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2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定势革故鼎新!由此,一场生产效益大提升、农业产业大变革的行动从春天出发,"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相继展开,"四场硬仗""四个聚焦"战果连连。产业革命如火如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成果明显,农业增加值实现5年来同期新  相似文献   

2.
付松 《当代贵州》2020,(16):27-27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2018年以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省各地迅速铺开,力度空前。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产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步入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们要坚定不移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2月9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产业兴旺目标,需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业态、开拓市场渠道、变革农业生产模式。这是一个产业大变革的现代化历程、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对贵州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普定创新"一村一公司",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农村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举目千山绿,黔贵大地正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安顺市普定县创新"一村一公司"模式,整合资金1.72亿元,对全县每村(居)投入100万成立产业公司,按照县级总公司指导、乡级分公司把关、村级子公司经营的方式,做大产业扶贫"蛋糕",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加快推进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植入"大数据"基因,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农村产业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近年来,贵州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大数据+农业"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6.
正给钱给物不如给项目,产业革命要"授人以渔"才能拔穷根。2018年初,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一年来,全省上下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开展了农业产业扶贫"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冬季充电",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根本举措,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出了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2月以来,桐梓县掀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热潮,3个月时间调整高效生态农业产业15.32万亩,超额完成今年省下达10万亩的任务。桐梓县认真贯彻贵州省、遵义市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指示精神,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聚焦"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振兴农村经济。今年2月以来,桐梓县委召开了4次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设计和安排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召开了4次县乡村三级政策解读和业务培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智力支撑下,全省传统产业逐步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呈现一年四季有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百花齐放态势。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带着自身所学,结合全省各地地势、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产业革命这场战役中,扮演着"智囊团"的角色。他们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还有来自基层的"土专家"。通过他们的科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兴,则农村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聚焦优势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强化大数据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更加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对接大市场,贵州山珍正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藏在深山的黔货正源源不断进入千家万户。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础,是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首先要种得出。去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年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又再次强调,要按照"八要素"找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贵州省共有500亩以上农业坝区1725个,涉及86个县(市、区)、854个乡镇、4700个村,其种植土地面积488.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2%,平均每个坝区的种植面积2832亩。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省情实际和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号召,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进实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并将其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讲话提示我们,在积极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  相似文献   

12.
正普定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以韭黄、食用菌、茶叶种植和肉兔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党政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销对接联动、利益联结驱动,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普定县紧抓契机,聚焦产业扶贫这场关键硬仗,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联结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以新思路、新载体、新举措探索找准化解"三农"难  相似文献   

13.
正平坝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制度化发展、建立产业体系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生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建立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长期任务。平坝区扎实用好"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相似文献   

14.
山乡巨变,日新月异。在黔南州这片土地上,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火热推进。近年来,黔南州紧扣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基调,全面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农村经济"脱胎换骨”,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产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向好、改革深入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正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需要全省上下深入理解领会精神实质,组织好落实好推动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八要素"。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是贵州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的重要体现,是这场革命的"深刻"所在。实现这一转向,既是基于贵州特殊省情农情而提出的时代考题,也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回答好这一考题,  相似文献   

16.
正黔西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多产业融合,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把农业产业革命不断引向深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向道路两旁的新农村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美不胜收。海子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美丽乡村""全国最适宜人居乡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村和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11428元,已然成为黔西县乡村振兴的典  相似文献   

17.
正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如火如荼。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实践。发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贵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当前,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按照"八要素"要求,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农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水城县农村产业革命在全省具有典型性。就水城县深耕产业"八要素"的做法和成果,本刊专访了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  相似文献   

19.
强力推迸"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贵州农村正在发生廉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告别贫囲奔向小康。2019年以来,贵州12位省领导领衔推逬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等彳2个特色优势产业,扶贫效果突出、产业后劲十足,为农村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产业革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贵州干部群众在"三农"发展历程中,演绎了一场跨时代的思想大变革,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1949年,贵州农业总产值为9.1亿元,2018年,全省农林牧副渔增加值2276.74亿元,增长250倍;2018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比1949年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