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振华集团强化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贵州力量。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将聚焦三大核心产业(新材料、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做强做大企业。2017年,振华集团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亿元,实现利润收入3.97亿元。作为最早为欧洲航天局提供宇航级电子元器件的中  相似文献   

2.
正6月11日,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振华)传来喜讯——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上交所上市委员会通过,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作为中国振华旗下企业,它的成功上市,无疑为中国振华开好"十四五"新局增添强劲发展动力。中国振华前身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三线建设的军工电子基地——〇八三基地。在当时"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令下,以电子军工为主导产业的〇八三基地于1965年至1970年落户都匀市、凯里县(现凯里市)和遵义市,并相继建成了21个厂,涵盖计算机、雷达、通信设备、元器件等生产业务。50多年前,数万名中国一流电子军工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来到了贵州,中国振华原总工程师张正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赋能,不断推进工业创新、智能制造、智慧管理,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继续聚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亮点和成效。该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了"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制造已成为公司提质增效的利器。2021年,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产能预计可达680万条,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打造黔东工业经济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目标,聚焦新能源、新产业强势转型升级,打好"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战。作为地处湘黔边区的黔东工业聚集区"火车头",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龙开发区)近年来规模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合金循环产业园和北部物流产业园六大园区。  相似文献   

5.
正实体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其转型升级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新性地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万企融合"如何推进?"贵州制造"如何加快迈向"贵州智造"?就此话题,专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者有何思考?找准融合发展的产业重点当代贵州:"万企融合"的重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启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2018年12月18日,贵州省正式启动《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双千工程",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计划",集中力量推动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这棵"智慧树"上长出郁郁葱葱的"绿叶"。瞄准大数据"蓝海",贵州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  相似文献   

8.
正"千企改造"推动贵州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千企改造"是贵州"解决生产方式粗放、市场主体少、企业成本高、产业低端等顽固供给端矛盾"和"建立新工业体系"的重大工程。2016年8月,贵州印发《贵州省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方案》,指出到2020年,要完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从历史发展看,贵州长期处在相对落后地位,尤其传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要摘掉落后的"帽子",必须在新技术萌芽的初期,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如何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时代契机?贵州的选择是:大数据。聚焦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推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聚焦大数据"聚通用",贵州以数据汇聚为基础,以数据融通为手段,以数据应用为目标,资源汇聚、产业集  相似文献   

10.
正5年弹指一挥,当初的货车帮,现在已经成长为具有全国性行业领先优势的满帮集团,依托大数据创新,推进公路货运和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贵州唯一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满帮集团完成了一件大事: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协议,将围绕交易平台业务、资金支付清算、现金管理、综合融资及国际业务等全链条展开金融合作,共同打造"智慧物流金融科技"样板,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白酒产业在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增长稳定、量质齐升、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今年1-6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完成工业增加值366.7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9%。在全国白酒市场较不景气的情况下,贵州白酒产业在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增长稳定、量质齐升、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不断推进大数据技术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全面应用,共商、共建、共享"大数据+大扶贫"发展机遇和有效方案。5月27日,在2018数博会"精准扶贫论坛高端对话"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说,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都要适应这种变化。近年来,依托互联网,贵州孕育出了大数据产业。实践证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白云区以大数据为引领,以大生态为基石,不断推进城市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白云大数据生态城的雏形正日益显现。产业转型升级:从工矿区到"生态城"因铝而建、缘铝而兴的白云,是过去国内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白云区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升级,提出了"以大数据为引领,以大生态为基石,奋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实施贵阳产业发展新高地、贵阳大数据生态城、贵阳大数据社会治理先行试验区、贵阳块数据城  相似文献   

14.
正智慧旅游助力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没想到在山窝窝里的小镇,处处都有无线网络覆盖,而且景点门票购买、服务的数字化程度都很高。"在平塘县天文小镇电子票务机前,来自上海的游客邵康一边通过身份证轻松购票取票,一边点赞。这是贵州实施智慧旅游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贵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推进智慧旅游云可持续发展,不仅完成了贵州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主体建设,创新全域旅游数字化建设,也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智慧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将继续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全力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是多彩贵州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贵州省工业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左右;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贵州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十大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并存,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时期,贵州大数据产业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动力,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公众高度好评。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态势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贵州经济在转型提速,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已成了决策层共识。2014年贵州电子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犹如建了一个大金矿,通过不断开发‘大数据金矿',就有着强大的发展推动力。"《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十二五"期间,贵州启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全国大数据领域探索出十个首创之举,打响了大数据这场抢先机的突围战,引领了产业转移升级。"十二五"末,大扶贫、大数据被确定为贵州未来两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站在新时代的视野和引领未来的高度,赋予大数据融合万物的期望,带给实体企业巨大的鼓舞。"感恩伟大的时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贵州企业界人士热议。贵州瞄准大数据"蓝海",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贵州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升级;加快壮大物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是盘县旅游业蓄势待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产业难以为继,更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选择。这一年,以"多彩贵州"为核心品牌的贵州旅游业大放异彩,"凉都·六盘水"则立足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