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明礼崇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扎根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具象于人们的言行举止中。同时作为一种向善文化,它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西文化的激荡,传统礼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其涵养德行的功能被弱化,在大学生中表现为明礼崇德自觉性的下降。为使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強化其明礼崇德教育、提高其礼仪涵养和道德素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健全的人格为标准。联系文化环境在塑造人格方面的作用,讨论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在完善当代大学生人格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在诸多方面与“八荣八耻”有很多切合之处,传统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文化根源,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倡导"为国以礼"、"以德治国"、"贤人政治"的治国理念作为先秦儒家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中国封建时期法律思想的基石,影响着封建法律制度的构建,也因其历史上的功过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有所启示。当前,中国要想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并有效运用于国家治理、法治建设之中,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观点传承并弘扬儒家文化(思想)。在批评的继承中加以扬弃,在继承传统、着眼当代、开创未来的意义上将儒家的智慧运用于我们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彬彬有礼,庄重优雅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开展大学生礼仪素质养成教育的构建研究,有助于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校园传播礼仪文化,加强礼仪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掌握礼仪原则,形成尊礼、守礼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9.
丧葬礼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的丧葬礼仪分丧礼和葬礼两部分,概述为汉代丧葬礼的建构。汉代的丧葬礼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最重要的是汉代的丧葬礼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内容广博,乃是中国传统思想之精华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当今的管理工作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当今高校管理工作可以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中汲取经验,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解,强调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即为“仁”,培养公平正义、敬业奉献精神即为“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礼仪文化即为“礼”,树立创新意识、合理安排人员即为“智”,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即为“信”。我们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经验有机结合,培育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帮助学校科学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文化,应传承儒家文化之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儒家"诚实守信"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从"人伦"信用观到"契约"信用观的转变;转变"以礼守中"的观念,树立法治信用观;传承儒家文化重视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每个人从幼儿期就开始接受诚信教育,从小树立诚信观念;发扬儒家文化注重行政信用的优良传统,打造信用政府。此外,还应完善征信体系,助推人们牢固树立诚信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新加坡具有相近的儒家文化传统和文化抉择,本文通过借鉴新加坡儒家文化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现实,研究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从而探讨我国对待儒家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制度规范的中国传统礼仪,虽然早已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中断,但作为其内在精神追求的礼义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以礼义、礼俗的形式仍顽强地存活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如何继承曾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仍发挥重要影响的传统礼仪文化,以此来化解当下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需要在汲取先人智慧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礼仪的现代性转换,建立当代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分发挥礼仪在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和谐社会关系、凝聚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坚定力量,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外,必须懂得一定的公关社交礼仪。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等角度来讨论了大学生的公关礼仪教育,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中闪耀着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光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的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孝"、"忠恕"的仁爱精神、重义轻利思想、节俭思想、对人价值评价的重德精神、以及明"礼"守"礼"的思想,指导着中国人的行为处世方式,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7.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王德胜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要坚守“现代性”的立场,在批判与重建过程中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然而,“什么是现代性”及“现代性是否可能”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认真深思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孕育而成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传统的价值支撑。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的了解现在和正确的走向未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的文化价值模式维持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直到今天,以伦理为基础、以礼仪为形式的道德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深的影响仍是国人思想道德传统的价值支撑,如何在现代化潮流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外部习得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探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和大学生获取儒家文化内涵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自强的历史根基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以及民族生命力的文化源泉,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厚植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滋养。中华文明经年累代,从未丢掉民族根本和文化传统,在进入现代化的文明转型时期后,始终促进传统与现代相融相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