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刑事立法将单位犯罪规定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我国刑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犯罪案件的增多,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缺陷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从单位的构成入手,对将机关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在立法上的矛盾与不足,产生的原因以及建议进行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村民委员会在现行刑法立法上严重缺位。我国宪法、民法直接调整的对象包括村委会这一自治组织,刑法中应确立村民委员会的犯罪主体资格,将村民委员会归位到单位犯罪主体范围中,确定村民委员会为非禁刑的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议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网络犯罪仅指以网络为侵害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刑法>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诈骗罪、贪污罪、盗窃罪等传统罪名应排除在网络犯罪之外.当前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犯罪立法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网络犯罪量刑偏低;网络犯罪的主体仅为自然人;网络犯罪的刑罚没有资格刑.  相似文献   

4.
中美计算机刑事立法的比较及给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关于计算机犯罪有相对完善的单行刑事立法 ,并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及法人犯罪等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计算机刑事立法在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保护管辖原则与法人能否构成计算机犯罪主体等方面有待改善 ,可借鉴美国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出政治渗透加剧的趋势,其中公安民警涉黑犯罪问题尤为突出。公安民警涉黑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利益的驱使、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等,预防和打击民警涉黑犯罪,主要应从健全监督机制、严把公安队伍入口、完善立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是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的,其心理活动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因而,犯罪主体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如何分配、转移等基本特性也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主体的注意始终处于高度指向、集中状态,注意中心集中指向于与犯罪有关的内容.对犯罪注意特性和规律的研究有助我们认识和把握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轨迹,从而有助于侦查机关的侦查和讯问,对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单位犯罪主体界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会生  张玉华 《前沿》2004,(6):135-137
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何界定 ,本文对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分支机构、企业关停、改制、解散、承包后能否成为犯罪主体进行了探讨 ,并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法》的关系,以完善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犯罪手段高科技性、犯罪行为诱因的多发性以及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在当下的法律框架内,完善少年网络犯罪专门司法的机关及人员建设,将一些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司法处理确立为司法判例,是防治少年网络犯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安全生产领域最常见的犯罪之一,对该罪的立法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至今仍存在缺陷,犯罪主体、刑种设置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再次完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法工作,应考虑把单位列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刑种设置上增加罚金刑,并增设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危险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