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6日,六盘水市钟山区梅花山国际生态滑雪场正式开门迎客,让这个冬季迅速"升温",瞬间"热"了起来。梅花山国际生态滑雪场距市中心城区5公里,面积9.17万平方米,是贵州最高海拔滑雪场。雪场划分为滑雪区、冰雪娱乐区、雪雕园区、环形雪地摩托车和全地形四驱车场地、安全停止区、雪上冲浪、儿童乐园、综合接待功能大厅及停车  相似文献   

2.
正1月16日,一场大雪让六盘水银装素裹。与普通人推开窗看到雪花纷飞的兴奋不同,六盘水梅花山景区工程部的陆东已经在景区盘山道路的清雪工作中奋战了5个多小时。梅花山作为离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最近且海拔最高的山,每年因冰雪封路让通行的人们印象深刻。梅花山滑雪场是全国纬度最低,也是贵州首家高山滑雪场,每到冬季,来自云南、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公路系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贵州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做好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公路建设怎样守初心、担使命,公路发展如何继续前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胤。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公路修到了果园边,商贩可以直接开车进来收购,每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以前因为公路不通,水果成熟时只能靠人背马驮,光走出大山就要花半天时间,卖不起好价钱。"桐梓县羊磴镇高山村新湾组村民梁正军一边在自家猕猴桃果园里忙碌,一边与笔者拉起了家常。"高山村面积39平方公里,海拔720米至1800米,仅海拔低的地方有点水稻田,其它土地只能种玉米、洋芋、红薯。没有公路,村民出行全靠羊肠小道,各个村民小组之间走路需要花2小时以上。"高山村村支书李心钿介绍,2000年以来,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5.
正六盘水市梅花山旅游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包含梅花山、凉都森林公园、大河园区、水月园区旅游用地。其中,梅花山面积约3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常年多雾,最多时达到一年260多天。山顶云海茫茫,如丝如纱,似仙女起舞;如梦如幻,若仙境洞天。梅花山夏季可滑草,冬季可滑雪,是令人向往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此外,蔚为壮观的雾山及日出日落受到无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成为省内外众多摄影家的创作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以"冰雪童话"为主题,占地面积109.3万平方米,按照"山中滑雪、山上戏水、山下畅游"的理念建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滑雪场。目前,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已成功举办了贵州地质旅游系列活动、中国西南地区滑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贵州省第一届滑雪节开幕式、贵州省第一届青少  相似文献   

7.
正从"杨书记"到"杨兄弟"、村民人均收入从1600元到7230元、海嘎村从"极贫村"变"景区村",七年驻村付出,杨波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位处贵州海拔最高峰乌蒙山小韭菜坪,被称为贵州海拔第一村。"杨波来到海嘎村,一心都为海嘎人,电通水通路修好,旧房变成新农村,我们村民过得好开心哟……"1月4日,  相似文献   

8.
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扩大贵州农民画的对外影响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值得追求一生的梦想,不然生活便没有动力。"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水城县的贵州夜郎风文化有限公司,54岁的公司艺术总监徐承贵在画室内一边勾勒着线条,一边给记者讲述他的"农民画之旅"。"我小时候只要得到一本‘画书’,就高兴得不得了。经常照着画书用树枝或笔在空地、废纸、墙面上模仿着画。"徐承贵说,小时候,他  相似文献   

9.
正"4200名进场游客,超过了我们历年的峰值。"2021年第一天,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的梅花山国际滑雪场迎来了新年开门红。景区宣传营销主管李昱均介绍,游客的热情从2020年10月就十分高涨,景区也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活动,让更多游客走进滑雪场,享受贵州冬季的冰雪旅游。梅花山国家滑雪场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09.3万平方米,其中雪道占地面积9.17万平方米,总长1880米,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的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高速平原"代替了"地无三尺平",逐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力带动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9月底,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成功合龙。这座被世人称为"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万桥飞架的贵州正昂首阔步走在世界桥梁建设最前沿。  相似文献   

