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都能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第一时间作出决断,调动国家资源,全力以赴做好救灾赈灾工作,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大灾之后认真吸取教训,铭记前车之鉴,在挫折中反思,倾心谋定治本之策、长远之计,让同样的问题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各种重大的天灾人祸,危及百姓生命,损毁美好家园,破坏生态环境,重创经济秩序,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作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决断,调动国家资源,全力以赴做好救灾赈灾工作,力求把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抚慰无数受伤的心灵。更  相似文献   

3.
正防疫救灾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之一,也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组织各地党委、政府支援华野、中野南下渡江作战的同时,还认真组织宿州主战区做好防疫救灾的善后工作,统筹各地调集大批优秀医务人员防疫治病并多方筹集粮食物资救济灾民。经过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夺取了防疫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使宿州主战区30万灾民渡过了难关,并开始有序恢复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多次不避艰险、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导,并形成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注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寻找规律总结防范方法;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导安抚群众情绪,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战胜危机;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形成党和政府为主导、军队为重要力量、群众生产自救的救灾格局;要求干部深入实际、靠前指挥、敢于担当,不断提高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并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这些思想对新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慈善总会于2003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总会的成立旨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动员社会力量,筹募慈善资金,扶助弱势群体,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文明。总会的业务范围是筹募善款、赈灾救助、扶贫济困、慈善救助、公益援助、与国内外慈善组织的合作交流、指导会员单位的工作,推动全省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饿死一个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救灾的政治理念、动员口号和力图达到的救灾效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和贯彻“不饿死一个人”的政治理念,注重组织灾民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既提升了灾区干部群众“生产自救,就地坚持”的信心,也防止产生干部漠视民命的偏向和灾民依赖政府救济的倾向。灾区政府将生产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不饿死一个人”为动员口号与具体要求,形成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社会互济、以工代赈和国家救济的救灾新模式。党领导生产救灾的实践,不仅保证灾民安全地渡过了灾情,而且促进农业增产和公粮征收,有效落实城市领导乡村、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20,(8):33-34
正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安徽阜阳、马鞍山、合肥等地,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农村、企业、革命纪念馆等,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防汛救灾一线人员,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黔东南地区灾荒是经常性和普遍性的,为了战胜灾荒,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人民政府采取设仓积谷、生产救灾、发放救灾物资、以工代赈等措施,大力开展救灾渡荒,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42—1943年中原大地旱灾为虐,数千万民众沦为灾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包括安顿灾民、减免公粮、赈济灾民、调拨粮食、厉行节约、发展生产和灭蝗除害,边区政府的救灾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灾民度过灾荒,积累了宝贵的救灾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救灾工作,把救灾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疾苦、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大事来抓,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救灾总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基本方针,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级分级管理”的救灾工作机制,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进行调整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救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旱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中央组织部3月下旬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坚决打好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2.
中央     
正重点工作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在安徽省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防汛救灾一线人员,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习近平强调,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  相似文献   

13.
万强 《党史文苑》2014,(4):7-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始终顾全大局,一方面大力生产粮食,另一方面积极外调粮食,成为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源的省份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的粮食生产发展情况及其对国家的贡献,探寻其粮食工作出路,对推动新时期江西乃至全国粮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灾荒怕尾不怕头’,任何一点疏忽,就会闹出乱子。""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决不能有任何官僚主义态度。"70年前的1950年2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必武在中央救灾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做《深入开展救灾工作》,如此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原因,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素有"无灾不成年"之说。中央救灾委员会就是新中国第一个负责全国救灾工作的最高指挥机关,董必武任第一任主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山西省粮食产销大县定襄县不断加大粮食改革执法监察力度 ,认真解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一、把脉问“症”。定襄县成立了由纪委、监委牵头 ,粮食、工商、审计、财政、农发行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改执法监察领导组 ,制定了《实施方案》 ,并专门组织了两个粮改执法监察检查工作组 ,深入各粮食收储单位开展工作。还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战前练兵 ,进行了“三讲”教育和业务培训 ,制定了粮改执法检查人员工作纪律“八不准”。二、猛药治“症”。通过检查组对粮食收储单位的重点检查 ,该县对症下药 ,分别对各类违…  相似文献   

16.
党建视野     
<正>福泉:市委组织部为抗旱救灾捐款3月12日,福泉市委组织部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积极履行抗旱救灾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该市组织部门以"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保苗夺丰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采》2009,(6):39-39
<正>2009年,河北省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共河北省委恢复建立与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为了深入总结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  相似文献   

18.
刘星 《当代贵州》2010,(7):38-39
3月12日,福泉市委组织部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积极履行抗旱救灾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该市组织部门以“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保苗夺丰收”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1840元.  相似文献   

19.
后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拟于1999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学术讨论会,并要求各省市做好稿件的征集、组织与推荐工作。据此,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商定,在广泛发动。组织推荐的基础上,于1999年9月联合召开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于3月联合下发了征文通知,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做好论文撰写与推荐组织工作,拟定了76个学术研讨会参考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使人民政协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由此获得了新生。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彻底恢复了名誉,并使人民政协真正成为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间,为新中国的成立、新生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在史无前例的10年“文革”中,人民政协被林彪、“四人帮”污蔑为“牛鬼蛇神的黑窝子”,以至使一批政协委员遭受打击和迫害,使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陷于瘫痪。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政协虽然开始恢复工作,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在人民政协的流毒还严重存在,许多干部还心有余悸,因而极左思想还继续阻碍着人民政协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