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州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川省第一个专业画院,其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嘉州地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升了所在地乐山大佛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画院建构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与历史意义。梳理、还原嘉州画院成立的全过程,对乐山地方文化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乐山古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建筑清代古城墙,是乐山城市发展历史的一件大事.由于这一城墙连接明代城墙,并位于其东面和北面部分,故在地方志里被称作外城.由于明代修筑城墙时,“嘉州”已经更名为“嘉定州”,清代又称为“嘉定府”;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龙游县改名“乐山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乐山的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紧紧围绕建设四川文化强市的目标,从思想观念有新突破、文化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文化特色优势有新突破着手,着力打造名人、名山、名佛、名城、名企的“五名文化”,积极启动实施“一个县城,一个特色,一个品牌”文化强市项目工程,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乐山文化形象。切实加强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大型诗乐舞《沫若·女神》和大型川剧《大佛·海通》双双荣获2005年四川省优秀剧目奖,文艺创作荣获“四川省艺术创作组织工作优秀奖”。大力推进“项目年”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态势。制定完善了全市“十一五”期间21个文化强市建设项目,乐山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有限责任公司、夹江天福观光茶园有限责任公司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嘉州天地人文化街成为全市第一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全市第一家版权保护机构——正兴版权事务所挂牌营业;时代广场“时代数码影城”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恢复“乐山新又新川剧社”,合作改造乐山市川剧团工程全面展开;为举办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暨首届嘉州文化节,创新办节模式.各项筹备工作正扎实推进;整合、发挥校地文化资源优势,与乐山师院签署校地文化合作协议,“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沫若图书馆”、“沫若艺术团”等合作建设项目取得实效;创新文化市场建设,进一步增强监管力度,全市新闻出版物市场、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演出市场呈现健康发展新面貌,乐山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荣获四川省2005年度“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和2005年四川省十佳“青少年维权岗”单位。  相似文献   

4.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三江归依的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杰出人士。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则人杰。古往今来,嘉州儿女人才辈出,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询、苏辙三父子,书坛怪杰石鲁、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等等,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嘉州的荣耀。  相似文献   

5.
四川乐山古称嘉州,这里三江环绕,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代女诗人薛涛年轻时曾寓居嘉州,在遍考嘉州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后写下了《题竹郎庙》、《忆荔枝》、《赋凌云》等赞颂嘉山嘉水的优美诗篇,吸引了当时诸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一大批文人雅士来嘉州旅游唱和。薛涛并以自已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僚(侍酒、校书)的特殊身份参与了当时古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特别是参与了开凿乐山大佛(当时为“凌云弥勒大像”)收尾工程的建设,韦皋主持的凌云大像收尾工程包括:“莲花宝座至膝”、“通体设色”、“佛窟小龛”、“韦驮护法”、“九曲栈道”、“大像阁”等工程,历时十五年。由于有这段经历,薛涛曾自诩嘉州人,把嘉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通过自己的诗歌,宣传介绍美丽的嘉州。嘉州百姓为此记住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他们将薛涛作为自己城市最早的形象代表,将其嘉州竹公溪寓居地命名为“薛地”, 以便后人永远纪念这位女诗人。  相似文献   

6.
三江水孕育了古嘉州悠久的文明。乐山古称嘉州,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环抱,水陆通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风光秀丽,自古就是先民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文化积淀已有五千年之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春秋中期,嘉州便成为蜀王开明发祥的故治。秦灭蜀,郡守李冰治水发卒凿溷岩,留下乌尤千古离堆,并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泄洪河——麻浩河,以使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经济更为富庶。到两汉时期,由于乐山地区“土地沃美,人士俊彦”,这里便成为四川经济文化最繁荣的“三蜀”名区之一,有“巴蜀粮仓”之称。  相似文献   

