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决战东北     
《半月谈》2003,(18):16-22
东北是块黑土地,又是一块热土地。现在虽然面临着很多困惑,但东北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奋争。东北的辉煌不会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东北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并没有一去不复返,东北人需要迎接再一次的挑战来振兴他们的家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决战时刻的到来,东北已成为改革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成长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区域经济曾经在历史上经历过资源与财富上的巨大透支,致使它至今仍然徘徊在"东北现象"的困扰之中,而在中国加入WTO后又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当前要从解决深层矛盾与现存问题入手,采取正确对策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部署: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确立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取向;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拓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空间;注重从战略上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使东北地区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全面启动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化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3.
迟建民 《长白学刊》2004,(5):99-10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用历史文化观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转变东北人的观念文化,拓展东北的文化空间,扩大东北文化的张力,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推动实现规模农业,强化实体经济,强化装备制造业;以民生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国有企业为主导,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是振兴东北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思想。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振兴东北的五大战略落到实处,这是东北经济振兴和发展的需要,是东北经济再次引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也是使东北成为我国对俄、日、韩、蒙开放前沿战略高地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钱志发 《人民论坛》2011,(10):94-9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但同时,更要建立完善的法制保障。要加强立法、修改完善振兴东北经济的地方性法律;加强法律实施,用法律手段调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东北经济振兴提供一张安全网;加强法律宣传,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但同时,更要建立完善的法制保障。要加强立法、修改完善振兴东北经济的地方性法律;加强法律实施,用法律手段调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东北经济振兴提供一张安全网;加强法律宣传,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特别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来支撑.但是,目前社会信用秩序的混乱,已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还严重损害了东北三省的国际信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深入剖析造成信用不良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东北经济振兴视野中的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宏玲 《长白学刊》2007,(2):155-15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北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又有种种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并认识东北文化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变革东北地域文化传统,以现代文化精神重塑人们的文化心理。这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东北亚地缘环境的特点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外部环境,其地缘关系中的问题则给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利用东北亚地缘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要树立利用地缘因素的理念,克服地缘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切实消除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环境安全和经济合作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曲岩 《长白学刊》2006,(3):112-112
东北地区经济在建国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今天,在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经济要走出困境,再度振兴,必须充分认识长白山文化在振兴东北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东北振兴中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随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的确立,以及东北经济、人口、环境的变化影响,新时代东北民生工作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亟待补齐养老金发放、脱贫攻坚、社会救助体系、公共基础设施等短板,冲破陈旧民生建设思想误区,以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推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把东北振兴置于东北亚协同发展的框架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彭刚:振兴东北的关键在于立足现实,挖掘比较优势,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把东北振兴置于东北亚协同发展的框架里有利于其获得开放的外部环境,从而使东北经济进入珠三角式的良性循环。尽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由于日本和朝鲜的存在屡屡受挫,然而协同发展依然是主流。目前,中、蒙、俄、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营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行之路.在发展"两个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中,统一战线将发挥着任何其他社会组织不能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产虎。东北虎体强威猛。人们常用以比喻东北人的强悍和东北地区经济实力在全国的分量。最近十多年,东北地区的经济下滑,人们觉得“东北虎”沉睡了。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声音响彻华夏大地,进入2003年岁尾,振兴东北的风刮得更加猛烈。人们说,“东北虎”睡醒了。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14)
<正>一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掀开了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大幕。随着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力、国企改革等努力,东北振兴正在开启新局面。春到白山黑水,风动松江辽河。四月的东北,暖意融融生机勃勃。一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掀开了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大幕。一年间,东北大地改革潮起,千帆竞发。三省经济全面企稳,振兴大业展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三省一区具有区位临接性、经济互补性、“振兴东北”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受制于“行政区经济”、市场分割、利益矛盾等方面的约束。构建区域行政协调、区域政策整合、区域市场一体化以及利益共享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实现区域互动整合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睡醒了的“东北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产虎。东北虎体强威猛。人们常用以比喻东北人的强悍和东北地区经济实力在全国的分量。最近十多年,东北地区的经济下滑,人们觉得“东北虎”沉睡了。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声音响彻华夏大地,进入2003年岁尾,振兴东北的风刮得更加猛烈。人们说,“东北虎”睡醒了。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国经济格局的调整意义重大。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东北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但是,目前东北的各级地方政府尚未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变东北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行为方式,积极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才能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央做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关东大地,整个东北为之欢腾,为之欣喜。八千多万东北人在欢呼: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春天到了!更有有识之士预测,振兴后的东北将会成为世界新一轮产业重组中的一个新的崛起点,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区。 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前景如何实现,我们要靠什么来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些同志一听到振兴,马上就会想到向中央要政策、要资金、要项目,这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今天,这种思维模式已经过时。温家宝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区域金融业必须积极跟进,走好协调发展之路,努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深金融开放程度,调整金融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创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现代化、综合型、国际性、具有全国意义的东北主体功能区中的媒介、导向和促进作用。为此,首先应当从经济与金融关系、东北区域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等方面阐明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并且要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现实需要出发,来确定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安排:注重发挥政府的金融调控职能,合理规划东北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格局;注重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保证东北区域金融安全机制的健康运行;注重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带动区域金融业的全面发展;注重加强区内外金融合作,积极放大东北区域金融业的服务效应;注重支持产融资本的有效联合,促成东北区域经济与金融之间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