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经济管理部门,都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考察,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之所以长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指引。研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视角,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霞 《岭南学刊》2011,(3):85-89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表现为周期长度不一,由短周期向中周期演变;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不一,波动幅度逐步缩小;由古典型为主导向增长型为主导转变;封闭型波动和开放型波动两种情况,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由非同步性向同步性转变。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于社会供求矛盾、经济体制本身的缺陷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效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 《求索》2011,(2):17-20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把有效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有效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及其对长期趋势的影响,指出了有效经济增长周期与一般意义上的实际经济周期的区别,进一步说明了超额人均消费、超额人均投资对有效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新经济”看当代经济周期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知识经济走在前列的美国 ,其经济周期出现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特点 :经济复苏期延长 ,周期性特征淡化 ,经济扩展期呈现出“双低一稳”。造成美国新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方式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传输网改变了商品、货币与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方式 ;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又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论宏观经济周期下的区域经济运行蔡自新本文队经济成长过程的分析入手,力图探索宏观经济周期下的区域经济运行问题。一、经济周期的宏观震荡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经济周期。那么,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存在经济周期?在以往的教科书中都回避了这一问题。事实上,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制度也有自己的经济周期吗?我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经济波动是否就是经济周期的表现?它们的发生机制是什么?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特征的认识,从中汲取应有的经验教训,自觉地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基本赞成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经济周期的观点,但觉得应把经济发展的正常波动同那些主要由于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非正常波动区分开来。如果把两者混淆在一起,都看成经济运动自身固有的波动,那就很难正确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中汲取应有的教益。  相似文献   

8.
建国44年来,我国经济并非总是平衡协调发展的。除去最初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经济已经历了多次从高涨到低落交替的周期波动。 而1958年至1962年、1963年至1968年、1969年至1972年,这三次波动导致的生产比例关系遭受破坏的程度和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的震荡,都大大超过日、美、英、法、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期的经济状况。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周期波动是我们熟知的。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也发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波动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波动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改革开放前后波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当前正  相似文献   

9.
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台湾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周期惯势波动规律,呈现出一个波浪式的演进过程。探讨这一周期性波动,对于认识战后台湾经济增长的历史积累过程,把握其发展轨迹与发展趋势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台湾经济波动的型态与特征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规则地连续反复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运动。进一步描述,就是经济运动不断经历高涨、衰退、低潮、回升、高涨这样的循环过程。经济发展的循环波动,在理论上又被概括为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是由一个扩张期和接下来的一个收缩期所构成。例如,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就包含着由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再至高涨的循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循环,它是经济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环绕长期增长趋势周期性出现扩张与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量波动循环的必然结果,一般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的扩张或收缩之际,即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经济周期尽管与过去周期有着相似之处,但不会是机械重复。故把握其基本特点,对于在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顺向而为,科学运作,不无好处。由于本轮经济周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入推进,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基本到位和  相似文献   

12.
陈放 《重庆行政》2018,(3):72-7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而解决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防范金融运行的顺周期性风险问题。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是指在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着实体经济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或效应,而顺周期性增强就意味着金融运行的风险增大。中国作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台湾GDP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剔除结构突变因素(重大冲击)后,原来为一阶差分平稳的台湾GDP序列为一趋势平稳序列.这表明重大冲击对台湾GDP序列的长期变动具有永久效应,改变了变量潜在数据生成过程的趋势函数.通过分离GDP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性成分,研究认为重大冲击是台湾经济周期形成的关键因素,在1952-2006年间,台湾经济波动可分为三个周期.台湾经济周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台湾经济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景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台湾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经济发展策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尊重文化的独特性,合理利用其抗周期性;又要尊重产业的一般性,不将其夸大为反周期性关于文化产业,时下有一种较为流行的"反周期"论,认为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不同,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时,经济的衰退不仅不会导致文化产业的萎缩,反而会让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大幅发展,可以反周期调节、反经济周期。原因是文化具有抚慰心灵、舒缓情绪的功能,生活陷入困境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减反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杜辉社会主义的经济周期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以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开始大胆闯入这一禁区。14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南政法财经大学刘文浩副教授在来稿《谈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中就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时指出 :在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不可能挽救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 ,但是 ,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反危机措施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灾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经验 ,我们是可以借鉴的。过去 ,人们总是把经济周期波动看作一件坏事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到自身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后 ,只要按规律办事 ,就可因势利导 ,减少损失 ,促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经济周期,就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或恢复)和收缩(或衰退)。①经济周期在近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最早提出经济周期问题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认为: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8.
张文军 《求索》2008,(4):42-43
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研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文献基本上集中在三个领域: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与国家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国内区域与国际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研究基本上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试着对国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以期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有用。  相似文献   

19.
李星  邹战勇 《求索》2011,(8):35-37
本文从全球金融传导角度,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实际因素条件下,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金融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周期通过金融传导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信贷市场是美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传导渠道,其次是利率以及汇率渠道,资本市场则是影响最小的金融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内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是主因,而国际金融危机则加剧了内在矛盾的调整,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就应该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