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之一。全区有油茶林面积80.5万亩,油茶林面积占该区有林地总面积的40%。面积和产量均属全国首位,是闻名全国的“油茶之乡”。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市彭水县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市七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也是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香椿丰产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森林采伐管理试点县、全国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和全国油茶基地重点县,2011年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2013年彭水县茂云山国有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全县现有林业用地342万亩,有林地25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88科840属2162种,有国家重  相似文献   

4.
正油茶是世界稀有木本油料植物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广西是我国油茶重点产区,2017年油茶面积达665万多亩,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10,油茶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但我区油茶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举措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5.
党建信息     
陆建绍  黄斌 《当代广西》2012,(21):20-20
凌云县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产业带头人、农村种养大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带领群众寻找发展致富路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把能人培养成党员,促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培养成经纪人,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的"双带、双培、双促"工程,走出了一条示范带动、共同发展的好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县36个贫困村共完成新种桑园1700亩、育苗中草药材900多万株、新造生态公益林300亩、竹子种植6000亩、新种油茶1200亩、低改油茶5600亩、育苗牛心李30万株。  相似文献   

6.
沈芹 《人大论坛》2013,(6):42-43
2012年,省人大衣委开展了句期一年的“贵州油茶产业发展前景研究”的专项课题研究,作者作为课题研究组的一员,从我省油茶生产的现实意义及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以油茶种  相似文献   

8.
地区传真     
正河池市获评"全国木本油料特色示范市"4月11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百色木本油料产业精准扶贫座谈会传来喜讯,河池市正式成为"全国木本油料特色示范市",是全国获此殊荣的6个市(县)之一。据悉,近年来河池市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全市木本油料产业,使油茶、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产业成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扶贫产业"。截至目前,河池市油茶面积已达106万亩,板栗面积已达80万亩,创办核桃"万千百"示范基地33.7万亩。(韦振懂)  相似文献   

9.
韦统朝 《当代广西》2012,(15):62-63
核桃是世界最重要的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全身都是宝。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种植核桃的历史和习惯,我国是传统的核桃种植和出口创汇国家。目前,全国核桃年产量90万吨左右,主产区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i个区域。从2010年开始.我国把核桃列为国家优先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木本油料树种。《广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l~2020年)》也明确提出将河池建设成为百万亩核桃基地。河池市委、市政府将核桃列为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产业.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在全市范嗣内发展200万亩核桃基地。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河池山区经济的创新之举,是一条开发扶贫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14,(11):52-53
2010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把陶瓷建材产业作为兴工强县的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楚天瓷都”,推动全县工业崛起。目前,通城陶瓷产业园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产品涉及建筑陶瓷、工艺陶瓷、高压电瓷等领域,2013年,通城陶瓷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3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一、立足优势谋划“瓷都”一是得天时。近年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沙文明 《创造》2014,(11):75-77
正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宁蒗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切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粮食产量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苹果产业:截至2014年6月底,累计完成苹果基地建设4.12万亩,现保存3.3680万亩,基地率82%,成龄示范果园亩产量每年稳定在2000千克,优质果率80%,亩产值6000元。2013年全县苹果总产量3125千克,总产值7120万元,全县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  相似文献   

12.
《时代主人》2014,(2):44-45
德兴市源森红花茶油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专门从事山茶油种植、生产、销售、科研一体化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厂区面积81亩,拥有12万亩油茶原料基地。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源森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良种培育、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质量控制等综合型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油脂企业。源森公司从最初的十几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近300人,从事山茶油种植和科研的高级人才有32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7人)。公司现有总资产已经达到1.6亿元,拥有国内领先的压榨、精炼、灌装生产线;建有行业领先的实验室及检测设备,目前生产能力达到11000吨/年。源森公司现已成为全省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主打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源森山茶油、红花茶油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泰国、韩国等国家。2010年公司与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合作成立全国唯一的红花油茶实验基地,对红花油茶进行选种、育种、推广、产品研发等,对白花系列山茶油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左权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2008年左权绵核桃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到700万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000元以上。"十二五"时期,左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对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意义。一、着眼长远,明确核桃产业大县建设的路径去年以来,我县从规划入手,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制定了《左权县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是指导我县"十二五"和"十三五"10年时间核桃产业发展的蓝本。为此,"十二五"期间建设核桃产业大县,将致力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义明 《政策》2003,(6):30-30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蔬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规模、抓品种、抓质量,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菜58万吨,产业产值4亿元。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3亿元。2002年,一举夺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先进县的桂冠。  相似文献   

15.
杨明  曹绍杰 《当代广西》2013,(15):44-44
4月18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油茶良种示范基地里,杨香玉拿着锄头正忙着锄草,虽然他已上了年纪,但是动作轻巧灵快,干净利落。"看着一株株油茶不断成长,让我管护更有信心了。"杨香玉满脸笑容地说,这10亩是他前年种下的第二块优质油茶高产基地。早在1989年,在自治区林科院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的大力帮助下,杨香玉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3,(18):31
生态立县,是东兰的首要发展战略。绿色生态作为东兰的立县之本,为东兰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石漠化山区的东兰县,因地制宜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重点挑选板栗、八角、油茶、桑蚕、核桃等见效快的经济林果品种进行种植,做到生态建设与增加收入两不误。目前,全县治理石漠化170万亩,种植经济果木林达41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5%,不仅山青水秀生态美,让山区群众享受美好家园,还让山区群众每年因  相似文献   

17.
龚守栋 《政协天地》2009,(10):48-49
福建省拥有较大的油茶林资源优势,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曾为闽东油茶题词“绿色油库”,并要求福建向山要油,努力改善人们食用油结构。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油茶生产,全省现有油茶林261万亩,平均亩产茶油近10公斤。尽管传统油茶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润泽皮肤等功效,但由于单产低、比较效益差,农民种油茶积极性低下,  相似文献   

18.
宜州市循环农业模式探讨——以桑蚕甘蔗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宜州市桑蚕、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桑蚕产业发展水平。借助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发展战略,宜州市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和“桑蚕良性循环工程”,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全市桑蚕产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据统计,从2000~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由3.51万亩发展到25.16万亩,鲜茧产量由0.38万吨提高到3.8万吨。2006年全市养蚕95万张,产值8.3亿元。全市鲜茧产量占广西鲜茧总产量的23%,占全国的5%左右;全市养蚕户达8.5万户,  相似文献   

19.
富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8乡3镇,159个村委会,176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水、苗、壮、布依等18个民族,总人口68万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县委政府充分利用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气候土壤适宜、群众基础扎实、市场前景广阔等条件和机遇,将魔芋产业列为富源的骨干产业和品牌经济重点扶持,加快发展。2003年全县种植魔芋20376亩,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今年全县种植3.6万亩,产值1.25亿元。有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2个,千亩以上的村委会14个,十亩以上的大户136户。计划到2007年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2…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思路,长抓不懈。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9.8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9.5万亩,水果总产量从1996年的年产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万吨,水果产值达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产果400公斤,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