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城市燃气管线,威胁着城市区域的公共安全,并可能由于其失效而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破坏损失.本文以燃气泄漏并造成喷射火后果作为个人风险分析的失效模式,讨论了失效频率、燃气释放速率、死亡概率等相关参数,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此外,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应用分析,根据计算模型给出了死亡概率和个人风险随距离变化的关系,讨论了泄漏孔口尺寸、相对湿度变化对死亡概率的影响程度.结论表明此种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来计算燃气管线的个人风险,其计算结果给工程应用提供较好的辅助决策,有效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生态鉴定制度是俄罗斯的基本环境管理制度。本文在对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进行简要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反思,提出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于未然的一种手段,成为当今各国环境保护研究的课题.通过立法以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已经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简史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日本环境科学大事典是这样定义的:"在制定开发计划和进行建设项目时,事前对于这一开发计划和建设项目将给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环境系统造成什么影响,其结果又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超 《法学杂志》2003,24(1):64-66
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质量预测评价 ,是指在某一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城市建设与发展、区域规划等活动之前 ,对这一活动可能对周围环境地区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 ,并提出防止污染和破坏的对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使行政机关对环境价值的考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职能化。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及立法状况1 964年 ,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概念。但在世界范围内 ,美国首开环境影响评价制定之河。 1 966年 1 0月 ,…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城市燃气管道安全评估与管理现存的不足,针对城市燃气管道的特点与运行环境,提出应用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HSE管理理念与风险评估、预警、控制的技术建立城市燃气管道HSE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技术体系。详细分析该技术体系建立的关键技术。综合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后果影响等级建立HSE风险矩阵作为风险评价标准和预警依据。通过构建该技术体系实现对城市燃气管道的持续动态安全评估与管理,为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绍峰 《科技与法律》2004,(3):115-117,46
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期望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龚海珍 《时代法学》2010,8(1):53-5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它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切实保障在规划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相比,该务例有很多亮点,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强化公众参与、完善规划审查、强化法律责任、增加替代方案等,将是今后条例完善应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其项目贷款守则中已将是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作为其项目可贷性的前提条件,中国作为世行的最大受惠国,应该加强对国际项目融资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本文从多方面论证了二者存在实质性的联系,从风险均衡的角度提出了推行环评审查法人负责制的必要性,认为中国的银行在其贷款守则中应考虑将环评程序纳入项目可贷性的内容并确保当事人诉诸法律,对特定事项请求司法审查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体设备分级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针对同类、异类和复合类特种设备的综合风险,在8类设备风险强度和每类单体设备风险分级(3级)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特种设备整类综合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分析计算出8大类24种风险级别的设备风险对整类综合风险的影响权重,并将3级定性风险量化取值,最后建立了特种设备同类、异类和复合类风险模型,对同类、异类和复合类设备进行风险计算、评价和比较排序。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对特种设备整类综合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为政府监察部门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醒 《比较法研究》2013,(5):138-14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该制度的目的在于预防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较早,立法方面也较为完善,尤其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有着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各个部门有关环境评价的权力分工明确并且互相制衡:环境评价署负责执行环境评价程序以及提升加拿大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性及协调性;环境部长专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以及与其他部门或其他省进行环评沟通的工作;审查小组及责任机关,在各自负责的环评报告审核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分工及责任。我国大多数学者在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重点针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本文侧重对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