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芳嫒 《当代贵州》2013,(26):42-42
范忠启,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箐尾小学的一位毕业班班主任,身形瘦削,精神矍铄,眉宇间有着岁月刻出的几道深深"沟壑"。学生们喜欢听脸上总挂着笑容的范老师讲课。每次考试,范忠启所带班级总拿第一,他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老师"。用执着撑起一所学校1980年3月的一天,23岁的范忠启一路小跑来到发耳镇店子民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6间砖瓦房,三四十  相似文献   

2.
<正>水城县发耳镇火红的玛瑙红樱桃,让这里成为六盘水人夏季周末的良好去处,踏青,摘果,尝鲜,平均20元一斤的价格,让小小的樱桃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新门路"。"一分种九分管",发耳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但因地制宜精准聚焦樱桃、杨梅、刺梨和蜂糖李四大产业。"冬剪骨架,春剪花,夏控旺长,秋后拉。"结合经果林的不同需求,发耳镇采取时节体系和果树体系双头齐进的管护模式,解锁了大自然的"秘密",实现了"种下去"与"长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纵深推进产业革命,通过种植精品水果,让村民得到实惠,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红火。仲夏时节,走进水城县发耳镇杨梅园,只见杨梅树枝挂满了一颗颗红得发黑的杨梅,摘下放进嘴里一嚼,酸酸甜甜其味极佳。以杨梅为主要特色产业的水城县,成为全国第一批创建的11个国家现代精品农业产业园之一,特色水果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正水城县全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5月,记者顺着弯曲的山路驱车在水城县百里产业带穿行采访,沿途果蔬遍地、绿浪翻滚,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经济活、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令人印象深刻、心旷神怡。水城县乡村山色、产业风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与水城县全力打造一支专职化村干部队伍分不开。2015年以来,水城县着眼抓基层、打基础、建  相似文献   

5.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4):56-57
正2012年,贵州省政府下发文件,将水城县确定为全省第一批8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水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创新以科学试点"行稳步"、强化统筹"促同步"、科技支撑"跑快步"、产权交易"走实步"、长效管理"迈健步"为重点的"五步连环"工作法,确权颁证、产权交易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认可。2014年,水城县被国家农  相似文献   

6.
正水城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服务工作,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要素,推动农村生产发展。水城县在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23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着力在"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服务工作,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要素,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六个精准"推进高效交易精准搭建交易平台。水城县按照全省一流的标准,整合各方面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水城县地税局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狠抓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两大核心任务落实,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近年来,水城县地税局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狠抓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两大核心任务落实,成立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承担日常工作职责的机构,促进了组织收入预期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2016年,水城县被国家税务总  相似文献   

8.
“三变”变出新天地——水城县农村资源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水城县通过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创新了精准扶贫模式,完成了6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和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242人。5月15日,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曹洪民率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到水城县调研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工作,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水城县"三变"改革理念新颖、机制灵活、特色突出、效果明显。水城县辖33个乡镇,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  相似文献   

9.
<正>水城县坚持"生态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主基调,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县"建设出成效、出成绩、出亮点,助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绿色崛起。盛夏时节,19℃的水城县格外凉爽,远处山麓云雾缭绕,近处河流碧波荡漾,很难想象,这是一座煤炭之都的发展容颜。2016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水城县第七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当前,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按照"八要素"要求,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农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水城县农村产业革命在全省具有典型性。就水城县深耕产业"八要素"的做法和成果,本刊专访了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  相似文献   

11.
正水城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股权化、智能化、联通化的要求,开展产业结构大调整工作。随着产业规模壮大,红心猕猴桃正当"红"。孟夏时节,在水城县"百里猕猴桃产业带",黄绿色的红心猕猴桃已经挂果。"大概要到8月份进入盛果采摘期,我们现在就是在地里打零工,每天工钱60元。"5月17日,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镇宁组村民吴志兰正在给猕猴桃套袋。吴志兰家的8亩玉米地去年流转到润永恒公司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努力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作为"三地同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决策层一直思考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以"大生态"引领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33):48-49
正水城县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打好"组合拳"、唱好"大合唱",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水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08万户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1.12%,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此,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攻坚拔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正白天走村串户查问题、补短板。晚上开会研判、完善资料,布置次日任务……这是水城县坪寨乡脱贫攻坚决胜团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在了解到贫困户缺少必要生活物资,乡镇缺少补短板资金这一问题后,我们积极向白云区扶贫办汇报,努力促成白云区19家单位与水城县10个乡镇(30个村)结对子帮扶。"贵阳市白云区驻六盘水市水城县帮扶工作组队员邓明礼说。  相似文献   

15.
正水城县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扶贫一体谋划部署,产业革命持续催发全县农村经济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完善。延伸产业链:立足一产"接二连三"10月15日,入秋后的水城县小雨连绵,带来丝丝寒冷。在水城县双水街道办白马洞村白马洞组,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冷链库的鲜果包装线上,一派热闹繁忙的生产场景进入眼帘。据了解,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中心整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里最高兴的时候就要到了。"在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村民唐仕芬望着自己种下的5亩红心猕猴桃硕果累累,幸福写满脸上。进入8月,猕猴桃即将迎来采摘季,在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像唐仕芬一样获得感满满的人很多。作为"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水城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百里猕猴桃产业  相似文献   

17.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7):58-59
正水城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司为试点,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成功探索出"五连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股份农业"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充分发挥立体型气候资源优势,立足山地特色,以组织化、规范化、市场化为主要路径和方向,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扎实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水城县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  相似文献   

18.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9):50-51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好退、套、变、管、销"五套组合拳",全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良好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是水城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通过二至三年的艰苦努力,把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起来、巩固下来,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在水城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暨2015年第二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全  相似文献   

19.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3,(21):50-51
水城县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和措施,坚持以"十心为民"为载体,广泛凝聚同步小康正能量,党群齐心共筑水城同步小康中国梦。细心查民情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水城县建立健全了民情联络员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积极指导各驻村组建立民情联络站310个、民情联络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坚持领导重视、坚持突出重点、坚持政策落实等"九个坚持",2014年,贵州省水城县经济水平全面提升、经济活力全面激发,实现了同步小康的整体提质。2014年以来,贵州省水城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切实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着力在"九个坚持"上下功夫,实现了同步小康的整体提质。坚持领导重视,强化各方面保障措施。水城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县委、县政府对同步小康创建工作重视到位,主要领导经常了解工作情况,县委定期召开常委会研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