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政治职能、服务职能、学习职能、组织职能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亮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引导青年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树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的价值取向,建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服务机制,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拓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空间,通过建立评价机制确保高校共青团工作取得实效,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从历史逻辑审视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实践发现,共青团思想引领在掌握政治引导主动权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忽视或者矮化青年群体品德养成与道德教化功能的趋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青年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在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布局中仍需进一步凸显和强化。对共青团而言,品德教育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方法与工作载体,也是价值目标和意义归宿。高校共青团要将"以青年的名义调研青年"作为思想引领的逻辑起点,将"以品德文化感召青年"作为思想引领的逻辑中项,将"以青年榜样激励青年"作为思想引领的逻辑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当前做好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青年群众基础的需求,是发挥高校共青团政治功能的需要,是建构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需要,是应对大学生思想变化新趋势的需要。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用先进思想引领大学生思想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核心任务,具有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思想引领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组织社会学理论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上,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大学生成为青年人力资源的主体和核心。高校共青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应该成为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工作的着眼点。本文认为,高校共青团必须以创新精神来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并就开发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新环境和新要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提出的新考验,要在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就要实现参与主体从过去单一的团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与到团干部、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多主体参与,工作重心从单向灌输式到从团员青年需求出发的引导和服务,工作方式由“运动式”向兼顾重点活动和日常工作方向,沟通渠道由单一向多种形式这四个转变。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用先进的思想引领青年、尊重和服务青年、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这三项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上,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大学生成为青年人力资源的主体和核心.高校共青团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应该成为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工作的着眼点.本文认为,高校共青团必须以创新精神来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并就开发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新一轮改革的不断深化,共青团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共青团的作为将直接决定其在高校中的地位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导向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的作用探讨,寻求共青团组织团结青年、凝聚青年,发挥其桥梁与纽带、助手与后备军作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组织如何在新形势下规范、引导青年自组织,这已经成为当前共青团组织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发现:青年对青年自组织的归属感较强;青年自组织的发展满足了青年的发展需求;但是青年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应该建立推动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规范与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企业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如何在服务企业发展和开创企业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深化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和创新活动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高校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的新问题,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各类青年自组织蓬勃兴起,由此引发对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的思考。在对自组织管理的内涵及其后现代依据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自组织管理和他组织管理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从他组织管理走向自组织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提出通过明确高校他组织管理要点、积极引导青年自组织、拓宽学生"自下而上"多样性信息反馈渠道以及正确厘定青年自组织作用的范围等措施来开展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以期为共青团等相关部门有效开展青年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各类青年自组织蓬勃兴起,由此引发对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的思考。在对自组织管理的内涵及其后现代依据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自组织管理和他组织管理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从他组织管理走向自组织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提出通过明确高校他组织管理要点、积极引导青年自组织、拓宽学生自下而上多样性信息反馈渠道以及正确厘定青年自组织作用的范围等措施来开展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以期为共青团等相关部门有效开展青年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探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贯彻落实、共青团改革创新、共青团与高校思政工作,以及红色文化与青年思想引领,展示共青团和青年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共青团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共青团工作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笔者在分析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建议,推动今后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休闲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结合点在于:休闲教育符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使命,适应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对准了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关注休闲教育,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吸收休闲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传播体闲教育理念,以实践活动为平台传授休闲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共青团工作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笔者在分析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建议,推动今后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日益推进和 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 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延伸共青团 工作手臂,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高校 共青团组织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 载体、新途径,大力推动院级学生社团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核心应该针对青年学子做好赋能和价值引导。同时,高校共青团传统单向教育为主的思想引领方式难以适应青年学生个性自主的思维方式,创新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成为必然。优化教育切入点和柔性化的引领方式应成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主要抓手。以原创话剧《大地之光》文化育人实践中的思想引领为例,分析话剧艺术的内容、受众、渠道等环节的议程设置,探究话剧艺术从创作到场景表演各阶段价值引领方式,提出话剧作为思想引领的可能性途径和其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中的作用和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共同举办第六届共青团与青年发展论坛暨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青年论坛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征文时间2021年10月9日—11月30日二、征文主题建党百年与中国青年发展三、征文方向(1)建党百年与中国青年运动(2)建党百年与中国青年政策(3)建党百年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四、征文对象党政有关部门、共青团系统、高校、社科院等从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