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2,(26):9
截至2012年6月,贵州省茶园面积达455万亩,居全国第二。预计"十二五"期间,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据悉,2002年,贵州省茶园不足50万亩,茶产值仅亿元左右。10年间茶园面积增长8倍、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0位升至第2位。年均新增50万亩以上,占全国年新增茶园面积的一半。目前,贵州现已成为中国茶业成长度最高的省份,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700万亩,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产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绿意浓,茶香醉宾朋。绿色是贵州最靓的发展底色,散发着业兴民富的时代气息。"让苔茶香飘四方",是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的希望。贵州茶打出生态牌,越打越精彩,茶产业这篇致富经越念越好:茶园面积超750万亩,位居全国之首;产量、产值增幅均名列全国前茅;都匀  相似文献   

3.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33):46-46
正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坚定而执著: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作为"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的原产地,遵义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茶产业,从几年前小作坊抱团冲击全国市场,到今日茶企兵强马壮集结出征。2006年,遵义作出推进百万亩茶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贵州省茶园面积689万亩(投产茶园423万亩),加工企业3040家,产量20万吨,产值202.8亿元;预计全年产量22万吨,产值220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9月22日,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在都匀成功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用好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的茶叶种植面积以及良好的茶叶品质等优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制(修)订、品牌培育,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以规模、品质、品牌为引领的全国茶叶强省。9月23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黔南州人民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茶产业在量的基础上积蓄能量,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的茶叶产业集群,为做大做强黔茶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字——截至2013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11万亩,占全国茶园面积3869万亩的15.8%,位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13.6万吨,总产值105亿元、综合产值152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的6.8%、9.1%,居全国第六位、第四位。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3,(30):32-33
在贵州北部。有一座风情万端的小城,她就是素有“高原明珠”和“云贵小江南”美誉的湄潭县。 湄潭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的行政区域。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三位。同时也是全国茶产品最为丰富的地方,“湄潭翠芽”茶40余次获得国家级金奖。湄潭拥有的“中国茶海”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茶园,面积达4万多亩。  相似文献   

7.
正5月15日,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推进会通报,2018年全省刺梨产业带动108.3万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000多元,刺梨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贵州是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民间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18年,贵州刺梨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55万亩,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贵州也是全国唯一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并大规模推广的省份。全省现有15个县规模化种植刺梨,主要分布在六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接天茶叶无穷碧,遵义辣椒别样红。"遵义辣椒种植面积分别约占全球、全国和全省的3%、10%和40%,2018年,已超过225万亩,年产鲜椒270万吨、产值80亿元。作为遵义辣椒产业核心区,新蒲新区虾子镇经历20余年市场探索与突围,而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现代市场格局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茶叶品质上乘,口感好、干物质积累高,并富含人体所需的不能人工合成的多种微量元素。但贵州茶叶却长期"养在深闺无人知",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牌知名度太低。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茶园面积迅速扩大,2014年达到66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贵州茶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然而,就目前全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布局不尽合理;茶园管理比较落后;品牌打造各自为  相似文献   

10.
尹辉  李枫 《当代贵州》2012,(9):17-19
会上,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会下,代表委员们主动利用媒体传达观点、积极宣传贵州新风貌。据网络搜索引擎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两会”期间输入“贵州”关键词显示141万条,远超其他省份。一位贵州代表告诉记者:“这是我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以来最为壮观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金忠秀 《当代贵州》2020,(17):38-39
700万亩茶园,唤醒了贵州无数个山头。粘虫板、水肥一体设备等在茶园随处可见。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精致加工厂设备等满含科技元素,为春茶采摘、生产打下基础,为茶产业保质保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青山绿水孕品质,科技支撑兴黔茶。"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更是贵州茶园的基本色。"近日,针对水城县龙场乡水城春茶叶基地现阶段杂草萌发、病虫复苏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小丫跑两会、展望中国梦"的梦想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贵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能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国家"三步走"和"两个大局"战略目标的实现。贵州作为西部地区同步小康样本是多方关注的焦点。面对关切,贵州传递了什么好声音,凝聚了哪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正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2017年底,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为广大农村带来人气、财气。贵州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比高达93%,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特殊的地质地貌,决定了贵州农村公路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路不通,曾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贵州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上大做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7年底,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为广大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凝聚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20,(2):12-13
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01.7万亩),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40.1万吨、产值451.2亿元。茶产业辐射带动356.1万人,带动贫困户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10699.08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722.79元。  相似文献   

15.
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素有帝乡之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近几年来·枣阳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为动力,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步伐奔小康为目的,突破性发展多种经营,加速特产大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已建成果园23万亩.其中水果20万亩,银杏、板栗、核桃等干果面积3万亩.水果中苹果面积达到17万亩,主要有红富士、金帅、秦冠等优质品种,上市比北方苹果提前1个半月,且果大味甜,产品远销湖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区集中在新市、鹿头、吉河和白沙岗、塔湾园艺场,常年产量5万吨.茶叶面积3万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来重点打造,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5年10月,全省茶园面积689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叶加工企业3040家,预计全年产量22万吨,产值220亿元。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三绿一红"品牌日益成为贵州呈给世界、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600余种,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两个品种,是中国茶树品种的优良品种。同时,贵州是茶树和茶文化的故乡,2020年贵州省茶园总面积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9.
陈稠彪 《当代贵州》2014,(21):38-39
正刺梨又名送春归,既可鲜食、作药,还能加工酿酒、榨汁、制酱及其它高档保健食品,在贵州民间利用迄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听到代表激动地唱起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时,回忆"点赞"了贵州群众自制的刺梨酒。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黔南州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路子,集中将刺梨、茶叶等打造为山地特色主导产业,在近三年时间一举拓展刺梨到20多万亩,使黔南成为贵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始终坚持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茶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促进了茶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茶叶成为全省最耀眼的绿色农产品名片。"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今年全国两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向全国发出邀请。一时间,贵州"生态茶""干净茶"吸睛无数,引得省外茶叶经销商纷纷来黔"觅茶"。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省各类春茶总产量达到15.8万吨,各类茶叶产值282.3亿元,已经为茶农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