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广华 《党史博览》2004,(12):14-17
在20世纪50年代援越抗法的中国将领中,许多人都知道陈赓、韦国清的贡献;实际上,当时第一个进入越南,担任中共中央联络代表、后成为首任驻越南大使的罗贵波,也为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刘少奇任命罗贵波为中共中央联络代表1949年冬天,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  相似文献   

2.
罗贵波在援越抗法斗争中(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秀龙 《党史文汇》2001,(10):14-17
新中国成立之初 ,应越共中央和胡志明主席请求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对越南抗法斗争给予了大力援助。罗贵波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他作为中共中央派往越共的联络员 ,第一个进驻越南 ,以后又担任中国援越顾问团总顾问、政治顾问团团长和中国驻越南第一任大使。在如何援越的问题上 ,他给中央提出过许多很好的建议 ,为中国援越工作和越南抗法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第一个驻外联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于 1 1月 1 6日在北京召开了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3.
对于抗美援朝,人们已经很熟悉了。而与抗美援朝几乎同时进行的援越抗法,对于读者来说则是相对陌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亚洲二战后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国家。为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越南人民坚持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法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应越共中央和越南政府的要求,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毅然做出援越抗法的重大决策。整个援越抗法过程,都凝聚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智慧和心血。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和莫斯科找毛泽东和斯大林,寻求军事和经济援助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美…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党史博览》2008,(11):11-15
越南民主共和国(一九七六年更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亚洲在二战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国家。为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越南人民坚持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法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应越共中央和越南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援越抗法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领导的分工,刘少奇负责援越工作。刘少奇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援越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越援助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至1954年的援越抗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时外援助的尝试.刘少奇作为援越事务的主要负责人,素自参与并指导了对越援助的决策和整个援助事务的具体进程,提出并制定了符合双方实际的援助原则和方针,对越南抗法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不客忽视的作用.总结和归纳他对越援助的思想,对今天对外援助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0年7月,中国政府应越南党和政府的请求,向越南民主共和国派出了以陈赓为总顾问、韦国清为团长、梅嘉生和邓逸凡为副团长的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顾问团先后协助越军取得了红河中游战役、18号公路战役和宁平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抗法战争的局面.随后,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向越共中央、越南军委提出了发起西北战役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援越抗法决策的做出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国家安全的考虑、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责任心、推广自身革命经验的冲动以及中越两国两党领导人的革命情谊,这些都对援越抗法决策的做出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因素中也有主次之分,其中国际主义的责任心以及推广自身经验的使命感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汇》2001,(5):F002-F002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援越抗法的斗争,显示出刚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熊坤静 《党课》2013,(14):92-97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陈赓,在漫长的40年铁血生涯中,参加了从大革命到抗美援朝各革命历史时期的诸多战役,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参与指挥了援越抗法作战,为越南人民反侵略民族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提到在中法战争爆发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相似文献   

11.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出生于广西东兰县东院哨劳石弄英屯(现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旅政治委员,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西进、宿北、白塔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参加了援越抗法斗争。他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勤政廉洁,艰苦朴素,为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2.
邓逸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政治工作者。1927年入团,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及中央红军的长征,参与晋察冀、苏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新四军军部的重建等重大活动。解放后,他作为中国援越顾问团副团长,秘密出使越南援越抗法。回国后先后出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教育长、副院长,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离职休养,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已是共青团员的邓逸凡振臂…  相似文献   

13.
文心 《党建文汇》2006,(1):24-24
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线。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一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将军:他,通过自愿当俘虏参加了红军队伍;作为红军一员,他拿笔杆子时间远远超过拿枪杆子;他,在八路军、新四军都战斗过,与黄克诚、刘少奇、陈毅、邓子恢朝夕相处过;他,在华东解放战场纵横驰骋,对于华野第2纵队成长壮大厥功甚伟;他,在抗法援越战火中穿梭,对于越南人民军战时政治工作及和平时期政治建军出过大力!他,就是被陈赓戏称为"邓大员外"的开国中将邓逸凡。  相似文献   

15.
把总政恢复到战争年代那样 1977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韦国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上任之前。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找韦国清谈话,对他说:“你要把总政的作用、威信恢复起来,花几年时间把政治机关恢复到战争年代那样,特别是掌握干部的部门。”  相似文献   

16.
1937年2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获悉西路军危急,决定成立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委的援西军,增援西路军。1937年3月初,援西军开进镇原时,西路军业已失败,遂驻扎镇原等地区,营救和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开展抗日准备和群众工作。1937年8月,援西军奉命开往陕西三原改编抗日。  相似文献   

17.
红土见证     
《福建党史月刊》2011,(13):11-20
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东局就开始着手准备接管福建的干部。6月19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华东局的请示意见,批准以张鼎丞、曾镜冰、叶飞、韦国清、方毅、梁国斌、伍洪祥、刘培善、范式人、冷楚、陈辛人、黄国璋12人为省委委员,组成中共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18.
1958年元旦后,杭州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离开了杭州,乘专机经长沙,于1月6日来到南宁。他决定在南宁召开一个范围比杭州会议更大一点的中央工作会议。在毛泽东亲笔写的通知里,父亲刘建勋和韦国清均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9,(8X):52-52
<正>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建国民党政府省会城市福州,标志着旧政权的覆灭,共产党走上治理福建的舞台。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东局开始着手接管和经营福建的干部准备。6月19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华东局的请示意见,批准以张鼎丞、曾镜冰、叶飞、韦国清、方毅、梁国斌、伍洪祥、刘培善、范式人、冷楚、陈辛仁、黄国璋12  相似文献   

20.
常言说:邻居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湖北援疆干部与哈萨克族努尔巴哈提一家的关系就属于越走越亲的“亲戚”. 要说援疆干部和努尔巴哈提成为“亲戚”,还得从3年前说起.2011年春,第一批湖北荆州援疆医生王爽和袁文生来到八十九团医院,紧接着就是对全团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就诊,努尔巴哈提自然而然成了王、袁两名援疆医生就诊及帮扶的对象.2012年,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同志来到八十九团,亲自与努尔巴哈提结为“亲戚”,近3年来,李书记和历届援疆队员一直在关注着这户“亲戚”,免费为努尔巴哈提解决医疗费用达5万余元,同时,援疆干部每年还为努尔巴哈提一家捐钱捐物,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