005年的“国八条”中,就明确以稳定房价为主旨。房价为什么下不来呢?问题就在于我们稳定房价的宗旨只是让房价上涨速度减慢,而不是让现有的房价向下运行,或向下调整。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如果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认识不清楚、不全面、不深入,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到底是调控什么?是调控房价吗?其实,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价格问题都是市场的行为,政府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调控的。政府…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引起了世界关注。现在的朝鲜,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三座大山朝鲜如今是世界上拒绝市场经济的唯一国家。不过,朝鲜人民没有房价、医药费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0,(5):64-64
说到房价.老詹一般都能侃侃而谈.说出点道道来。老詹是基于什么理论侃侃而谈的呢?——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13):121-121
中国城市的房价能涨到什么地步,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城市能长多大。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降,房价收入比、租金比过高,宏观调控效果不佳,都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在管理房地产业的活动中做出的各种有限理性行为.因此,如何有效地规制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是抑制房价上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2014年,兰州房价悄然变脸.但在房价下跌的同时,商品房销量却实现了逆市大幅增长,整个楼市显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纵观产业链,房价回调不可避免地传递至房地产投资领域.据省统计局统计,去年以来,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虽然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与前年同期相比回落近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然降温,销量的增长并没有将多年集聚的高库存一扫而光,“促消化”还将是兰州楼市未来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06,(6):10-15
“房价让人昏呀,小桥流水人家,房贷压垮瘦马,高价不下,没房人在天涯。”这是网上最近流行的一首改编诗词,可见房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一段时间,北京、广州、深圳等各大中城市楼市突发“井喷”,其价格快速飙升,令人咂舌;一些小城市的房价好像也患上了“流行感冒”,不甘落后地翻着跟头往上蹿。疯狂上涨的房价让那些“我想有个家”的平头百姓不堪重负,网上甚至发出“不买房行动”的呼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房子烂到炒房人手中……”“长安居,大不易。” 1000多年前,诗人白居易初入长安时领受的教诲,再成为今人的感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下依然“虚火上升”的房价?如何才能为了社会的和谐,实现“居者有其屋”,让人们不再无奈地念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年多来实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终于得到了遏制,不少城市房价出现了下降。房价出现松动,对于那些渴望拥有住房的人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显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希望房价下降。早在房价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十年,德国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扣除物价因素,房价实际在缩水。德国是如何让房价平稳的呢?首先,供求平衡是稳定房价的硬道理。德国目前有8200万人口,而住房总数约4000万套,满足了每个家庭一套住房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房价。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导致房产调控政策失灵、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而形成“土地财政”的主要根源是不完善的财税管理体制,它使中央地方关系严重失衡.所以,要使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3,(1):12-12
正房价一直是人们舌尖上的话题。近来,一个"反腐能降房价"的观点引发了社会热议。业界人士各持不同观点,有人说腐败助推了房价高涨,但也有人称反腐不见得就能使得房价下降。反方腐败因素微不足道,关键是供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反腐能降房价"很愚蠢。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凡是对价格进行直接控制的政策,通常都只是短期行为,如果把它变成长期行为,就一定  相似文献   

14.
住房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近年来,房价起起伏伏,一再考验着人们紧张的神经。不管是已买房的,还是准备买房的;不管是买得起的,还是把买房作为一个美丽梦想的;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不约而同地谈论着房价,关注着房市。大家谈论房价,关心房市,一方面说明真实购房需要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地方的房价大大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购房能力。本文拟通过回顾住房制度改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8,(6):38-39
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央调控政策,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房价的过快上涨一定会得到遏制。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房价上涨应该会受到遏制。然而,事实上全国房价上涨之势依旧强劲。当前的房价到底高不高?房价还会不会一直涨?如何保障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关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志峰 《学习月刊》2013,(13):54-55
不知什么时候,中产阶层变成了"夹心层"。即使是衣着光鲜出入高档写字楼的有房有车一族,想到物价上涨、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工作压力就头疼。如果是背负着巨额房贷的"负翁",怕的就更多了,怕失业、怕房价跌、怕利率涨……很多白领中产其实是穷人,他们和富人之间隔着一堵墙,如何跨越这堵墙以实现财富飞跃?看看穷人和富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有望在2010年趋于平缓,市场将转向更加有利于满足保障性需求的方向. "天啊,房价又涨了!" 2009一年,这样的惊叹声在我们耳边此起彼伏.望"房"兴叹,2010,我们该"奋不顾身",还是继续等待?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些地方楼市趋冷、房价趋降,房价"拐点"一时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房价"拐点"是否到来?各方吵来吵去,莫衷一是。百姓急盼房价"拐点",其实是急盼赶快摆脱眼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房价高企,房地产腐败案频频曝光,而一些落马贪官通过房地产来攫取大量财富,动辄坐拥几十套套房子,从而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必然牵扯到行贿者——地产商以及受贿者——掌管土地的官员。这两者之间到的"亲密"关系到底是靠什么在维系呢?  相似文献   

20.
<正>房地产税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消息,近来颇受社会关注。持期待态度的群体往往是出于这样的逻辑:房地产税出炉——多房人士不堪税负而抛售——市场上房子供给增多——房价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推房地产税,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而且在客观上也起不到压低房价的作用。重庆、上海两地试点房产税4年多,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影响不大,就是一个例证。决定房价的,归根结底还是供求关系。由于现在各地的商品房库存已经很大了,全国层面供大于需。所以房地产税出台,对房价的总体走势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认识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