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训:在家不会待客人,出门就不会当主人。或许儿时体弱多病的缘故,幼时的我懦弱、胆小、懒惰、邋遢、自闭、自恋、口吃、愚钝……不一而足。记得有一回,家里来了一位远方客人,我竟然吓得大半天躲在内屋没敢出来。母亲发现后,拉着我的小手,鼓励我主动和客人打招呼,我的表现尽管不如人意,但母亲的脸上却绽开了幸福的笑容。有一次,舅家的小老表来我家小住了几天,我对人家很冷淡,母亲很严厉地批评了我:"你这样做不但没教养,连娘的脸都叫你丢尽了。""哼,不就是一个小屁孩吗?"我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孩子,只要进了咱家门,大小是个人,都要尊敬。在家不会待客人,出门就不会当主人。"  相似文献   

2.
同一个中华     
中国代表团、中国香港代表团和中国台北、澳门代表团均参加了七届远南运动会。在运动员村里,在赛场上,脉管中都流淌着中华血的同胞兄弟相见,感觉分外亲切。 在国际区的楼前,有个很大的漫坡,坐轮椅的人要上这个坡略显吃力。有一次我从坡前走过,看见一位运动员努力地驱动轮椅向坡上走,便过去帮他。待我们上了坡后,他感激地回头对我说:“谢谢!”——他说的是很纯正的普通话。“你从哪儿来?”我立即用北京腔问。“台北。”他信口回答。“一开口就知道都是中国人,北京人管这叫‘口儿正’。”我  相似文献   

3.
钟玉 《乡音》2013,(6):44-45
《城市的胜利》是最近几年来,让我的观念有最大改变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当然更倾向于保护好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同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当人问我"那么以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文物,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我心里虽然会有"你怎么不懂古迹的价值"的嘟囔,嘴上有一套关于文物判定和价值评估冗长的专业理论。但是,真的静下来,我也会想,空间如此有限,保护的限度在哪儿,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城市以后该怎么办。想保护好旧城和古建筑,认为高层建筑破坏景观、有碍观瞻、缺乏亲和力,但同时又反对城市"摊大饼",控诉上下班地铁的拥挤……这就像一个悖论,除非减少城市人口,可《城市的胜利》里让我相信一个在兴旺成长的大城市必然会拥  相似文献   

4.
地久天长     
正等我到达母校时,他们已经出发了。我望着早春苍茫的天空下空荡荡的校园,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寻找那当年的印迹,不由得怅然而兴奋。我拨通徐庆的手机:"你到哪儿了?我要坐你的车。""哦!还有人要坐我的车?""不愿意?"沉默了会儿。他说:"你等着。"  相似文献   

5.
<正>"我到苏州这么多年,大家都对我像亲人一样,我得要感恩对不对?我在社区里常讲,做人的工作,要想让别人激动,你自己先要嗨起来才好……"谈及20余年的人生历程,田太促热情洋溢,滔滔不绝。这位当年来自湖北偏僻山村的土家族青年,现在已成为"的的刮刮"的老苏州了。当岁月的年轮刻上眉梢,生命的足迹又在哪儿伫留呢?这20余年的大好年华——他的时间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1)
正"它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体验人生、享受人生、延续生命的舞台和归宿,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这就是生命的色调。"夏文洁这样评价着她和翁梓峰的婚姻,并一直强调他们是——"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你遇见一段眼界狭隘的爱情,就如同跌进只能看到头顶一块天空的深井里,而你收获一段视野开阔的爱情,它就为你提供了一双翅膀,让你飞出井底的荒芜。心理学上有种效应叫做‘变色龙效应’。说的就是人类很容易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去模仿。夫妻间相互效仿,动作神情气质也会越来越相  相似文献   

