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和农村产业等相结合的多种生产性保护路径,贵州的传统村落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发展活力得到激活。传统村落留存了中国几千年璀璨的农耕文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贵州传统村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600年以上历史的文化村落景观有1800多个。今年6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贵州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在国家连续公布的三批全国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四川省共列入84个村落,这是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等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价值非常高的潜在旅游资源。这些村落大部分位于交通不便、发展较慢的地区,与省内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个连  相似文献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公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  相似文献   

4.
<正>3关注点传统村落留住乡愁换新颜谷雨时节,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在烟雨濛濛中显得更加迷人。狭窄的村落石巷,每一块石板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不断有村民们来来往往,扛着农具挑着担,脚步飞快,爬坡下坎轻松自如。清江村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市井安乐,古树绵绵,千株古银杏迎风舒展,生机勃勃。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让妥乐村名声在外。2014年,这里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因保护和发展良好,被列入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同年还获得"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这方水土养人,生活有滋有味!"在春日的暖阳下,村庄也愈发温润美丽。  相似文献   

6.
<正>黔东南州境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保存较为完整,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等多重挑战和冲击下,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现状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目前有309个传统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地州市第一,占贵州省545个村落的57%,占全国4153个传统村落的7.44%,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  相似文献   

7.
6月27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28日,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有35项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6月27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28日,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有35项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云庆  向怡泓 《求实》2017,(11):85-96
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长,文化根基深厚。既有和谐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内涵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生存繁衍的根基。每个传统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回忆和传承,形成了各自宝贵的社会记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传统村落统筹规划、合理保护、深入研究、科学开发,维系和保护我国传统村落的社会记忆。基于社会记忆理论挖掘村落的内在价值,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蕴含着民间乡愁的社会记忆理论相结合,才能使这些隐于村落间的民间记忆更好地保存延续下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6,(28):2-3
正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高荡古寨较好地保存了特色鲜明的布依族第三土语区文化风貌,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及农耕文化保留及传承较为完整,被人们称为"千年布依古寨"。2013年,高荡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贵州省,共有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7)
正巴斯克节是内蒙古俄罗斯族最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由额尔古纳市申报于2011年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斯克节每年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公历4月3日至5月7日之间,节期一周。此时恰逢北方地区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之际,巴斯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苟坝会议会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苟坝会议会址列入第四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苟坝村被列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旅游景区之一,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应运而生。2015年,苟坝红创区被中国红色旅游专业委员会评为"2015中国最美红村";2015年,苟坝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5月,被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水书是水族先祖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留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制的书籍的总称。2006年,水族文化中水书、马尾绣、端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正为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水书,水族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国于2006年和2008年公布了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共有29个项目被列入。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逐一介绍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有限的笔墨,掀开历史的面纱,探寻那些经过岁月涤荡、至今仍散发人文艺术魅力的巴渝瑰宝。  相似文献   

17.
南县地花鼓     
南县素有“地花鼓窝子”的美誉。近年来,更因“北有二人转,南有地花鼓”之说而盛名在外。作为湘北土地上的民间歌舞艺术代表,南县地花鼓因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2006年被湖南省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1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正>第6期的《中华儿女》刊登对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的专访文章。冯骥才表示,在2011年前的10年里,中国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从2012年到现在经过4次审批,把中国几百万个村落全部过一遍筛子,选出最有代表性、具有丰富文化历史遗存的村落4153个,进入传统村落名录。冯骥才说,选出来后,我们迎头碰上两个问题:一个是空巢化,一个是过分旅游化。很多村落里面的人渴望城市生活,同时城  相似文献   

19.
文化前线     
《当代贵州》2013,(18):6-6
中国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6月4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天津大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是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天津大学批准,依托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建而成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机构。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2012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并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文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贵州省贞丰县申报的民俗项目《布依族服饰》作为新入选项,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服饰文化中,布依族服饰文化是一块资源富饶的领地。在形制、纹样、工艺、色泽、配饰、发型等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布依族的蜡染和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