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拥有如此繁荣的金融市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承受如此深广的冲击与伤害。 在被称为“人类最高的智力游戏”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交缠着三种势力: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的政府;指点江山的学术界;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资本家。三种势力造就了三种不同凡响的顶尖人物,他们翻云覆雨,相生相克,在世界金融这个大“钱场”中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  相似文献   

2.
熊培云 《南风窗》2008,(20):42-44
缺乏具有号召力的意识形态不仅会让中国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资格,还对国家凝聚力形成威胁。像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尤其需要某种信念凝聚人心,就像美国人有所谓"美国信条"一样,没有这种精神维系,国家的团结甚至生存就岌岌可危,遑论成为强国。  相似文献   

3.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4):95-95
今天,西方国家已有人开始呼号要有第二次"进步主义时代",这种声音对转型国家同样迫切。在西方的历史意象里,认为是好的时代是"黄金时代",它是指一个时代不但金光闪闪,也如黄金一样结实厚重。相对"黄金时代",后来又有"镀金时代"这种否定性的比喻,它是指一个时代看起来闪亮耀眼,但那只是一层镀金。实质上则是贪腐盛行、贫富不均,社会完全没有厚实的基础。镀金时代,这种说法不是当年的美国文豪马克·吐温所首创。它是指19世纪第四个1/4世纪到大萧条为止的这段期间。  相似文献   

4.
杨军 《南风窗》2011,(21):72-74
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陷入可能只有6个月,马上出来了,但欧洲不一样,欧洲是掉进了一个圈子里,走不出来了。要改革很难,没有政党能像撒切尔夫人那样强硬地推行改革,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愿意伤筋动骨,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能否通过持续深入的国家构建,形成一个目标理性、权能范围适宜、自主有效的现代国家,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变量。西方发达国家、东亚发展型国家和苏东转型国家的实践,为理解国家构建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视角。中国的国家构建与经济发展道路,既体现了现代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备自身特色;二者协调互动,形成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6.
谎言三叶草     
毕淑敏 《法制博览》2008,(16):46-47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世界是由真实的材料构成的,谎言像泡沫一样浮动在表面,时间使它消耗殆尽,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  相似文献   

7.
罗海岩 《法制博览》2010,(17):14-15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兄妹中,既产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夫人和电子部副部长等中共高级领导和知名人士,也有人担任了国民党总统的经济秘书、国民党空军总部的作战处长等,虽政见不一,但兄妹间融洽仍同手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产业会像地铁产业那样,与城市命运既紧密关连而又长期低落、备受质疑。而广州地铁两条新干线的同日开通是否将预示着中国的地铁产业正进入一个高速与可持续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两种腐败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6):10-10
<正>在经济学家眼中,腐败必然会拖累经济发展。就像经济学上的其他很多理论遇到中国就不管用一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似乎和这个规律不相符。显而易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腐败在广度和程度上都日益严重,但经济发展仍然一路高歌猛进。腐败不仅没有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发展的润滑剂,并因此被用来论证"适度腐败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也许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曾充满优越感的军中男儿面对“出路”感到如此彷徨。后方告急,“出路”严峻。当国家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就成为首当其冲的紧迫任务.地方各级将大规模精简机构、大幅度裁减干部,随之而来的公务员制度、企业职业制度和管理人员聘任制,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能官能民,能上能下已将成为现实。“显赫一  相似文献   

11.
回溯历史,可能还没有一个时刻会像2001年的中国一样冠盖齐集、群贤毕至:环太平洋的21个重要国家,从它们的工商巨子、贸易部长到财政部长、一直到国家首脑,如此高密度地出现在中国。虽然对于很多地方来说,APEC 已经是一个并不重要的话题,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一直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为奋斗目标、先后付出过几千万人生命的重大代价而现在又正处于复兴之路上的国家来说,这一刻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3,(3):89-91
改革30多年,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看上去就是一堆杂乱情绪的总和:亢奋、焦虑、迷茫、追求发泄……它决定了受到追捧的从来不是打算用理性去说服人们头脑的人,而是那些用"文青"语言和思维去迎合社会情绪的玩家。  相似文献   

13.
石勇  赵义 《南风窗》2012,(14):38-39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又有语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权力和社会的关系、基层官员和民众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结构是否稳定的晴雨表。原因似乎很简单:上层和中层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制度、法规一样,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是抽象的,而基层权力,则直接和社会、民众打交道,它如何对待后者,具体地、现实地决定着后者对整个国家权力的反应。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地重复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老套故事。而基层权力的失控,官吏对民众的侵害,总是它的一个制度性后果,一个引燃社会炸药的因素。它像噩梦一样纠缠着每一个王朝。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无法再承担50亿像西方一样消费的亚洲人。地球的再生能力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被超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资源比地球能支撑的要多出30%。尽管我们对此了然于胸,但绝大部分的西方经济学家和机构却仍在继续鼓励中国和印度消耗更多。  相似文献   

15.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体育运动能够像足球这样,使最大范围内的中国人这样亲切而自由地融入世界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活动能像足球这样,令中国人感受到与世界同步的一种生活态度。当中国球迷的“奶酪”被商家们大大方方地拿走,中国球迷能够超脱于一切的精神底线就在于:他们已经从参与足球运动的本身得到了他们所想要和可能得到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被视为民族国家,并孜孜以求于由民族国家体系衍生出来的自由、民主、科学等社会价值,却忽略了以民族国家作为身份存在的民族分裂、历史连续性等内在的逻辑问题。强化民族国家身份成了唯一可选择的路径,对国家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对于正处于崛起地位的中国。通过分析民族国家身份困境的根源,总结解构民族国家的思路,可以为中国破解民族国家身份困境提供选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道德伦理分为个人与国家两个层面。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对国家利益的影响与关联也不一样。国家伦理除个人伦理道德外,还有在国际法基础上形成的行为准则,有在对外交往中形成的基本准则,有各国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准则。中国是一个有着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历  相似文献   

18.
刘乃强 《南风窗》2008,(4):24-25
如果处理得当,非洲大陆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完全是消极被动,韬光养晦,少有作为,那肯定不符合事实。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尤其是在非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正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相互依存的世界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正确地认识世界、睿智地走向世界。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却提到了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