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走马,出车,到你了。"2019年12月19日,铜仁市碧江区矮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日间照料中心传来了下棋的声音。走进安置点内,还有不少移民搬迁的群众正在打牌、健身,安置点内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铜仁碧江区矮屯社区作为贵州最后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点之一,共安置了来自碧江、松桃、沿河、印江等地3119户12296名搬迁群众,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95人。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的平塘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自2012年贵州省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平塘县先后投入18651.7万元,修建了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帮助2709户12245人搬出"穷窝窝",过上新生活。今年,平塘又实施了可安置2118户9214名群众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有5623户23454名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迁出深山,拔掉贫困根源。  相似文献   

3.
正玉屏自治县不断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新路子,把工作重心从解决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以搬为主"向"后续扶持和社会管理"转变,全力服务搬迁群众。太阳西斜,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7个孩子在放学后来到群众服务中心,开展经典诵读,安全知识、思想道德教育……度过充实的、不一样的课后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安顺市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4个。截至2019年12月14日,按时完成了3个年度84个安置点建设和搬迁入住计划,按时完成省下达的搬迁入住任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入住82104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676人。  相似文献   

5.
正"以前这片都是绿油油的稻田,2016年‘6·10’特大洪灾后,这里变成了滩涂地,公路边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是洪灾后建起来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目前已有114户搬进了新居……"九潮镇民罗村主任钟厚香告诉笔者。"镇里拟在这里建一座易地扶贫搬迁民罗安置点扶贫车间",走到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尽头,民罗村主任钟厚香介绍说:"该项目已按有关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江口县凯德街道办事处以启动建设周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契机,创新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四定法",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为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办事处辖7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36户18612人,国土面积94.28平方公里,现有贫困村2个(一类贫困村白云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始于2001年,当年贵州被列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而新一轮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则起于2015年,贵州按照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新的决策部署,于当年12月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截至今年3月底,贵州已经建成集中安置点925个、住房43.9万套,完成搬迁任务140万人。今年上半年,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188万群众将全部搬完,规模  相似文献   

8.
正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遵义市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六个坚持"为基本遵循,围绕搬迁群众如何搬、怎么搬,交出了一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答卷"。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6031万户19.7701万名搬迁群众,如今已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相似文献   

9.
商琴 《当代贵州》2016,(34):52-53
正瓮安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自2011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来,全县完成猴场镇、珠藏镇、江界河镇等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房建设1598套,安置1598户6804人。瓮安县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采取"三策"叠加、"三房"融合、"三保"衔接、"三权"同步、"三创"协同、"三变"推进6条措施,打消搬迁对象搬与不搬的顾虑、解除对基本生活保障的忧虑、谋划长远生计的"远虑",从而激发搬迁对象主动搬出的意愿,满足稳得住的心愿,实现致富的夙愿。  相似文献   

10.
<正>黔西县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谱写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乐章。着力做好公共服务。有序做好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服务工作,投入资金3683万元,对涉及锦绣花都安置点的黔西五中、金凤小学和黔西十小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切实解决好易搬群众学前阶段幼儿596人、小学1312人和初中524人就学问题,现已全面启动黔西县锦绣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贵州省9+3挂牌督战县区之一,沿河自治县县级领导干部全部靠前指挥,蹲点乡镇(街道)担任指挥长、督导组长。同时依托县级督战力量,统筹22个乡镇(街道)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实现对有剩余贫困人口的432个村、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督战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正早上8时,田茂来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现在是社区里面的一名治安协管员,不光要宣传法律政策、调解邻里纠纷,更重要的是在社区里倡导文明新风,让社区更加和谐。"说起自己的工作职责,田茂来满是自豪。田茂来一家三口今年刚搬迁到沿河自治县沙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家中父亲瘫痪,母亲患尿毒症,由于要照顾患病的父母,20岁的他只能在  相似文献   

13.
正沿河自治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搬迁、驻村帮扶等举措,精准帮扶甩"穷帽"。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一口刀村退休村干部田应河的二儿子去年易地扶贫搬迁到碧江区,孙子顺利进入市区学校读书。他对此赞不绝口:"如今党的政策好,处处为困难群众着想,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增收致富门路,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沿河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  相似文献   

14.
正沿河自治县以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为切入点,书写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答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各级干部职工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投入到春风行动中,用实际行动答好沿河脱贫攻坚考卷!"今年2月28日,沿河自治县紧跟省委步伐启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一场以打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间,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需求达38.18万人。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搬出大山,来到大山外的孩子们现在上学读书环境怎么样?与之前读书时有何不同?记者来到德江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记下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6.
朱邪  任廷 《当代贵州》2020,(15):22-23
当代贵州:脱贫攻坚战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目前,沿河脱贫攻坚的进展如何?任廷浬:沿河自治县贫困发生率从28.27%下降到3.3%。目前,全县"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100%的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和群众入住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不是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要住在城里的出租房,现在好了,在县城有了自己的新房,小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学了!"岩洞镇杨国荣看着中签通知书激动又高兴。今年7月以来,黎平县各乡镇纷纷启动了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分房抽签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紧张有序地进行。据了解,2018年黎平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4219户18008人,主要安置在城北安置点,预计9月底前全部搬  相似文献   

18.
刘骏娇 《当代贵州》2021,(13):35-35
3月芳菲,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搬迁安置点,校园迎来开学季,教室里书声琅琅,扶贫车间工人生产繁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少了一丝拥挤,多了一分智慧服务。民政、医保、社保等便民服务窗口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作为全省单体安置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三五”时期,柏杨林街道安置搬迁群众6372户29001人。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群众搬出来后的后续问题,近年来,贵州着眼于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完善"五个体系",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贵州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序幕。多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当头炮"强力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贵州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  相似文献   

20.
正深冬时节,大方县奢香古镇却美景依旧,一栋栋独具彝族元素的房屋、一条条民风十足的街道与螺旋状的花海梯田相伴。古镇里的杂货铺、手工坊、美食街一大早就开始热闹起来。作为大方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里居住着2880户1.25万人。面对庞大的搬迁人口,奢香古镇以党建为统领,着力建设"五个体系",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加快搬迁群众市民化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