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积极引导建材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发展,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两化"融合促进"两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发展,从而满足现代建筑业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是贵州新型建材发展的大势所趋。2020年,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积极引导建材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加快信息化改造、品牌化建设,支持建筑企业和建材企业合并、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全面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联合舰队"。2020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这份优异的成绩单,彰显了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必须看到,贵州食品加工企业小、散、弱的情况比较突出,脱贫攻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部分爱心产业也需要转变经营模式。食品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快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对贵州现有具备产业发展基础和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产业政策、资金和资源上给予持续扶持,并围绕上下游产业进行集中招商,引导加快构建产业聚集区,围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独具贵州特色的优势产业。2022年,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培育引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龙头企业,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贵州全省大数据企业达9500多家,数字经济及其吸纳就业增速连续3年居全国前列;2018年贵州电信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环境营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近日,由省科技厅会同贵州省科协、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金黔在线、贵阳日报、科技日报社贵州记者站评选的“2013年贵州十大科技事件”揭晓。  相似文献   

6.
正2019多彩贵州大事记132019年,贵州先后举办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19 "贵洽会"、广东·贵州东西协作产业合作对接会、民革企业助力贵州产业招商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分别在广州、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向全球共发布了7批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共计发布1600个招商项目,引资规模总计超10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贵州动漫产业跨越发展三部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兰 《当代贵州》2009,(11):14-14
"虽然贵州的动漫发展刚刚起步,但有了这个数字内容产业园,有了20多家动漫企业,有了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的平台,相信贵州的动漫产业会有较快发展,也许几年后就可以跻身全国前列."2009年5月12日,在视察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时,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太华对贵州动浸产业前景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厚植"留得下、能发展、长得大"的肥沃土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由上而下、层层强力推动大数据招商,逐步形成了广招商、招大商的格局,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凸显。企业是产业的基础。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不断强化对大数据企业的招商力度,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有实力的大数据企业在这里聚集、发展、壮大。《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行动2019年工作要点》提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建材业是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近年来,贵州坚持以绿色低碳为主线,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型墙材革新、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材。2019年,新型建材产业实现总产值1569亿元。6月18日,以"强基补链、产销衔接、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0贵州新型建材产业产销对接活动举行,为贵州新型建材供需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建  相似文献   

10.
正储量大、品质优的贵州石材,在企业抱团发展,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贵州石材产业特色的发展之路。今年3月6日,第十七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来自省内6个市(州)共28家企业组成的贵州参展团,成为本届展会上规模最大的参展团。“十二五”时期,贵州石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以矿山勘查、矿山开采、石材加工、玉石加工等  相似文献   

11.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18):9-9
正赵克志到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调研6月16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在详细听取企业发展、市场开拓、产权制度改革等企业情况介绍后,赵克志对贵州建工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赵克志指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建筑业和建材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乘势而上、优先推动,促进我省建筑业和建材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建筑业和建材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和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文/图吴璐)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6年起,贵州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加大对刺梨加工企业的培育打造。目前,全省有刺梨加工企业40家,涌现了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刺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工业基础。在推动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进程中,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导的刺梨产业,选择了一条用"工业化带动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目前,贵州刺梨加工企业已达40户,规划加工能力89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这些企业有力推动了刺梨的精深加工,开发出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口服液等工业化产品,培育了刺梨王、天刺力、恒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14.
正此次的白酒企业与包装企业供求配套对接活动,通过加强产业间的对接沟通,引导贵州包装业转型升级,提高白酒省内包装配套比重,助推贵州优质白酒全产业链健康协同发展。5月28日至29日,习水县迎来一场白酒企业与包装企业的对接盛会,省内十大名酒20家企业和20家重点包装企业在此参观交流碰撞,擦出合作共赢的火花。烟酒产业作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近年来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为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燃气产业的品牌星空,贵州燃气似乎名不见经传。 默默无闻,用“诚信、求实、团结、创新”的理念,为贵州,为中国燃气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属于“贵州特色”的企业模块。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贵州茶产业国际化程度最深的企业,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经过10年探索,带领全省61家茶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国际化产业发展道路。贵州省茶园面积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其中投产面积达600多万亩,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已经具备。贵州茶界,正在呼唤能与雄厚资源相匹配、在全国全球叫得响的茶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花溪大学城凭借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正致力于打造贵安新区及贵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黔中大地春来早,产业招商比武忙。入驻企业3589家,其中最新入驻企业345家、入驻知名企业1081家——这是4月初,花溪大学城更新的一组招商数据。按照2018年"百企引进"计划,今年,花溪大学城将引进涉及电子信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0家知名企业落户。立足贵安、引领贵州、辐射全国,作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不断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作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的"杠杆",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今年6月,贵州省首支大数据相关专业专项奖学金"云上贵州格致奖学金"设立,将覆盖省内二本以上高校,旨在更好培养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专业人才,带动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积极参与贵州大数据创新发展。这项奖学金的设立是贵州给予大数据产业资金支持的又一举措。近年来,为逐步拓宽贵州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贵州设立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基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吸引企业落户贵州,并不断引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企业联合、民族医药推广、互联网医疗融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医药产业作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和"五张名片"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医药产业特别是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既是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需求,也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从2012年开始,贵州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医药制造业产  相似文献   

20.
千企改造     
<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强调,坚持产业兴省、实业富民,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因势利导壮大实体经济,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以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强省。工业企业是产业发展主力军、实体经济顶梁柱。2020年之前,贵州实体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