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符合贵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着重点。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数据显示,贵州省62.1%的企业处于起步建设的融合初级阶段,32.5%的企业处于单项覆盖的融合中级阶段,仅有5.4%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产业航母     
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制造业必须当主力、打头阵、挑重担,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省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出炉,勾画了贵州未来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推动贵州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赋能,不断推进工业创新、智能制造、智慧管理,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继续聚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亮点和成效。该公司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了"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制造已成为公司提质增效的利器。2021年,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产能预计可达680万条,  相似文献   

5.
正实体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其转型升级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新性地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万企融合"如何推进?"贵州制造"如何加快迈向"贵州智造"?就此话题,专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者有何思考?找准融合发展的产业重点当代贵州:"万企融合"的重点,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站在新时代的视野和引领未来的高度,赋予大数据融合万物的期望,带给实体企业巨大的鼓舞。"感恩伟大的时代。"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贵州企业界人士热议。贵州瞄准大数据"蓝海",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贵州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升级;加快壮大物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业  相似文献   

7.
正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决防止‘脱实向虚’。"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后发赶超上有新成效。实施"双千工程"增动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大数据融合推动跨越、国企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贵州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将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重点围绕一、二、三次产业中转型升级最急需、融合发展最迫切的主导产业,分别明确融合方向,找准融合路径,提出融合措施,不断提升大数据融合应用的广度、深度、精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贵州提出,2018—2022年,将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  相似文献   

9.
正数字经济一方面包含了数字产业化,即发展大数据主体产业催生新动能,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产业数字化,即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升级旧动能,这与"万企融合"大行动的内涵一脉相承。今年以来,贵州以实施"万企融合"为抓手,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如何才能做得好、做得实,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和挑战。全省各级大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从无中生有到风起云涌,贵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从2月28日起,苹果公司中国内地icloud服务将转由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贵州大数据产业再创佳绩。站在新起点,贵州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数字贵州",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曾帅 《当代贵州》2021,(13):8-9
2020年,贵州不断深化“万企融合”大行动,形成了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全覆盖,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2021年,贵州还将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吕跃 《当代贵州》2017,(48):42-43
正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贵州加快推进同步小康、深入践行大数据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一招。"融合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应该找到融合的途径,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11月20日,在2017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活动中,省委书记孙志刚说,计算机能准确执行指令,推动产品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创新。大数据应用的范围和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任何行业都可以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正要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强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做大。贵州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实体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千企引进"力度,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千企改造"进度,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这棵"智慧树"上长出郁郁葱葱的"绿叶"。瞄准大数据"蓝海",贵州把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企业是基础性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  相似文献   

15.
正大数据的出现为传统实体经济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动能,二者融合发展,形成了新型经济结构,"先产后销的高库存模式"逐渐朝着"先销后产的零库存定制经济模式"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是振兴传统实体经济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贵州坚持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新的动能。大数据与传统实体经济的结合,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和新的经济结构,对个人生活、政府执政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淘宝能  相似文献   

16.
正大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不断助推贵州三次产业提质增效,驱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万企融合"真正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近年来,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不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贵州形成大数据融合标  相似文献   

17.
正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业企业中的深入应用,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贵州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让公司在近几年受益匪浅。"7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航天云网)董事长杨灵运说。贵州航天云网成立于2015年12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以推进数据"聚通用"为突破,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深挖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大数据企业已达8900多家,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积极推动大数据战略行动,不断在大数据立法、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管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到了8900多家,苹果、高通、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众多世界知名  相似文献   

19.
曾帅 《当代贵州》2020,(19):46-47
疫情之下,贵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提速,而这些实体经济在以融合实现转型升级、挖掘数据红利和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其中的重要抓手,贵州通过"万企融合"加速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不断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极大地激活了数字经济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融合"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主题。大数据像一棵"智慧树",向贵州经济社会各领域最大延伸、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助推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一批本地重点企业得到培育成长,贵州正逐渐成长为"世界的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大数据+黔货出山"。建成37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60个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