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军事法学研究走过的历程,以研究发展中关注点和成果的不同为划分依据,分为创立和深入发展两个阶段。创立阶段初步确立了军事法学体系。深入发展阶段主要围绕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重大课题展升研究,在依法治军和军事立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军事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国军事法学研究前沿》(2012年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定位于“军事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高端学术刊物”,旨在聚焦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法学重大理论问题和军事法治建设重大实践课题,强调军事法学理论创新,总结军事法治建设基本经验,为军事法学研究和军事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前沿》的面世,不仅利于促进军事法学研究的探讨与争鸣,推动军事法学学科专业的繁荣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交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平台,利于国防和军队法制建设的创新。该书设置了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热点专论三部分,共收录军事法学学术论文23篇,内容涉及到军事法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国军事法学研究学术活动频繁,学术成果突出。本年度的学术活动和主要事件有:武汉军事经济学院于4月22日到23日、10月18日到19日分别举办了“科学发展观与军人待遇制度理论与研究”研讨会和“军事后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4月底,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了“科学发展观与军事法制建设”研讨会;11月8日至9日,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在烟台召开年会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研讨会。在著作方面,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依法治军理论研究》(张山新著),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军事法学》(薛刚凌、周健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  相似文献   

4.
军事法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我国的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 ,随着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步伐的加快 ,我国军事法学界对军事法体系的研究日渐深入 ,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 ,立足建立和完善军事法体系的有利条件 ,提出建立与完善军事法体系的对策 ,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 ,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高依法治军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事法理是关于军事法制度和军事法实践的价值、认知和评价的理论体系。它以古今中外的军事法规范、军事法制度以及从军事立法到军事法实施的整个法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阐释军事法的基本规律、特点和运行原理。当代中国的军事法理,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的军事法学理论前沿问题以及依法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军事法理为军事法学的深入发展建立厚实基础,为军事法制建设和军队各级指挥干部、司法干部日常工作和作战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提出和发展了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发展的依法治军理论。毛泽东军事法制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军理论奠定了基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军队法制建设的思想和论述发展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军理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军理论是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军之基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事法学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学术准备、学科创立、深入发展和逐渐成熟等几个阶段,在基本范畴的厘定、基础理论的奠定、学科体系的构建、部门军事法的细化、依法治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国外军事法与武装冲突法的拓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成就,并且在日益凸显的学术自觉中显现出良好的学科自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3年军事法学研究涉及到了军事法基础理论以及部门军事法的各个领域,因限于篇幅,择要加以评述。(一)关于军事法制(依法治军)思想军事法制或依法治军思想是军事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2003年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毛泽东军事法制思想和江泽民依法治军思想的研究方面,发表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论文。有学者对毛泽东军事法制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认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军事法制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由六个方面构成:(1)军事法制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9.
军事法学价值取向引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确立军事法学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军事法学实现学科独立、理论创新和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军事法学尚未形成主导性的价值理念,导致其理论和实践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21世纪的中国军事法学,必须充分认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尊重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立足于军事法制建设的实践,承认军事秩序与现代法治间价值冲突的存在并努力寻求二者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0.
军事经济法学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建设上依法治国、依法治军方针的确立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学界在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前期研究主要是在一些军事法学著作中把军事经济法作为军事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进行了专章介绍。如莫毅强、钱寿根、陈航主编的《军事法概论》(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夏勇、汪保康主编的《军事法学》(黄河出版社,1990)、图们主编的《军事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1992)、…  相似文献   

11.
军事法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中国思想史上虽然没有明确的"军事法"概念,但是在中国大一统国家起源和发展中,却有着丰富的关于军事领域法律现象的理论化认识。将这种理论化认识置于历史的实证中加以考察,是探索军事法发生、发展规律性因素的重要途径。由此,进一步对军事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认为:军事法研究包括内缘研究与外缘研究两个方面,内缘研究体现了军事法以"法"服务于战斗力生成、追求战争胜利;外缘研究则在探讨军事法结构性因素的基础上,寻求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法律途径。无论是内缘研究还是外缘研究,都需要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行政法治在 2 1世纪初既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机遇 ,又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课题都亟待研究解决。 2 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治将在一般论、主体论、行为论、救济论和部门论等方面获得更加积极而稳健的发展 ,呈现出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复合演进轨迹 ,这一进程将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以及其他法律领域产生强烈深刻持久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军事审判权是指设置在军队的审判机关, 依法对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它除了具有普通审判权的基本特征外, 还具有特定目的性、明显独立性、一定局限性和必要制约性等特点。军事审判权不仅渊源于国家审判权,而且更直接地渊源于军事统率权, 是实现军事统率权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当前世界各国对军事审判权的范畴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对非军职人员违反军事法、军内民事、行政、战时刑事及战争犯罪等案件的审判权问题, 应根据国家的根本利益、司法体制和客观形势, 不断加以改革和规范, 以促进国家及军事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以劣胜优是我军一贯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显著特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然要坚持和发扬以劣胜优的优良传统,但关注的重点、角度有所不同.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军事人才,狠抓"以训强军",加强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等,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我军"以劣胜优"战略指导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知识军事形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军事形态.在知识军事形态中,知识占据核心和主导要位,知识与军事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包含的高度融合现象,战争将遵循新的规律.知识军事形态作为崭新的军事形态,对我军建设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军事法学经过30年的繁荣发展,初步构建了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研究中移植复制一般法学理论成果的痕迹明显,对军事法的"个性"或特殊规律性的揭示不足。未来军事法学的理论创新,在运用法解释学和法社会学方法继续"法内说法"的同时,需要将研究视角转向法外,即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化军事法的研究,通过"法外说法"进一步对军事法的特殊性进行全新理论阐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17.
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战争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技术战争有脱离现有战争法的可能,但不会完全摆脱战争法的调控,战争法将在高技术战争与现有战争法的矛盾斗争中谋求发展.因此,在我国的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克服战争法虚无主义和迷信战争法的思想,正确看待战争法的作用.在积极参与战争法创制的同时,还要认真进行军事准备.在战争中也要抓住有利时机,依据战争法展开政治上的揭露、军事上的报复、战争犯罪的国内惩治,争取战争的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军事法与战争法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事法和战争法分属国内法与国际法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对军事法和战争法之间的关系给予准确的界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定位,应该从法的渊源、各国的法律实践、军事法和战争法两者与战争或军事的特殊关系、军事审判和追究战争者法律责任等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确定.战争法是军事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在我国的军事法体系中建立战争法分支部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军地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赋予新的内涵;为军队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为改善我周边安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军队实行社会化保障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