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冬权 《传承》2004,(4):13-14
“同志们,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我们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全国人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这次科学大会是在邓小平亲自关怀下召开的。十年动乱中,科技领域受到严重破坏。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1975年9月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人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时,敏锐地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后来,他又两次提出,要通过整顿,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不久,“反击右倾翻案风”又把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敏锐眼光,从新技术革命的全新视角,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创造》1993,(1)
我们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有三段非常重要的话,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报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十四年改革的成功实践,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也强  相似文献   

4.
全国政协召开第二十二次主席会议 ,听取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 ,即将召开的这次常委会议 ,主要议题是讨论西部大开发问题 ,非常重要 ,一定要开好。李瑞环说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对西部的发展、东部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说 ,对西部大开发 ,既要满腔热情 ,积极主动 ,又要实事求是 ,…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理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极其重要。邓小平对农业问题有一系列论述,“两个飞跃”是他这方面思想的高度概括。早在1962年,邓小平总结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三年困难的经验教训,就提出要“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他说:“所谓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就是改变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现有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包产到户的,要使他们合法化。”“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1980年5月邓…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是现代中国文化的首要课题和历史性任务。邓小平同志对此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认识和建构新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指针。笔者认为,邓小平的文化观和他对新时期文化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期文化的主旋律和使命 1990年初,邓小平同泰国华裔企业家谢国民等有一次谈话,谈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大题目。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他还专门讲到近代以来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提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中国人要振作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邓小平在这里讲的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都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新时期的文化工作当然要围绕这个主旋律。正是从近代历史的屈辱中奋起,争得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成为近百年来中国的志士仁人、革命先驱的使命,成为中国搞现代化的一个精神动力。历史观、使命感,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撑点,也是贯穿于邓小平文化观的一条轴线。  相似文献   

8.
德国记者、《邓小平》一书的作者乌利·弗良茨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己挣脱了教条主义的侄格,解放了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巨大潜力。对此,他分析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其领导人观念上两个戏剧性转变的产物,这两个转变就是对西方的态度和1978年开始的邓小平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维。(一)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政治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时代;而在这时代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蒋国华 《北京观察》2001,(12):27-29
国外的一位伟人说过,“革命不是预定的。”中国的一位伟人说过,“没有预见谈不上领导”。倘若站在伟人们为我们构筑的有关预见和领导决策的历史与理论高度上,来考量改革开放20年的出国留学,或者说,倘若我们站在2050年的日历上,来回眸20世纪最后这20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制定的我国出国留学政策与实践,那么,人们一定可以更清楚而又更骄傲地发现,它虽然是一出长剧的序幕但依然闪烁着非凡预见与非凡决策的不灭光芒。古人曾云:“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又说:“得时者昌”。面对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要进行这样的“第二次革命”呢?从5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两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对其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这就是毛泽东创立、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在三月二十八日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说,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中国的对内和对外两个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不会动摇。我们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在谈到中国国内形势时,邓小平说,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前景就困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尽管有风险。他说,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还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确实是维护安定团结、实现四化的根本前提,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改革本质的思想,从理论层面看,主要体现在他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两大论断相统一的辩证思维上;从操作层面看,主要体现在关于改革是基本制度调整、运行机制转轨和体制转型三位一体,量变和质变结合的观点上;从深层依据上看,主要体现在他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的深刻理解中。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工作无小事。只要是统战工作上的事,我们都要高看一眼,高度重视,让统战成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关怀”。这是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书记李文章在一次听取全市统战工作汇报的常委会议上所说的话。话语掷地有声,与会者为之动容,统战成员为之振奋。3年来,李文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把统战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把全市广大统战成员当作挚友、诤友,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1月14日的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提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六个坚持”。下面,我向大家汇报学习“六个坚持”中关于“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坚持遵守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我们党历来高度认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大力发扬这样的革命风格,使我们党永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刻体会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更有助于我们运用这个理论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粉碎“四人帮”之后“,文革”余温还残留在神州大地上,拨乱反正依然受到强大的阻力。这个时候,急需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思想解放运动来打破人们的思想桎梏。华国锋:两个凡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人们不惜词汇称颂他,赞美他,首都一份报纸说“:八百万首都人民在纵情欢呼,放声歌唱,欢呼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军委主席,歌唱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领袖,革命又有了可靠的掌舵人!”但是,中国不能再沉浸在一味的歌颂中了,中国需要思考、需要前进。叶剑英在一次讲话中曾沉痛地说“:‘文化大革命’死了两…  相似文献   

18.
在这片红土地上,70年前,邓小平同志曾发动和领导了彪炳史册的百色起义。今天,一座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的大型铝冶金联合企业──平果铝业公司在这里崛起。人们不会忘记为建设平果铝洒下汗水的千万创业者,更不会忘记为铝工业立下赫赫功勋的平果铝业公司原党委书记、指挥长汪师伦。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工业发展规划汇报时再三嘱咐:“广西平果铝要搞!”“广西平果铝一定要上!”事隔一年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指挥大旗交给时任有色十一冶金建设公司经理的汪师伦,请他出任平果铝建设指挥长。…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又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20.
世纪伟人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时候,十分强调要重视研究和认识中国现实的国情。他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①他在这里说的是:“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最大的、最基本的国情,我们想一切问题、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