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年)到“成功”,说来有理,“成功”与“马”的确相关。看“闯”字就有“马”,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就是仁人志士和共产党人的“闯”,才使得人民站起来,国家立起来!改革开放,也是靠“闯”,才“闯”得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看速度,与“马”也相关。如“风驰电掣”的“驰”、“中华腾飞”的“腾”……  相似文献   

2.
肖辑之 《当代贵州》2008,(17):40-4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闯,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重要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充分进发的30年,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各种选择和利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为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30年。是祖国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30年,也是中国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篇章的30年。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经济总量已名列前茅,人均收入也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奋进。在庆祝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际,重温一下我国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怎样逐步展开的这段伟大的历史进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将是十分有益的。为此,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回望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欢迎广大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中国的“863计划”杨亲华人们不会忘记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大声疾呼: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八年以后“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诞生了,这就是863计划。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为中国的科...  相似文献   

4.
温卫东 《新湘评论》2013,(18):38-3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赋予“改革”“开放”这两个“旧词”以新意的基础上,于1984年2月9日在厦门考察时,明确提出和使用了“改革开放”一词。1987年至1993年间,“改革开放”一词先后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党章和宪法,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确认,成为全党共识和国家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李清均 《奋斗》2008,(7):18-19
国企改革是世界性体制改革难题,涉及国家经济体制,关乎社会安定、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冲破“左”的或“右”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既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为推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扬 《唯实》2013,(4):24-26
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调研就选择了广东,这是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肯定,也是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公开宣示。总书记用“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来评价改革开放,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正能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法宝。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杰出代表、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遵循一生的座右铭,却一直铭记我心:“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相似文献   

8.
詹得雄 《党员文摘》2008,(12):36-3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是形形色色的.大体而论.可以分为“西方解读”和“非西方解读”两大类。前者充满着曲解和误读,但也有不少明智的人士讲了一些睿智的公道话;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0):55-56
全世界都承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形成独特的“中国模式”。破解“中国模式”的密码不能仅在经济领域中寻找,也应到政治领域中寻找。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探索,中国已经初步找到了符合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28):53-53
新闻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弘扬睦邻友好实现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时说,中国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洪在6月22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曾几何时,“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国家大行其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威胁论”略有平息,“中国独秀论”却又露苗头。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中国是最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应该承担起“更多重任”甚至“拯救世界”。客观看,中国国力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已今非昔比,外界也已认识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给中国带来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伴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和总结这个历史转折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对于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3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然而,正是这短短的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已镌刻进人类的历史。本刊从第二期起开辟专栏:“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温这段伟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为民族、国家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让人倍感身心振奋。从内容来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战略统筹思想,其核心还是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试析邓小平“一国两制”与江泽民“八项主张”周一生本文试就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加以论述。伟大构想贵在拓创“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造。他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作为一支武装性质的国家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执法力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的“解放思想”理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改革开放、变革僵化模式、由政治主导走向经济主导、发展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回顾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对于我们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永清 《湘潮》2014,(8):21-26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提到改革开放,很多人都认为起始于1978年12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实,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访朝归来,路经辽宁等地发表的比较系统的“北方谈话”已经渗透了许多改革开放的思想,奏响了辽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序曲。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未来的形势作了详尽透彻的分析,为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