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巴西科技体制的发展和研发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的科技体制自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 ,至今共经历了 4个阶段 :5 0年代和 60年代 ,巴西政府对科技开始给予重视 ,成立了科技主管部门 ;70年代 ,政府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体制 ,加大了对研发活动支持的力度 ;80年代 ,政府制定新的科技和工业政策 ,巴西逐渐成为拉美研发活动规模最大的国家 ;90年代至今是巴西科技迅速发展时期 ,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和所采取的措施 ,对巴西科技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 ,巴西的研发活动由 4大体系组成 ,即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私人工业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巴西的科技管理主要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巴西现代化实质刍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西不仅是拉美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拉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 1 9世纪 80年代末起 ,巴西开始启动现代化系统工程 ,经历了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 ,围绕工业化这一主旋律 ,先后跨越了“西化”“巴西化”“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巴西现化化”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至今尚未完成的过程。巴西的现代化以欧洲“社会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尤其以拉美发展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世界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和发展契机 ,以打造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与工业社会为目标 ,主要采取高效率的、非均衡的工业化方式 ,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演化成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因此 ,工业化不仅是巴西现代化的主旋律 ,也是巴西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巴西工业道路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也不同于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根据巴西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混合型工业化道路 ,呈现出突出的计划性、深刻的内向性、鲜明的赶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巴西经济奇迹”曾为举世瞩目。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西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就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探索过程中,美国驻巴西经济使团提出的寻找国家经济发展“瓶颈”、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思想,拉美经委会提出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制订经济计划的思想,以及在五十年代中期盛极一时而至今仍居重要地位的巴西发展主义思想,对制定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中期,智利开始实行外贸制度改革。经过近20年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智利的外贸制度作为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与其他政策配套,已能够比较自如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并对调整本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一、改革前的外贸制度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智利开始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替代进口消费品,并逐步形成本国工  相似文献   

5.
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 ,巴西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 (如推行“增长点”产业政策 ,严格保护国内汽车市场 ,对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进行引导 ) ,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汽车工业成了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尽管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 ,在进口替代政策和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之下 ,巴西汽车工业一直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巴西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巴西是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的最大负债国,目前,巴西外债高达1210亿美元,每年需付债息100多亿美元,成了巴西经济的沉重负担。巴西政府为解决债务问题已做了很多努力。一科洛尔总统1990年3月15日上台执政时,面临的是一个债台高筑、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的局面。为了振兴巴西经济,新政府实施了“新巴西计划”的“科洛尔计划”,把减少债务额和争取较好的偿还条件作为外交工作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7.
1985年以后玻利维亚经济政策的右转是其内部经济危机、外部经济和政治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与70年代智利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同,玻利维亚“正统”的经济稳定计划吸收了“非正统”稳定计划的合理因素,并在结构调整中避免采取极端自由主义的改革政策,从而使稳定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90年代 ,巴西开展了以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改革 ,其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巴西放弃了原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 ,转而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政策。这些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巴西的公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对巴西上市公司的融  相似文献   

9.
从殖民地初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咖啡繁荣周期结束的四个世纪里,巴西经济一直是建立在少数几种农产品的交替种植和出口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获得一定的发展。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推动了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泛美危机与争取进步联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援助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要内容。 1960年代美国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援助行动。美国政府及与官方关系密切的学者都声称 ,发起这一计划的起因是对拉美经济社会状况的关心。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林肯·戈登是联盟的设计者之一 ,在 60年代曾先后担任美国驻巴西大使、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在 1980年代中期回忆这一计划的出笼时仍认为当时美国主要是出于积极的动机 :“希望这一对美国具有长期利益的地区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进步”,“对我和联盟的多数发起人来说 ,这些积极的期望是我们的行动背…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国际私人放款的收缩,迫使拉美大多数国家实行严历的经济紧缩。在这暗淡的十年中,拉美三个最大的债务国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采取了极为不同的调整路线。阿根廷和巴西政府在试图从独裁过渡到宪政的同时,试验了一系列方法,包括八十年代中的“非正统冲击”一揽子计划,和巴西1987~1988年期间延缓付息。与此相反,现任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1982—1988)所采取的稳定和调整政策则是坚定地沿着正统路线发展的。墨西哥对国际债权人倾向于采  相似文献   

12.
英国曼塞尔出版有限公司于1994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与工业政策》一书,作者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地理系高级讲师理查德·M·奥蒂。该书对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中国5个最大的新兴工业国家的重工业发展历程、重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政策的得失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有关中国部分的主要观点摘介如下: (一)战后,中国工业政策的制定受整个战略目标的制约,难免产生弊端 与印度和韩国一样,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战略考虑也把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置于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因此在工业发展方面采取了“绝对主权”式的发展政策,重工业则被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墨西哥外贸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杨西80年代,墨西哥陷入以债务危机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危机,墨西哥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外贸制度改革是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改革不仅对墨西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拉美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4.
“电影复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在巴西电影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它把巴西民族电影产业成功地带出了90年代初的废墟,既提升了巴西民族电影的艺术品质和国际声望,也为民族电影挽回了市场占有率。本文对“电影复兴”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把其放在巴西电影产业史的纵向背景的同时,凸现出“电影复兴”现象中电影人、政府和电影市场的合力,并期望巴西“电影复兴”的经验能对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后,墨西哥进行了重大的经济调整,外贸政策是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墨西哥政府力图通过外贸调整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减轻债务压力,合理使用外汇,促进经济回升。为此,德拉马德里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外贸政策,1986年正式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新外贸政策的实施,对墨西哥经济发展进程及其与各国的经济关系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墨西哥外贸政策的变化成为墨西哥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战后以来,巴西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巴西由此从初级产品生产国成为“新兴工业国”,极大地改变了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巴西工业化的成就是由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对巴西工业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资本输出速度空前加快、规模愈来愈大。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造成许多新的重要的影响,它与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皮特拉斯(J·Petras)在“第三世界工业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世界工业化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阶段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观点(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在巴西工业化进程中外国资本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巴西的制造业部门大多是靠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自60年代起,巴西历届政府对引进外资制订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当前,巴西正在进行广泛的经济调整,外资政策的改革无疑是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战后至70年代末巴西外资政策的演变在此期间,巴西对外资的管理基本上经过一个从放任自流到利用限制并举的过程。这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走独立的技术和经济发展道路 ,巴西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即以信息产业为试点 ,制定了一系列高新科学技术政策 ,成为发展中国家最早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科技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 70年代以来巴西的信息产业政策是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运行的 ,一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独立而保守的信息产业政策 ,统称为BIP ,二是巴西实行“贸易自由化”后的一系列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巴西历时 3 0多年的信息产业政策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韩国工农业政策(50~80年代)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韩国工业政策由在官方直接控制下执行转变为一套与市场相联的鼓励性政策 ;农业政策由原来很少涉及对发展的扶持转变为对农业的直接作用远超出工业 ,不仅规定信贷与投资 ,而且执行了大量的扶持计划。 70年代面对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又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从而使韩国经济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0.
巴西工业从衰退走向复苏的原因焦震衡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工业飞速发展。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的两次经济飞跃,使巴西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80年代债务危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