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8,(2)
正201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乌兰察布市旅游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发展战略安排与旅游业"三步走"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旅游业的表现和应对策略,重点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手抓旅游新投资新供给,一手抓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全域旅游、全年旅游、全类型旅游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  相似文献   

2.
正一、贵州城市文化品位与旅游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政策环境日益优化近年来,贵州城市发展迈出了新步伐,旅游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地位迅速提升,主要得益于日益优化的政策环境。例如,国发2号文提出将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要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贵州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100  相似文献   

3.
正魅力乌当,四季瑰奇。按照全省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和提升"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旅游品牌的要求,乌当区将重点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创新示范区、贵阳市温泉旅游休闲核心区,将旅游业作为乌当第三产业的"龙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以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引领全域旅游之路,贵州不断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壮大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真是没想到,现在这里有太多的惊喜,走到哪里都感觉很新鲜。"时隔数年,再次来到安顺市黄果树景区,浙江游客李先生对贵州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几年前来旅游,都只是按照固定的观光景点走一圈,拍拍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工作,贵州旅游,呼唤“名牌”旅游产品。 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名牌战略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其景区、景点、景观、景物都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品牌”和“名牌”的意识,要认识到“名牌”的作用,认识到“名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名牌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代表性成果。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名牌”来打开市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众多旅游产品中占领市场的开路先锋,名牌旅游产品占领了市场,就能极大地带动非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带给它们更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机会。显然,“名牌”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市场的竞争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则体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旅游产品“品  相似文献   

6.
国发2号文件提出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创新发展模式,整合既有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贵州旅游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智慧旅游助力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没想到在山窝窝里的小镇,处处都有无线网络覆盖,而且景点门票购买、服务的数字化程度都很高。"在平塘县天文小镇电子票务机前,来自上海的游客邵康一边通过身份证轻松购票取票,一边点赞。这是贵州实施智慧旅游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贵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推进智慧旅游云可持续发展,不仅完成了贵州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主体建设,创新全域旅游数字化建设,也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智慧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省委"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为贵州旅游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从全省现有185个景区中优选出100个精品旅游景区进行重点规划、打造,与其余4个"100工程"之间相互统筹、互为补充。贵州旅游业资源条件好、工作基础好、发展机遇好,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总量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外汇、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0个旅游景区,既是100个经济抓手,又是100个发展引擎。顺利实现景区改版升  相似文献   

9.
正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推动黔南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向优质转变,以奋发赶超的姿态全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近年来,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即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工程、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工程、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工程、完善配套旅游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11.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17):42-43
在贵州,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小镇"模式来规划开发50个旅游综合体,可以将贵州248个景区景点连线成面,改变以往贵州旅游资源"散、乱、杂、小"的状态,从而使贵州旅游升级换代,进入"区域旅游"的大旅游时代,并深度打造贵州休闲经济。促进"镇"与"景"协调发展《当代贵州》: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在贵州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之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保持了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2013年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哪些成绩?2014年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贵州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近日,由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中国旅游报社、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共5家新闻媒体评选的“2013年贵州旅游十大亮点”揭晓。  相似文献   

14.
吴映璇 《当代贵州》2016,(28):20-21
正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凯里市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景区的整体发展,解决旅游景点散小弱、城乡景点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开启"全域旅游"时代。凯里作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深度发掘特色民族文化,倾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苗侗明珠·山水凯里"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何正芳 《当代贵州》2016,(26):46-47
正织金洞管理局依托世界地质公园影响力,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1至6月,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1%。织金洞管理局结合贵州打造全域旅游概念,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的影响力,不断整合景区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牌吸引力,把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促进了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  相似文献   

16.
遵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2)93号批复,"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更名注册组建而成。按照省政府部署,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定位为全省旅游业龙头企业,全省旅游投融资平台,全省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贵旅集团以酒店、景区板块为核心,通过产业链经营将公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1日,贵州省2015年旅游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安排部署了2015年旅游工作。副省长蒙启良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傅迎春作了题为《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与时俱进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工作报告。据悉,2015年贵州旅游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即,推进综合改革有新突破;"快旅慢游"体系有新进展;加快景区建设有新业绩;深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安顺市按照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加快景区建设、丰富产品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市域景区化、产品多元化、服务标准化、营销数字化"四大工程,全力拓展和打造大黄果树旅游圈。九年回首聚黔中,再看安顺新风貌。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06年首届旅发大会之后再一次在安顺举办的盛会,作为东道主,安顺又一次吸引了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目光。旅游优势不可替代安顺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全省旅游发展格局中,"资源富、区位好、影响大"是省内其它地区无法比拟、不可替代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不可替代。全市风景区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2%以  相似文献   

19.
申奥 《世纪桥》2014,(4):4-5
正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近几年,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对新形势下作为转型升级有效承载的红色旅游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景点景区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业的发展和知名度得到大力提升。但是,面对我市旅游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在有限财力和资源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应该凭借优势、突出特色、突破重点,抓大、抓强几项特色旅游,以此带动全市旅游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6%和32.3%,旅游发展持续呈现"井喷"态势。发展合力空前凝聚、旅游产品供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拉动消费强劲,作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