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先后拼搏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模范省"。在这里,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我军开展地雷战的发源地"等,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有很好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闽浙赣苏区的创建闽浙赣苏区的创建从1927年开始,党组织  相似文献   

2.
闽浙皖赣(又称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共产党人领导四省边区人民创建的,纵横约50个县.它曾荣获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苏维埃模范省”称号,毛泽东在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称赞“赣东北的同志也有很好的创造”.这块苏区,当年在税收工作方面也是有很好创造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苏维埃财政和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闽浙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从1927年10月开始,历经了弋(阳)横(峰)初创、信江“割据”、赣东北发展、闽浙赣鼎盛、苏区丢失等5个时期达8年之久。鼎盛时期地跨闽、浙、皖、赣四省几十个县,100多万人口,被毛泽东同志盛赞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获得“苏维埃模范省”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方志敏烈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闽浙赣苏区创始人及闽浙赣苏维埃第一任主席。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们前仆后继、共同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早期称赣东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苏维埃区域之一。在闽浙赣苏区的斗争中,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致力于根据地建设时解放思想、勇创新路,使各项建设事业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这样写道:“解决其他许多重要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  相似文献   

6.
闽浙赣苏区政权建设是从政权体系建设着手,辅之以法制、廉政建设以及特色的干部培养方式,形成了赣东北苏区独具特色的政权建设模式。方志敏率先提出"依靠农民,建立苏维埃",并且自下而上建立了完整的政权系统,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紧密结合,使赣东北苏区成为全国模范苏区、"方志敏式根据地"。闽浙赣苏区的政权建设是成功的,对于巩固新生的闽浙赣政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闽浙赣——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并为1934年1、2月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优秀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率先在苏区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赣东北建立起坚强的共产党组织.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赣东北苏维埃政权,并逐步扩展到闽浙皖赣边区.党组织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苏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与此同时,党组织还积极慎重地发展到白区.苏区鼎盛时期,赣东北的共产党支部发展到972个,党员达17375人(未含闽北、浙西、皖南数)在“左”倾错误领导者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赣东北的共产党人,依然坚守共产主义信念,格守入党誓言,高举红旗,或随中央红军长征,或游击于闽浙皖赣山区,继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转战大  相似文献   

8.
黄如松 《党史文苑》2009,(12):46-47
江西老表都知道,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个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称赞“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建苏区银行,发展金融事业,支援革命战争,便是“赣东北的同志”伟大创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长期担任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主席。他无比热爱苏维埃、衷心拥护苏维埃、誓死捍卫苏维埃,具有相当浓郁的苏维埃情结。"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方志敏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的文稿,有6万余字,主要回顾他从事革命的经历,特别是对赣东北和闽浙赣苏区形成、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十三块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评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获得“苏维埃模范省”荣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群众和先进知识分子创作了大量红色歌谣。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方志敏带领闽浙赣省人民在经济上无私支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英勇战斗,牵制了国民党的很大兵力。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曾被毛泽东称作“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并有“模范省”的光荣称号。苏区军民备受鼓舞,个个斗志昂扬,人人牛气自豪,于是一则“上有朱毛、下有方邵”谣谚就在苏区广泛流传开了。这句历史谣谚,充分反映了当年赣东北苏区军民对自己的领袖高度信赖和由衷钦佩与热爱。  相似文献   

13.
1987年6月,横峰县葛源镇一位同志在疏浚水渠时,发现一块石碑.碑高110公分,宽70公分,厚5公分.此碑上清晰可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赠给——我们光荣的模范区——葛源区苏及全体工农群众”几行大字.据考证此碑为1933年3月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期间,由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赠送给横峰县葛源区的.1994年5月,经国家专家组鉴定,此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横峰县博物馆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横峰葛源是赣东北(后改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者曾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赣东北苏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赣东北的同志们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他们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他们是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他们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负起了责任,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确如此,葛源的工农群众不  相似文献   

14.
乔信明是方志敏志同道合的战友,又是一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同刘畴西等被中央分配到闽浙赣苏区,在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委方志敏的领导下工作、战斗,和方志敏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与方志敏共同抓军政工作1933年10月间,乔信明背起简单的行李,随同中央军校的干部来到闽浙赣省苏维埃所在地葛源。在这里,乔信明见到了久闻其名、曾获得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授予红旗勋章的闽浙赣苏区创始人方志敏。随后,方志敏就找乔信明谈话,在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战斗历程后,给乔信明介绍了闽浙赣苏…  相似文献   

15.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优秀战士方志敏领导创建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说法,这三个互有联系而又各具不同含义的名称在使用上常被混淆,本文拟就此作一  相似文献   

16.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党史文苑》2012,(12):74-76
赣东北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之后,我党针对当地文化极端落后、人民文化水平低下的状况,制定了正确的文化教育方针,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活动。本文探析了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从中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的杰出将领方志敏烈士殉难已60周年。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于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德兴怀玉山失利后,被国民党军队搜捕,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反动派秘密杀害。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将马克思主义播种于赣江两岸,是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发动和领导了江西农民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进军。他组织领导了弋横农民暴动,创立了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模范省”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他以农民革命团为基础,创建了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他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4,(11):34-34
方志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他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虽然方志敏同志的一生很短暂,他的许多抱负和才华都来不及施展,但他在党史上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