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碎片化的趋势日益凸现。这一社会大背景易导致大学生缺失社会认同感;滋长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淡化集体主义思想;影响和阻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与接受;导致大学生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不良社会思潮所侵蚀和影响。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打破阶层壁垒,构建公正合理的社会阶层流动渠道,使大学生树立社会整体观和认同感;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与社会认同感教育;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党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既向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与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人们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与对社会公平的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刻。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公平理念的认识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性,正确理解社会公平理念和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新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认识判断,并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结合我党对世界形势新变化、国内建设新需要以及未来发展新态势的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可以围绕提升软实力,加强道德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认同感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创新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坚定和加强文化自信,在社会发展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运用问卷法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1)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程度相对偏高,其中职业意志平均分最低;(2)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3)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对警察职业认同感的程度,但会影响警察职业认同感的某些维度;(4)公安院校专科大学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显著高于本科大学生;(5)体改生和学历生的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警察职业价值因子上学历生显著高于体改生;(6)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亲戚中是否有警察对警校生的职业认同感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7)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对警察职业认同感程度没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代西方社会的深刻变化,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竞相展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主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等。本文着重于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和本质的揭示,以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从而坚定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凝聚民族之合力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就需要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更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筑各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各族人民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 ,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多方面影响 ,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这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确立和运行 ,企业的经济活动方式、经营手段将发生重大变革 ,势必引发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上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如何使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实现成功转变 ,确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企业内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一、在企业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一种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感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主攻"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实践体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措施上的创新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与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个人利益不断得到重视和提升同时,义利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人们对于奉献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偏差,奉献意识薄弱,奉献精神形式化,奉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认同度降低等,因此,提高奉献精神在新时期的道德认同感和亲和力,通过从奉献精神到大爱精神的道德价值提升让奉献精神真正贴近日常生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期奉献精神的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探索,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我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和改革的深水区。网络时代的开启,人们获取网络信息的无选择性、快捷性、粗糙性,而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思潮也在此大潮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因此,以网络社会思潮传播为视角,研究当代大学生被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现状的原因,最后得出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和途径,作为共青团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猛烈地撞击着人们包括大学生的心灵,引起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状况如何,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而不是表层的,是极为普遍的,而不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文化上的高度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能够为人们提供奋斗前进的精神力量,与理想信念教育所提倡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将其有效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提高人民大众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增强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和重点教育,使广大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增强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西化”。  相似文献   

17.
纵观新加坡的发展史,发现新加坡经济腾飞与社会和谐主要得益于青少年认同感的培育。新加坡以强化“国家意识”为核心开展青少年认同感教育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我们注重对汉文化德育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德育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每个民族的成员对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都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也是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的基础。要积极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从中挖掘更加丰富与合理的德育资源,有效利用民族德育形式,并加以正确引导,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期间,人们的思想观念从传统闭塞逐渐向开放自由转变。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递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影响亦引发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如何解决这种社会发展不均衡与人民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展开,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寻求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新思想及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伴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同时,文化也影响、制约着社会关系和人们的实践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的主线和基本特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和动力的社会变革,把当代中国推进到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时期。改革还导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认同的根本性变化,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被新的价值观念及其评价体系所代替,而这种变化了的文化,即文化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转型的进程和趋势。所以,正确分析认识文化转型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和影响,将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