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的敬老院办得不惜,原因是老院长戎丙沂治“家”有方。戎丙沂今年间岁,1989年他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之职,受乡党委政府重托,来到了敬老院。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敬老院里也是如此。毛喜高、孙桂英是一对老夫妻。由于没儿没女,过去在家里是两个人的“世界”:要么你是“君主”.我为“臣下,”听你的;要么我为“君上”,你是“臣下”,听我的。来到敬老院里也是如此。可是有一天夜里,“臣下”却但待了“君上”,以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毛喜高想小解,叫老伴把电灯拉着,老伴拉灯慢了一点,他就和老伴…  相似文献   

2.
护林员老杨     
天麻麻亮,老杨就起床了。说是“床”,其实就是山上的石板铺就的。他打开蛇皮袋看了看,能糊口的只有红薯了,他已上山将近两个月时间,干粮哪有不吃光的道理?老伴身体虚弱,不会来背粮给他的,她根本就爬不上这海拔1800米的山。他也想下山,可是,两个多月没下一滴雨了,正是高火险天气,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叫王振海,是个农民,今年62岁,全家5口人。我从40岁起就”常年吃药养病,不能干重的体力劳动,家务活和田间活全压在老伴一人身上,家中还有3个孩子读书,家庭生活极为困难。为此,我经常发愁,治病要花那么多钱,3个念书的孩子需要那么多学杂费,全家东挪西借拉下那么多饥荒,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呢?为了维持5口人的生活,我就和老伴商量,让3个孩子退学不念书了,面对这贫穷的家境,老伴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其实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将来出人头地?可是这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好像白日做梦一样。当我要求3个…  相似文献   

4.
张老汉劈棺     
张学美老汉年过七旬,是安徽省蒙城县许可镇路东村人,家有老伴.无儿无女,是个五保内户。张老汉疼爱老伴,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了800多元,买了搡木,为老伴做了口棺,以备老伴百年后人士为安。他老伴着青高兴.摸摸满意.就等着一口气上下来时睡在里面。可是天不从人愿、传来了殡葬改革让少儿不让土葬的消息,张老汉卡俩口好似晴天霹雳‘接连哭了好几天,饭不吃,水不饮。村支书知道这件事,找张老汉谈心。书记说:中国人口多,土地少,12亿人口吃饭是个大问题。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全国那么多人。死后都占一快地,活着的人无地种粮,…  相似文献   

5.
夜里 10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一听,是母亲的声音。至今, 72岁的老母亲仍住在离县城 120公里外的大山中,家里没有装电话,母亲打电话要翻过屋门前的那座山,离家有两公里远。母亲告诉我,她头天打了一整天电话,我这里就是没人接。回家后一查,是她记错了一个号码,于是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母亲在电话里说,近两个月来,她的腿总是抽筋,情况跟当年外祖母一样,疼得难受。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不想将病情告诉我,以为挺一阵就会好些。谁知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她才打了电话。   我听了,心中一阵愧疚。此前,我…  相似文献   

6.
在充满异国情调的北京世界公园,有一支升旗仪仗队,“他们是由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丰台分公司驻世界公园保安队员组成的。每天早晨8点10分,这道亮丽的风景就会出现在公园广场,引起路人和中外游客的注目,让人们一次次地领略保安特有的风采。殊不知,在每次圆满的升旗仪式背后,有多少流汗流泪的故事。28人的方队,是公园保安队的精华。为了踢好正步,脚尖压不下,就在烈日下反复练习;腿伸不直,他们就在寒风中加班加点;脚踢肿了,扭伤了,但他们都坚强地挺过了4、5个春秋,方队中的老队员沈月忠说:‘俄参加升旗方队后,锻炼毅力,使…  相似文献   

7.
书可真是个好东西。古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靠的就是书。我小时候看外婆不认字,不能读书,心里真替她着急,不止一次地问她,不看书你不闷吗?当然,她也常为找我要找到厕所里着急。真的,我小时看书,那叫一个“迷”:吃饭时因为不能把书带到饭桌上,我是吃了稀饭,拿只馒头就溜走,这习惯一直到我离开家独立生活,可以自由地边吃饭边看书时才告一段落;上厕所也要带上书,看到痴迷时,腿麻了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冬日早晨的泉州,一阵阵海风穿城而过,透出些许寒意。早晨五点半,外面天还是黑黑的,家住市区北峰街道的吴计阿伯已经起床,老伴躺在床上睡眼嚎咙地埋怨道:“不就是通知你参加个人大会议吗,用得着这么早起床?”吴计没理老伴,洗漱后,简单地再了点吃的就步行上路了。  相似文献   

9.
慢病成急症练功丢了命在偃师市化肥厂,一提起丈夫李铁成,冯粉菊便泪流满面。“当时我就说法轮功是迷信,那是诳人的,可人家就是不听,一直练功。”李铁成今年52岁,是化肥厂合成车间的负责人。老李平时肝不太好,自练上“法轮功”后,便与医院断了来往,为此,老伴冯粉菊没少跟他闹别扭。别看冯粉菊只是一个家庭妇女,可是对“法轮功”这一套压根儿就不信,她说:“都说练成佛升天哩,享福哩,谁看见了?”李铁成对老伴的唠叨很反感,干脆就不理她,整整一年时间,两人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到了今年5月,李铁成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0.
韩呈辉 《两岸关系》2002,(11):22-24
距离纪念日还有10天,老俩口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早早地给我送来了结婚10周年纪念日的请柬。老人说,10年前回大陆时,一些朋友就说他傻,以后一定会后悔的。10年过去了,他不仅不后悔,而且生活得有滋有味,孝顺的儿子还为他找了一个非常好的老伴,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相似文献   