7.
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美丽乐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目前,乐山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大发展,幸福大提升,生态大改观。现实问题主要是共同富裕短板明显,幸福路上不敢松懈,美丽嘉州任重道远。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促进文化社会繁荣,建设幸福嘉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嘉州。最终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美丽乐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乐山古称嘉州,嘉州古城历史悠久,早在近三千年的巴蜀时期(约为春秋中期),今乐山即是蜀王开明故都,成为史称“土地活美,人士俊义”的“三蜀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乐山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乐山历史、文化地位和知名度的极大提高,说明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栽,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正确认识这个定性问题,才能保住历史文化名城原来的文化神韵,才能真正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一、乐山历史文物古迹是乐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30日22点32分,在川南三江汇流的乐山,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乐山电力”,股票代码600644)供电电网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电业局电网成功实现了并网。继2006年’8月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成为乐山电力大股东并实现与乐山电力“联资”之后,此次并网标志着中国第一家电力股份制企业——乐山电力与国家电网系统真正开启了“连心”工程。  相似文献   

10.
乐山,古称龙游、嘉州,她北距省府成都162公里,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四川旅游业发展环网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地灵人杰的历史文化之乡。乐山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称号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旅游经济已逐步上升成为乐山经济  相似文献   

11.
乐山电业局不断加强供电优质服务,促进乐山和谐发展。先后被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乐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文明行业”、“文化活动先进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四川省电力公司评为“先进基层党委”、“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2.
古人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由嘉州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以及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在21世纪到来之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生态风景旅游城市——乐山,在本世纪会怎么样呢?我们的回答是永久地更好地留给后人。借此将保护规划构想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作为乐山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区,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全力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提升市中区在四川省旅游版图中的份量。深入实施"旅游+文化",构建国际文旅产业。深入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开发特色精品旅游线路6条。集中打造张公桥美食街、嘉州长卷、天工开物文化旅游区、上中顺·嘉州集  相似文献   

14.
<正>乐山市市中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山麓,古称嘉州,是乐山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境内有世界闻名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的乐山大佛,风景如画的凌云山,"一蠡独秀"的乌尤离堆,独具特色的汉代崖墓群,幽邃静谧的平羌小三峡等名胜风景点,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先后创建为"四川省旅游强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嘉州山水"即乐山名城大风景区,主要由古城五处风景区组成,曾经与"桂林山水"齐名。形成于唐宋时期,明清得到发展,以三江汇流为其命脉,后在民国开始衰退。乐山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应利用"嘉州山水"的品牌效应,立足现状,对嘉州山水进行再构。  相似文献   

16.
王勃与嘉州     
四川乐山古称嘉州,是蜀王开明故治,乐山大佛的故乡,是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不仅风光旖旎,山水秀甲天下,而且人文荟萃,诗繁词茂。历朝历代来嘉州旅游的文化名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有李白、杜甫等彪炳史册的诗坛泰斗,也有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后起之秀。但在唐代,第一个来嘉州旅游并留下诗词墨宝的当推“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慧过人,六岁能文,十四岁即席赋诗。十六岁应制及第(唐高宗乾封元年),授虢州(今陕西宝鸡)参军,后招为沛王李贤侍读。总章二年(669)十九岁时作《檄周王鸡  相似文献   

17.
乐山大佛举世闻名,然而曾经罩护它数百年的大像阁,却像谜一般扑朔迷离。据主持修建乐山大佛最后阶段工程的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碑刻,大佛的正式名称叫“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宋代提点成都路刑狱邵伯温在大佛左侧崖壁上题刻“弥勒大像”四字,今犹存。那么罩护大佛的木阁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乐山高新区)实施“一区三园”发展模式,以乐山城市南岸的核心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为中心,联动峨眉山市硅材料产业园、市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相似文献   

19.
陆游与乐山     
爱国诗人陆游曾代理嘉州知州,在任期间为乐山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架浮桥、修河堤、建月榭,刊印《岑嘉州集》,为百姓铭记。  相似文献   

20.
正1984年,乐山文史工作者在乐山大佛右侧发现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摩崖碑刻,碑中清晰显现"剑南西川节度……韦皋记"。韦皋(745——805年),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曾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与南诏(今云南)通好,并多次击败吐蕃。治蜀凡21年,功高绩显,封南康郡王。他是修凿乐山大佛的功臣之一。此碑是他叙写世界第一大石佛建造始末的记事碑。嘉州是乐山的古称,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始设嘉州。作为这项宏伟工程最后阶段的主持人,韦皋在竖刻碑文中有"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