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0,(12)
在机关干我们这一行的,叫秘书。但我们这儿是大基层,领导还不够配设专职秘书,所以我连个正式名分都没有,常常被人戏称为"笔杆子",话里夹带着不屑和揶揄,让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做"笔杆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说长相吧,你不能五大三粗,一脸匪相霸气,让人看着害怕;也不能猥猥琐琐,木木讷讷,让人看了不顺眼,觉得丢份儿。最好是相貌端正而不醒目,身材高挑而不显眼,还要  相似文献   

2.
马上就做     
80年代,曾看过一本书,劝诫人们要养成"马上就做"的好习惯,尤其强调越是困难越想逃避的事情越是要强迫自己"马上就做",舍此,很难成为成功者.作者写到:如果你真的想成为自身惰性的挑战者,当你看到这段文字时就要立即放下书,马上就做一项已被你搁置多时的旧事.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的干部经常感慨过得累.问起累在哪里.大多不是任务有多重、工作有多难做.主要是人为地把一些问题复杂化.人为地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这种人为复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种是把正常的人际关系复杂化。部队是个大集体.必不可少的有领导、有同事、有同乡、有同学.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关系组合.但一旦把它复杂化.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有的人不琢磨事爱琢磨人,领导之间一句不经意的话。揣摩来揣摩去。能品出一些特别的味道,解读出一些特殊的含意;有的同志把同事当冤家、作对手.看不得人家有进步、受肯定,相互戒备、处处设防,中间隔了厚厚一道墙,弄得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4.
邓新华 《政策》2012,(10):88-90
有人说,机关干部不好当,不是领导,要想领导的事;不在基层,要掌握基层的情况。其实,机关干部也有自己的优势,身处机关,贴近领导,容易把握上情,领会领导意图;不在一线,超脱基层具体事务,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我们提倡机关干部要做到"问策能对",这个"策"包括各种信息、数据、情况和问题,"能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回答得出...  相似文献   

5.
任何文章都存在一个写作状态问题。在不同写作状态下起草的讲话稿,其临场效果是不同的。一般的写作是一种自主行为,反映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始终处在一种“自我状态”之下。但起草讲话稿则不同,必须进入一种特定的写作状态,即站在领导的高度,用领导的话去讲,在特定场合讲给特定听众。这是讲话稿取得听众效果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打破常规,没有按会议材料照本宣科。他说“农工委给我写的讲话材料你们都看了,我再念一遍没有必要。我就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具体意见。”接着,他就从下基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结合如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具体要求。讲话结束,会场里爆发了热烈的掌声。领导干部要讲“自己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些年来,一些人一走上领导岗位,马上就显出官的“派头”,讲话稿有秘书代劳,从中央文件到省、市文件照抄照搬,就是几句即席发言,也要念稿子。有人讽刺说:“领导水平的高低,全靠他手下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7.
文秘人员都知道要按照领导意图撰写讲话稿,但如何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却常常感到为难。特别是有的领导自己想法不肯轻易示人,总是叫秘书先思考;有时秘书回报想法,他也不置可否;有的领导工作比较忙,不到会期临近不思考;也有一些领导,表达能力比较差,自己的想法一句两句讲不清,这种情况下,文秘人员会一直感到心中没底,惴惴不安。文秘人员需要领导意图,就象士兵抱着枪等待弹药一样,又急又慌。那么,如何摸准领导意图昵?笔者以为有五个方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9.
余飞 《当代广西》2008,(17):48-49
何为领导讲话稿“高度” 讲话稿的“高度”反映出讲话者和写作者的水平。领导讲话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讲话十分强调“高度”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对讲话稿起草工作是否满意,首先看它是否有高度。  相似文献   