11.
就这么走了。一个,两个,三个……秋天了,天依旧蓝,大地依旧绿,时光在走,那日子也还是一天天地过。大街上,仍淌着很多的颜色,那就是生意呀;田野里,秋熟的气味正在随风播散,那就是收获啊;天明的时候,公鸡也依然打鸣;斗转星移,那岁月不还正年轻吗?可是,他,他们,就这样走了?是呀,这是职责。在和平的日子里,就因为头顶着这枚“国徽”,就因为身穿着这身警服,说去就去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孩子尚小,女人也还年轻,父亲年迈,母亲尚在病中,可人就这样没了。是呀,有荣誉,有名声,有“烈士”的光荣称号,那人呢,那…  相似文献   

12.
护林员老杨     
<正>天麻麻亮,老杨就起床了。说是"床",其实就是山上的石板铺就的。他打开蛇皮袋看了看,能糊口的只有红薯了,他已上山将近两个月时间,干粮哪有不吃光的道理?老伴身  相似文献   

13.
忠厚老实的老工人韩师傅,退休在家。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门,打打拳,散散步,逛逛早市,顺便给老伴带些菜来。饭后茶余,还不时地练练嗓子,唱几段京戏。老俩口的小日子过的挺热闹。不知怎么的,这两天韩师傅拳也不打了,菜也不买了,戏也就更不唱了,整天往床上一躺,闷...  相似文献   

14.
警官信箱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70岁的无业老人,生活全靠老伴的退休金来维持,去年老伴去世后我就没有了任何经济收入,3个在外地工作子女开始还给我部分赡养费,可是几个月后就不再给了,为此我想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但如果分别到3个子女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我的身体也不允许。请问,我可以在我所住地的法院起诉吗?读者赵莲赵莲读者:对民事诉讼的管辖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原告如提起诉讼要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但对部分特殊情况也规定了“被告就原告”和当事人可以选择管辖的决定。选择管辖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对同一案件都有管辖权…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 59岁,入党已 38年了,当村干部也 38年了。这些年来,我始终认准了一个理:是共产党员,就得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是干部,就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1978年,我得了直肠癌,在省城动了大手术,正准备好好休养一下,可这年冬天换届选举时,全村党员、群众推举我当村里的“当家人”,而那个时候村里只有贷款,没有存款,人均收入所得每年仅 101元。这时就有人劝我:“乐义啊,咱村底子薄,这个党支部书记不好当啊,你可不能上这个‘套’哇。”老伴也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这个操心受累的事咱不能干 !”可我想,群雁…  相似文献   

16.
在哈尔滨,一位老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3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老人想求助,点开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包括独生女儿在内的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相似文献   

17.
在圣彼得堡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一星期。他会说我已经非常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个月,他会说我已经有些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年。他就会说,我一点也不了解圣彼得堡。如此推理,像我等在圣彼得堡两脚生风暴走三天的家伙,就完全有资格当圣彼得堡的“全权代言人”了。  相似文献   

18.
尚堪回首     
儿时,我学写“作文”,开篇常常爱用“光阴如箭”这句套话。而今我却真真地感到“光阴如箭”了,因为转瞬自己已是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了。虽然眼前自己以为神智尚清,而记忆力则已大大衰退。每天早晨记日记,前一天自己做了些什么事,都得问老伴。我以为这是老年性痴呆症的正常现象,可是我老伴却不同意,说我从来就是一个糊里糊涂、丢三忘四的人,应该归于“弱智”一类。看来我很可能是一个幼年弱智,老来痴呆,两者兼备的人了。(一笑)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自己基本上是比较满足的,因为我在事业上总算小有成就,而儿辈则青出于蓝,做到了一代胜过一代!1949年底,我从上海前来北京参加工作,因而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建筑师,从而为首都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天安门广场上就留下了我的两个作品,一个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另一个是天安门前的观礼台。1990年,我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的称号,最近我又荣获梁思成建筑奖。1912年7月间(阴历六月初七),我出生于上海,因而有幸与中华民国同庚。要是早出世半年的话,我就成了清朝的“遗少”了。我出  相似文献   

19.
回忆父亲     
父亲在一天天衰老,以前每天能吃三个花卷伴些水米饭和菜;后来是每天两个花卷伴少许水米饭和菜;再后来只吃一点水米饭和菜,饭量越来越少……我每两个星期为父亲剃一次头,每天最少一次去探望他,偶尔因事或身体欠佳不去,父亲总会亲切地询问。父亲为每日能见到我,曾在我的面前流泪说:爸爸老了,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一天看不到,我想啊!以后的日子,不管怎么忙、怎么累,身体怎么不适,我都尽力抽出时间多陪陪他。如果丈夫能在家做饭和照顾孩子,我会坐在父亲身边,听他唠叨陈年往事,但我的眼不时会溜向电视,而无闻父亲的絮语,父亲也…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七月一日,是一个值得人们热烈庆祝的日子,因为8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追求真理、争取幸福的道路上有了方向;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坚强的依靠力量。我是1910年出生的,到今天,可以说几乎经历了上个世纪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各个时期。在我的记忆里,从我的童年到长大成人,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那时候,国内军阀混战,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外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以武力迫使中国签定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一年要过几个“国耻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