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凯恩斯经济学开以需求管理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之先河 ,针对资本主义大危机 ,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假设前提 ,创立了“需求决定供给”的“凯恩斯定律” ,提出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主张 ,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奉行 ,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并使其理论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发展为“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斟酌使用的功能财政政策。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具有短期政策长期化的特征 ,是一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范例。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不到时候 ,今后要注意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和财政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国来说,扩大内需决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方针。在当前扩大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形势下,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又要理性地把国内需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客观上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放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然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不是长期的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带动消费需求的相应扩大,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投资需求拉动与促进消费需求合理增长巧妙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且结构矛盾突出。为此,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增加就业为首要目标,以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为主要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以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固有的弊病,可持续性有所减弱。其一,虽然当前国债投资并未产生挤出效应,但从长远看挤出效应不可避免;其二,近年来,国债发行规模和余额的急剧增加,某些指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其三,国债越来越多的用于消费性支出和使用的低效益造成了财政运行的高风险。为此,应继续增加国债投资,适度调整国债使用方向;加强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逐步推出结构性减税计划。  相似文献   

5.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年来,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通过连续不断的增发国债,扩大内需,不但成功地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而且有效地应对了世界经济减缓的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财政加大了国债资金在西部的投入力度,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设投资有了资金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陈慧铭 《工会论坛》2008,14(1):23-24
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始于有效需求原理,由此将就业问题的出现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又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归结为消费和投资的心理因素;另一个观点是凯恩斯在解决失业问题时,将工人的工资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用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方法来解救失业。借鉴该理论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启示是:政府应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建设指导就业的服务型政府;基层政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路子。就个人而言,要走出消费主义的误区,在经济发展同时,人民体会到消费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政策。从2012年民间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政策亟须改革。改革的措施包括为企业减轻负担、规范民间借贷市场、适当放松银行银根和公民增加补贴性支出等,以此保障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一定时期内 ,仍然具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但要注意不能突破政策环境边界、政策运用边界和政策效果边界。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不足的情况下 ,扩张性财政政策必须是刺激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双向兼顾或双向调节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政策中,最有效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必须综合运用二者,使之相互协调,共同担当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与灵活的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加大财政政策启动经济的力度,同时,也要继续运用好货币政策。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消除通货紧缩现象和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需求为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较高经济增长伴随着价格水平偏低和失业率升高,经济运行出现复杂局面。中央政府几年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劳动力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和失业升高还难以改变,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还难以“淡出”,她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