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加强湘赣边界地方党的领导,一九二八年四月,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经湖南、江西省委批准,五月二十日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湘赣边界党的特别委员会(以下简称边界特委)。并选出了第一届特委委员。关于这届特委委员的人数问题,长期以来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述的二十三人定论的。其中并没有具体委员的名单。据我  相似文献   

2.
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入党。1927年11月担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主席,1928年10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被指定为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谭震林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导致了他在古田会议前后与毛泽东共沉浮。 一、古田会议之前  相似文献   

3.
袁文才袁文才、王佐及其所部,曾对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下了家,站住了脚。袁、王所部被改编后,袁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团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32团团长、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红四军参谋长等职。王佐曾任工农革命军第2团副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第一第二届特委委员、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可以说,袁王二人为创建和保卫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担负着湘赣边界党政军重要职务的袁文才和王佐,却由于湘赣边界特委某些…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1,(3)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在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5.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1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决定在福建广东边界组建的。同年8月正式成立,直接归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为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闽粤边区在3年内粉碎敌人的严密封锁,及10余次大举  相似文献   

6.
1935年初 ,中共南满特委为了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 ,决定在兴京(即新宾)、桓仁县交界的山区成立中共桓兴县委 ,领导新宾和桓仁两县人民的革命斗争。这年3月 ,党组织派傅天飞到桓仁、新宾一带开辟工作 ,同年夏 ,成立了中共桓兴县委。中共桓兴县委名义上隶属于中共南满特委通化中心县委 ,但实际上直接接受中共南满特委书记李东光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领导。县委主要活动在桓仁和新宾边界的老秃顶子山周围地区。县委建立后 ,首先组建了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 ,先后发展了大批党员。为了更好地领导基层党支部活动 ,中共桓兴…  相似文献   

7.
王佐(1898—1930年),江西遂川县人。原为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后所部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红四军32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特委委员、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县城。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1,(3):F0003-F0003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在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后,红四军接连击破姆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发展和巩固。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成立80周年。80年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争取南方游击战争的胜利,曾经在福建闽南和广东粤东边界的广大地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与十倍于己的强敌进行殊死的斗争,不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并在敌我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困境中发展壮大,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根据地中的重要的一块,  相似文献   

10.
1930年7月27日,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广大工农群众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湖南省会长沙。红军入城后,为了壮大革命声威,打击反动势力,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并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臭名昭著的大叛徒苏先骏。苏先骏是浏阳县洞阳乡人,早年投机革命,于1926年10月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先后担任过北伐军连长、浏阳县工农义勇队队长等职。1927年随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团长。起义失败后,他贪图安逸,不愿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途中悄然离队。1928年初由中央派遣到岳州,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同年3月在长沙被国民党密探逮捕。被捕后,他为了保命升官,叛变自首,还带着敌人到岳州破坏了中共湘鄂赣特委机关,抓走了特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1941年9月,长乐光复后,刘润世同志任同民党长乐县县长。闽中特委领导人李铁、苏华、黄国璋、蔡文焕、饶云山等都去长乐,特委机关设在县政府后方罗都的东林双涧寺,并成立了县政府后方警卫队。这时特委也调我去长乐,我化名林开礼,任后方警卫队队长。实际上,警卫队是由特委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编制50多人,军装武器都是国民党县政府负责供给,花名册是固定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13.
(一)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我和战友们一起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经受考验与锻炼,用枪杆子改造旧世界,同时也改造着自己。 1928年冬,我从高坪区游击队调到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大队四中队任党代表,仍以长坑、丙子岭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活动。 1929年4月12日,湘鄂赣边区特委在平江东乡八区召开特委扩大会议,选举了王首道、李宗白、袁国平、张启龙、黄公略、邓湘君6人为特委常委,王首道任特委书记。会议着重  相似文献   

14.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8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湘西北特委委员贺龙等从上海出发,历经艰险,辗转武汉、荆江,回到家乡湖南桑植洪家关,领导发动桑植起义,拉开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序幕。至1928年7月,湘西北特委与湘西特委合并,贺龙履职湘西北特委180天。这是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一段传奇经历,在其革命生涯中留下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1928年9月,针对井冈山党组织大发展带来的党组织严重不纯、红4军八月失败带来的严峻考验等问题,毛泽东与边界特委领导开展了一场洗党运动。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以地处井冈山根据地腹心的宁冈、永新两县为重点,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主要以投敌叛变或被俘、不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31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共奉天特委在其存在的三年时间里,曾四次被敌人破坏。这是1932年10月,中共奉天特委主要成员被捕后,日军为展示其"战果"而拍摄的一张照片。如今,这张照片已成为记录中共奉天特委在极其艰难环境下开展革命斗争的珍贵资料。这张照片上的人均为奉天特委主要成员,他们的名字是:(前排右起)张霭风、吴天星、崔之河、张俊芝;(后排右起)李丕文、柳顺春、张子和、黄哲焕、尹昌燮、李君镐。照片前排右起第四人叫张俊芝,1974年离  相似文献   

17.
1929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总指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纠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数倍于己强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包括红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团特委常委和边界6个县党组织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商讨打破敌人“会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上,安徽境内曾先后有两个中共皖西北特委。第一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1年4月皖西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为加强党组织领导,由原中共皖西特区临时委员会改组而成,隶属中共鄂豫皖特委。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同年12月,此特委更名为皖西北道委。第二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5年2月根据中共上海中央局的指示精神成立的。在此之前,江北皖境有两个中心县委,一个是皖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失败后,东北党的力量受到严重损失。1929年夏,中共中央决定调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廖如愿是湖南安化人。他曾任中共安化特支书记、常德地方委员会书记、益阳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兼省农委书记、湘赣边特委组织部长等职。因湘赣边特委被破坏,于1928年9月由李维汉介绍去满洲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戴华桂 《党史博采》2013,(12):27-29
1930年2月23日晚,永新县城,边界特委领导朱倡偕等人,在中央特派员彭清泉的主持下,请来红五军部队协助,率部包围袁文才、王佐及其部队住处,当场将袁文才击毙在床上,王佐闻声跳窗而逃,溺死在永新县禾水河中。这就是震惊江西苏区的袁、王被杀事件。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