10.
徐小晟 《今日浙江》2014,(14):56-56
正淳安县级党政班子成员不再配秘书,改由副主任一人联系。千岛湖镇政府保安余有福至今还记得一件事:3月7日,他将一名独自拎包去会议室的男子拦下询问,要求其出示证件。让老余惊讶的是,对方竟是分管农业的淳安县副县长。老余说,身边没有工作人员陪同,自己拎包下基层,县领导真的丢掉了"官派头"?其实,老余并不知道,淳安县领导早已不"配"专职秘书,过去每名县领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己     
世界上什么事最困难?"认识自己"最困难!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中,就有一句是"认识你自己",意思是"人要有自知,自己只是人,并非诸神"。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答"认识你自己"。尼采在《道德的系谱》前言中说:"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的确,我们大多能理性地认识和评判他人,但是对于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修行,却很困难,甚至毫无意识。充分"认识自己",关键在自我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7)
正摘编自8月17日台湾《联合报》在撤回谢文定的"司法院长"提名后,蔡英文宣布自己将出任台湾"司改会"召集人,亲自领导"司法改革"。此举旋即招致法官批评,认为蔡英文把手伸入司法,无异已形同"帝制"。"检改会"检察官陈瑞仁更呼吁,蔡英文应停止召开"司改国是会议",让司改议题回到"立法院"进行民主讨论。蔡英文如此操切,想必是见到近来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想亲自领导司法改革以收复民心。但越是如此操切,  相似文献   

13.
树与我     
那天,与同事闲聊,说到诗人都应有点传奇的事。有位就说,我记得你那“一厘米”。他说的是我被一棵大树砸伤的事。1978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我正在西昌地委的新闻报道组当“以工代干”报道员。啥叫“以工代干”,本来是工人派去做干部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和群众接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面对一些问题,要敢于叫板,帮群众解决了,他们才会叫好,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凝聚广泛而坚实的力量。群众的困难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跟进到哪里群众缠闹是让各级党委政府很头疼的事儿,但说实在的,有时怪不得他们,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关心不到位、服务不上心造成的。我亲身经历的三件事说明,帮群众最"难"的事,做群众最"盼"的事,解企业最"急"的事,有些群众缠闹便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改进省委、政府领导公务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领导讲话、文件和简报要杜绝空话、套话,印发的讲话稿一般不超过 5000字。作为领导,讲话稿还要专门发文件规定以多少字为限,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认真想想,又觉得这绝非小题大做,而是一项很有现实性、针对性的规定。因为,现在一些领导的讲话稿确实存在冗长繁琐的情况。领导讲话稿之所以冗长烦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与领导或者其秘书的文字水平有关。文字水平不高,势必在论述问题时不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相当数量的职工下岗,矛盾较多。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呼唤企业党的建设要有新的更大的作为。企业什么矛盾最突出、哪里困难最大,就应把企业的党建重心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开会可以说是安排部署工作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近日,参加上级组织的一个现场会,大会总结时,会务组同志说,主要领导的讲话没有讲话稿,他要即席讲话,听后,我为之一震。的确,我们现在开会大多数情况下,贪领导讲话是事先把讲话稿写好,印发到与会者手中,开会时,领导照本宣科,下边同志无精打采,台上振振有辞开大会,台正点窃窃私语开小会,因此大家对开会则是能应付则应付,能不去则不去。  相似文献   

18.
<正> 不知从何日起,一些领导干部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凡参加会议,无论大会小会,都由秘书事先把讲话稿写好,领导只是在会上“照本宣科”地念一遍。群众称这叫“念话”。因为“讲话”已名不副实。时下,“文山会海”泛滥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就与那些“念话”的领导有关。他们不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为在会上发号施令,布置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凡事都要开会,凡开会都要秘书“闭门造车”,结果是讲实话不多,讲的空话却不少,当然会上的号召往往难以落实。我们并不反对为重要会议准备讲稿,只是认为领导最好自己动手写讲稿和提纲,这样能逼着那些“念话”的领导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戾气漫溢的原因在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失衡。"暴戾资本化"之后,越是手段暴戾,越是要价高昂,越是利润丰厚,而一旦戾气获得市场对价,就有了自己的"造血机制",必定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4)
<正>"亲自"是一个常用词,但如今似被标签化。特别是当它与领导搭配时,往往招致另类解读,甚至哄堂大笑。比如,坊间流行"哟,领导,您那么忙咋还亲自上厕所"的谑词;还有人出于反感官本位思维,一见有人使用"领导亲自……"就气不打一处来。乱用或滥用"亲自",称得上语言腐败,不仅容易闹出笑话,还会弄巧成拙,甚至弄出乱子,教训可谓多矣。许多事情之所以变糟,就出在不知分寸,拿捏不住火候上。是故,只有准确使用"亲自",掌握好时、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