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什么是类比推理“火星上有生命吗?”目前,人们还不能到火星上去直接进行考察,可是,科学家们却能夠根据天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推断,作出“火星上可能有生命”的回答。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推断的呢?从天文观察中已知,火星上的条件有许多是同地球上的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比如被大气包围,有水,有适当的温度,有昼夜交替和四季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种特性与地球相似,火星一直被誉为“第二个地球”。继2003年6月上中旬欧洲宇航局“火星快车”和美国宇航局“勇气号”火星车相继发射升空之后,美国的“机遇号”火星车也于7月上旬成功发射。一时间,人类探测火星活动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相似文献   

3.
尹怀勤 《党课》2008,(10):95-97
2008年6月20日和26日,美国科学家分别宣布,“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发现火星北极确实存在冰冻水,当地土壤的碱性环境与地球上某些区域相似,符合种植芦笋等作物的要求。这是人类在探测火星征途上获得的两项重大成果,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飞往火星     
飞向太空,从来就是人类的伟大梦想——以探险的名义去寻找商业价值或者以政治军事为目的不得不撩开太空厚重的夜幕。如今,随着短期商业回报前景愈加暗淡以及冷战的严寒渐渐消褪,人类大规模的空间探险活动正在以实现人类移居地球以外星球的梦想而展开。火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撞入了人们的视野。   对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火星全球测量器”曾拍摄到一张河床的照片,该照片让科学家作出“火星上一度拥有足够稳定的液态水”的推测。这一重大发现使得 1997年 7月由美国发射的“火星拓荒者”成功地登上了火星并向…  相似文献   

5.
尹怀勤 《党课》2011,(7):92-94
火星位于地球的外侧,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个典型的类地行星。同地球一样,火星也有固体表面和大气层,并且斜着身子绕日运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亦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还有两颗天然卫星。这种近似地球的环境,很可能孕育和存活生命,故而科学家们把火星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首选天体。同时,研究火星还可以深化人类对地球演变的认识。这也是除月球之外,火星成为人类发射航天探测器最多的星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12月1日,由英、美、中、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正式宣布他们已经完整破译出人类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 二、俄罗斯科学家首次研制出通用流感疫苗,各种流感有了共同“克星”。 三、美国科研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一个距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这是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年代最久远的天体。 四、美国“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失败。 五、美英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外又发现六颗行星,使  相似文献   

7.
世界·神州     
“勇气”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成功 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于1月4日12时35分,在距离地球1.2亿公里的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勇气”号在火  相似文献   

8.
因心 《支部生活》2006,(4):26-27
时间之神已经跨入2006年。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性的环境并没有改善的趋势,相反正日趋恶化。30多年前,联合国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写道:“当现代人到达火星的同时,人们在地球上会不会站在没过膝盖的垃圾堆里呢?”  相似文献   

9.
一、美、英等六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工作,基本上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碱基序列。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基因测序有关的成就还有果蝇基因组和植物(拟南芥)基因组图的绘制成功。 二、生命有可能始于RNA(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而非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这条新闻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但是,科学家今年对RNA的研究支持了“地球上生命有可能起源于RNA”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宇宙航行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范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航字,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那么,人类何时能飞出太阳系?  相似文献   

11.
文哲 《支部生活》2004,(1):41-41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六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涵盖了人类基因组97%以卜的信息,标志着科学家基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1年2月12日,上述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寒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科学家认为,“人类坫刚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大计划。  相似文献   

12.
进军火星     
《党建文汇》2014,(3):50-50
从1960年前苏联发射第一枚火星探测器.到近日美国“专家号”的发射,人类进军火星的行动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50多年。自上世纪60年代,人类试图把大量的无人探测飞船,包括无人轨道器、登陆器、巡游器发射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火星的研究尽管一度沉寂,但火星探测从挫折中再度升温,毕竟,这颗红色星球对人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同时,已经进行的火星探测,其成果之丰,也不断激起科学家们的好奇,让他们欲罢不能。继人类登上月球之后,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刘振兴,1929年9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一个农民家庭。1950年考取山东大学物理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合并到南京大学气象系。这期间,为了能够多挣些学费,他主动要求休学一年,去青岛郁文中学教书。 195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任实习研究员,经过半个世纪的锤炼与磨砺,现已成为我国“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磁层物理学术界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并在当年提出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马克:Hi!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人类已经登陆过多少次火星了呢?关于你的经历,我这个时代的导演通过拍摄一部名叫《火星救援》的电影,去大胆想象过。故事中,意外来袭的沙尘暴导致你与团队失联,孤身留置火星。你只有一边种植着土豆,一边想方设法回到地球,直到NASA技术员发现火星表面的运动迹象,才与你取得联系。好吧,或许你的名字不叫马克,登陆的星球不是火星,也没有种过什  相似文献   

16.
知识     
人类为何执著地探索火星 人类经过数万年的繁衍生息,今天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日渐膨胀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于2000年6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也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过顽强拼搏,中国科学家就和美、英、德、法、日等国的科学家并肩登上了这座生命科学的巅峰。至此,生命“登月计划”上不仅烙下中国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科学家、号称火箭之父的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大事     
(2004年1月21日至2月20日)胡锦涛在河北考察工作1月20日至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省看望当地的干部群众,给大家带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春节节日问候。“火星快车”发现火星表面有水1月23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正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胡锦涛应邀出访欧非四国1月26日至2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法国、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进行国事访问。26-28日,胡锦涛主席与法国总统希拉克进行了会谈,双方就中法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船舷 《党课》2011,(21):90-92
美国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放弃唤醒“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令它的使命正式终结。火星探测车的昂贵造价以及不能令人满意的表现,使美国科学家对目前登陆地外星球的方式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