7.
盼辉:你好!读过你的来信,我心情很沉重。虽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你经受的苦难,似乎也多了一点。我很同情你的处境,有很多安慰的话想对你说, 却又咽回去了。男人与男人之间,或者说一个有残疾的男人与另一个有残疾的男人之间交谈,似乎需要谈些更"坚硬"的东西。别人的同情会使我们心里好受些,但听多了不免多愁善感。我个人体会,残疾人应该学会与孤独、困难、黑暗谈话。我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有时候独处的感觉很神圣,只要你决心活下去,不向困难低头,你就会从与孤独、困难和黑暗的交谈中得到力量。我这种说法也许很玄奥,它完全是精神世界的描绘,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豁然开朗。当然,你我都不是超凡脱俗的神仙,要食人间烟火,要面对生活中的许多具体的困难。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对你目前的处境提一点小小的建议,也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讲究民主。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冒",并不是从本质上反对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因为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的东西太多,特别是对动辄就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式"教训人"、"压服人"这一套很厌烦。对过去那种层层传达、你灌我受、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座谈学习效率话题时,许多同学自然联系到航天英雄,联系到杨利伟。这使我很高兴。“神五”是我们迈进高科技新时代的标志。生活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效率不高,何谈成功?高效率朝谁要?从哪儿来?动力在哪儿?方法有哪些?这是每个同学都在寻求的答案。 要想干一番大事业,首先要有动力。杨利伟从小就有从军梦  相似文献   

10.
叶廷芳 《同舟共进》2008,(10):14-14
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当政协委员,但1998年初,报纸上公布的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居然有我。当时有位很有名望的老朋友打电话嘱咐我":廷芳啊,共产党对你不薄呀,你以后在政协发言要记住这点呀!"我很感谢这位朋友的至诚,但我不完全认同他的嘱咐:一个  相似文献   

11.
袁梦来 《人民公安》2012,(15):39-39
刚做社区民警没多久,一有时间我总喜欢到这家跑跑、那家聊聊,有个小孩,每每见我着警服经过.总会对我大声嚷嚷:“长大了。我要像你一样当警察。”我笑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想起了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似文献   

12.
幽默     
《就业与保障》2007,(3):43-43
深刻印象“喂,服务员,”客人气愤地说,“昨天同样的价钱,给我的鸡比今天多一倍。”“这很有可能,先生。”服务员回答说,“你昨天坐在哪儿?”“就在那儿,窗子旁。”  相似文献   

13.
总理下令紧急起航 1月28日晚上,北京很冷。刮着大风。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摄影室主任樊如钧忽然打来电话:“你在哪儿?要马上赶到西郊机场!”“几点起飞?”我问。“还不清楚。只通知要尽快赶到机场。”电话里不便多说,但我心里清楚,很有可能是温总理要去南方灾区。  相似文献   

14.
爸爸给我起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教师队伍建设我娃余,名字叫良师。我一出世,爸爸就给我起了这个很专业的名字。我爸爸是医生,一个“赤脚医生”。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说:“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个好老师。”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崇高职业”,只知道应该好好读书。想不到今生有缘,我现在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校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有一所书声琅琅的小学和一个苦心耕耘的王政校长。王校长在这个山村小学里整整度过了3O多个春秋,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每当我想起他,就久久不…  相似文献   

15.
张鸣跃 《传承》2008,(21):18-18
刘亚军,上中学时学习不咋样,只有一样很出奇:胆大。无论课内课外,只要他认准一件事,就一定要干,而且一定能干成。但平目他就像是个没睡醒的懒狮,叫不应提不起。政治课堂上,老师叫起打盹的他提问,他不会就反问:"你知道我将来干什么?你知道我一定能用上这门知识?你知道当我需要什么知识时就不能边干边学?"老师说:"我担心你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22)
<正>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关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政策和我们长荡湖景区的关系。前段时间,我们到各个省去督办关于旅游投资的情况。未来中国旅游的投资和消费的重点在哪儿?我只能说一句,未来一定是在座的人的黄金十年,如果你错过这十年你就不用再做旅游业。那么未来的点在哪儿?我举一个例子,关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现在评了17个。这几个度假区的意义可能大家现在没有认识到,过段时间你会认识到巨大的意义。咱们江苏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18.
“在走路上,我们向来是很自由的,愿怎么走,就怎么走。即便是交通法规规定,穿马路,要走人行道。但,我可以不听你的。有人行道不走,我偏偏就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过,你能奈我何?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商业裸露:"你要敢试,我就敢送"1月1日上午,宁波下着阴冷小雨,宁波维科家纺公司在二百广场举行"你体验,我埋单""你要敢试,我就敢送"促销活动,推广新品暖睡康产品。奇招吸引了众多市民眼球,短短一小时,就有10多位女士争相上阵,为1788元的赠品"宽衣解带",在大庭广众之下穿上性感泳装,躺到床上体验暖睡康,领到赠品(中新社发)。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