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乡村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各民族基于我国乡村文化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民族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根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推动作用。云南省弥勒市有乡村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典型性,对以乡村民族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弥勒市为例深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民族文化建设资源丰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建设需求迫切,但存在部分乡村民族文化资源未得到重视,文旅融合发展有待优化提升,民族文化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打造和培育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等路径,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增进历史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延边州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国家、省里的政策变化,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路径,一边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在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旅游业有机融合等方面摸索出一条适合加强延边州乡村文化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强国实现的新引擎的实质,提出在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更高要求,需要整合收集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以及文化支撑,对乡村发展提供正向引导。基于此,以福建省邵武市为例,分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内涵,探寻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难点、堵点,进而找到借助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向公共空间建设的重心转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历程,折射出国家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探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变迁的演进逻辑和动力机制,对于推进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振兴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规划,而文化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东北乡村文化是游牧、农耕和殖民文化的融合模式,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因素,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观察,缺乏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近些年东北经济整体下滑,人口外流严重,东北乡村发展停滞不前,不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构建。通过对东北区域文化特点、乡村发展缓慢、乡村治理行政化和乡村教育薄弱几方面深入分析,得出东北乡村文化停滞不前的原因所在。结合东北实际,提出发展乡村经济、扩大主流宣传、提高乡村教育和改变乡村治理模式等对策,以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完成对东北乡村文化自信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现代化以来形成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指导乡村发展的指南。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农村改革"到"乡村发展"的主题转换。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复兴、农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题。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机制。学界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大工程,必须跟踪其发展,研究其规律。红河州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乡村图书馆建设相对薄弱,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效力不明显、不充分,建议从体制建设、资源整合、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决不只是乡村经济兴旺,更重要的是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留得住乡愁。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根"与"魂",是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加剧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造成大量乡民精神家园的迷失,致使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碰撞中,保护乡村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成为提振乡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黄冈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用好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还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种种困境,集中体现为文化生产力困境、文化体制困境、意识形态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须优化农村文化生产力各要素,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农村文化主体的文化意识。其实,这是一个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总体性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12.
王蔚 《理论前沿》2009,(6):35-36
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能够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以数字技术助力更具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选择。以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针对资源分配、人才结构、基础设施等发展短板,要坚持数字乡村文化政策的引领作用,以数字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它所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利于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而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就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促进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必须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是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态势,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利用不足、乡村文化资源流失、农民网络话语权缺失的现实问题。要不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借助数字化技术充分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加大乡村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强化乡村网络文化阵地,打造乡村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文化重焕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文化建设上也突出地表现为这一主要矛盾。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抓手,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7.
乡村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巩固党的领导、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和公共性的流变对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的乡村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和环境,乡村自治、乡村德治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局面显示出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政治维度、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三方面强化乡村法治建设,更好地实现"三治"融合,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也会带动文化振兴。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公益性、普适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面临不少挑战,应从总体规划等方面完善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条件。在传统“非共享”思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覆盖不足、主体单一、内容悬浮、方式传统、效果娱乐等“离散化”困境。因此,亟须以“共享”思路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乡村文化服务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信息基础与传统基础,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协同化、精准化、信息化、复合化,塑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式”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20.
推动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聊城市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项目扶贫"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扶志扶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以"公益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以"能人治村"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在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党政部门的政策宣传和引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需要强化,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乡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需要进一步改善。深入研究"聊城模式",总结"聊城经验",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