11.
魏兰 《当代贵州》2009,(6):29-29
"往年的一、二月份一般是贵州公路建设的淡季,但今年却实现了‘开门红’。"3月9日,记者在"贵州省近期交通建设及投资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比2007年增  相似文献   

12.
正打通群众出行、黔货出山"最后一公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贵州如何通过优化公路网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保障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专访贵州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胤。农村公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他可好,放着城里好好的公务员不做,回来带我们种甘薯。"在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同心社区铭仁甘薯育苗大棚里,60岁的周田强一边检查甘薯苗长势,一边跟记者讲公司老板黄立的奇事。黄立,德江县枫香溪镇人,是贵州德江铭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2005年,黄立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创办了贵州树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煤炭贸易、建筑业和酒店  相似文献   

14.
正9月下旬,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平塘特大桥即将合龙。这座世界级大桥,因332米高的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而备受关注。"平罗高速是全省首批3个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之一,平塘特大桥更是建设重点中的重点,也将成为贵州的新地标。"贵州省公路开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泉说。长期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为主责主业的贵州省公路系统,怎么也建起了高速公路?2009年,贵州首次提出县县通高  相似文献   

15.
正"开发贵州最高峰,韭菜开花香喷喷,人民好好感谢党,家家户户路修通……"一曲情真意切的山歌回荡在海拔2900多米的"贵州屋脊"——韭菜坪。循着歌声,记者见到一位边收白菜边放声高歌的农妇。她叫刘展英,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村民,山歌是她自己编的。她说,政府开发韭菜坪,帮扶海嘎,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天上山劳作时自己就想把心中的话唱出来。刘展英今年60岁,住了大半辈子茅草房,回忆当初的情景,她记忆犹  相似文献   

16.
公路记忆     
正一部公路变化史,就是一部贵州发展史。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就是一曲曲奋进的高歌!"要想富,先修路。""封闭的贵州已经成为历史。"2015年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2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贵州是首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路,曾经是贵州人圃临的"老大难"问题。回首"行路难"的艰辛岁月,贵州人多会感概万千。沧海桑田。贵州翻天覆地的变化,路的擅变,即为见证。1926年,贵州修建第一条公路。1927年,贵州购进第一辆汽车。1949年,贵州公路总里程不到4000公里,实际通车里程不到一半。1964年,贵州实现县县通公路、通汽车。1986年,贵黄高等级公路开工,拉开全省  相似文献   

17.
高山深谷、沟壑纵横,严重制约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8月30日,贵州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彻底打通山区经济发展"大动脉"。今年是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的第二年,乘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之势,组组通首战告捷:贵州农村的交通更便捷,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更畅通。  相似文献   

18.
正"你抢到了几套票?""发动亲戚朋友抢了四五套呢,真是太划算了。"来自六盘水市区的徐女士正坐在六盘水梅花山景区的索道上和朋友热聊着,她们口中的"套票"正是梅花山索道在7月10日至15日推出的"99元梅花山索道往返套票2张"。"这不,抢到就赶紧带亲戚来玩了。"徐女士开心地说。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同路径山地索道和全国最长的山地旅游索道,梅花山索道经过城市——湿地——湖泊——峡谷——山脉等多元景观,索  相似文献   

19.
赫章县比全省提前一天接受了雪凝的"洗礼"。这个全省海拔最高的区域,何以把民生、电力、通畅保住?超前谋划,民生常揪心"面对突如其来的凝冻灾害,县委迅速启动抗灾救灾紧急预案。"县委书记范元平告诉记者。"在雪凝灾害面前,县委、县政府最关键是要做到超前谋划,针对区域实际  相似文献   

20.
正平日里,老赵在自家是三天两头见不着人,为了工作走东家串西家,老赵媳妇不乐意了。"家里啥也指望不上他,那点儿工资还不够他帮困难户的呢!"而老赵却有自己的想法:"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我都得去;贫残孤寡,我不管谁管?去也不能空着手啊!"在记者和自己媳妇面前,老赵一边尴尬地搓着手,一边红着脸辩解道。还是老赵媳妇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找回了面子:"老赵当这个村干部,就得为老百姓服务,要不然就别干这苦差事,咱家人还是支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