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口头交际和作案时伪装自己言语的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所掌握和使用。本文就口语伪装的特点以及识别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口语伪装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利用手写文书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不断更新,伪造书写文书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文书鉴定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笔迹的伪装程度,对于识别、确定伪装程度,提高文检人员技术水平,探讨对伪装笔迹的掌控能力和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侦查破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国际犯罪分子对我国的渗透,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进行犯罪,是当前刑事案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此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这种刑事犯罪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给社会安定造成不安全感。目前犯罪分子制作的炸弹,多采用人包分离、延期、定时装置,结构合理,发火可靠,伪装巧妙、炸药量大。作案手法花样翻新,作案手段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  相似文献   

4.
视频侦查作为推动新时期刑事侦查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刑事案件侦办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困局,这严重制约了视频监控系统效能的发挥,归结起来主要有侦查主体和侦查对象两个层面的原因。为使其效能最大化,侦查人员必须把握好运用视频监控信息的步骤,理清侦查逻辑顺序,即视频侦查工作三步法:发现和甄别犯罪嫌疑人、追踪犯罪嫌疑人、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其中发现和甄别犯罪嫌疑人是三步工作法的起点,追踪犯罪嫌疑人是途径,而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则是所有侦查工作的归宿,侦查人员在运用视频监控信息时应当把握好六个"着力点"和六个"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视频侦查在侦查破案中的广泛运用,犯罪嫌疑人针对视频监控的反侦查行为已常态化。常见的视频反侦查行为有破坏型、躲避型、伪装型、否认型等四类。由于犯罪嫌疑人认知的局限性、关注焦点的有限性以及大数据侦查的前瞻性,视频反侦查行为人必将沦为裸奔的"透明人"。寻求视频反侦查行为的反制之道,要树立大数据思维,进行立体化勘验,多维度拓展,多警种合作,全方位突破。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爆炸装置识别技术的重要性(一)便于快速发现爆炸物,识破犯罪分子的阴谋当前爆炸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爆炸装置伪装诡秘。犯罪分子将爆炸装置伪装或藏匿在形形色色的生活物品、家电产品,甚至是人体中,还有的直接将日用物品改装成爆炸装置。如汽车炸弹、玩具炸弹、邮件炸弹、收音机炸弹、香烟炸弹、罐头炸弹、照相机炸弹、手电筒炸弹、打火机炸弹、钢笔炸弹、花盆炸弹等。特别是一些采用电起爆的高级爆炸装置,其中含有许多机电元件,犯罪分子将其分散藏匿在机电产品中,令人难以分辨。加上基层民警和大众的识别能力普遍不高,使犯罪分…  相似文献   

7.
视频图像侦查是新的侦查方法,已在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会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直接破坏、伪装掩盖等多种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关注焦点皆会受到限制,且视频监控能够客观还原事件过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是能够被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勘验,分析反侦查行为方式,广泛收集线索,深度挖掘相关信息等方式,以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8.
视频监控在侦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频监控资料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一定区域进行监视、跟踪和信息记录的公共社会安全管理图像资料.视频监控信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创新和丰富了侦查破案手段.当前利用视频监控侦查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完善视频监控网络的设置管理,提高对视频监控重要性的认识,完善视频监控侦查中的具体操作规程,加强对视频监控资料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他杀后伪装为自杀、病死和意外事故死亡,是犯罪分子用于掩盖罪行,逃避惩罚的一种常见手段。笔者将先后遇见的八例案件作一分析,并就此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与鉴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视频侦查工作中监控视频数据量大、常规的人工浏览监控视频获取案件相关信息的方式实时性差,漏检率与误检率较高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帧减算法检测监控视频中关键帧的技术,该技术首先将连续的监控视频分解为离散的单帧图像,然后利用相邻帧减算法对相邻的单帧图像进行减法运算,最终实现了对监控视频中关键帧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监控视频中的关键帧,提高关键帧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国际犯罪分子对我国的渗透,犯罪分子用爆炸手段实施犯罪是当前刑事犯罪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爆炸现场勘查和处置携带爆炸装置的犯罪案件中,公安干警当场被炸死××人,炸伤××人,爆炸这种犯罪活动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目前,犯罪分子制作的炸弹伪装巧妙、结构合理,引爆可靠,炸药量大,后果严重,作案手  相似文献   

12.
现场勘查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易发现或发现不了痕迹物证的现场。实践验证:这些较疑难的犯罪现场,绝大多数是一些狡猾的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故意伪装或改变的。 客观地说,被巧妙伪装和改变的现场是难以发现痕变物证的。所以有些刑技人员,一遇到这样的现场,就丧失勘查的信心。然而,犯罪行  相似文献   

13.
视频侦查作为一种侦查技战法创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对于嫌疑人图像的着装穿戴特征检验是很重要的思路,在进行一定的视频图像处理后可以按照传统纺织物特种痕迹检验的办法对纺织物图像与实物进行形态痕迹比对。在视频图像特征检验分析过程中,应看待纺织物特种痕迹的价值识点,完善监控图像资料的补强证据体系和规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视频监控与公民隐私权关系的文献研究,从多种理论结论中提出假设:公众总体上对于公共视频监控是持接受态度的。并以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手段,探索公众对于公共视频监控的接受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公众总体上对于公共视频监控确实是持接受态度的,其中,年龄段、对视频监控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视频监控侵犯隐私的认同与否等,是影响视频监控接受度的直接因素,而被曝光经历的有无等因素则对视频监控的接受度会产生间接影响。有鉴于此,在以视频监控维护治安的过程中,除了建立与完善隐私权相关法律之外,最迫切、最有效的提升公共视频监控接受度的方法就是加强宣传与教育的力度,以及完善公共视频监控的监管制度,其基本出发点都在于保障监控受体——公众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设计实验,收集书写者平行笔压印书写伪装笔迹和其正常签字笔笔迹,进行比较分析与实验数据统计,研究利用平行笔压印书写的伪装笔迹,总结其一般特点,探究其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此种伪装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平行笔压印书写伪装笔迹与正常笔迹相比,运笔特征和搭配比例特征变化较大,而书写水平特征、整体布局特征、局部安排特征、写法特征、标点符号特征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犯罪是犯罪分子在特定时间下、特定空间内实施的违法行为。作案时间与作案空间是构成犯罪案件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并且作案时间与作案空间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视频监控记录了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时间下、特定空间内的行为举止,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所记录的犯罪嫌疑人信息能够为案件侦破确定方向、缩小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认定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论视频监控在虚拟侦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犯罪流动性增强,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引入虚拟侦查这种新模式对于侦查工作有重大的意义。在信息采集和使用等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对于虚拟侦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开展犯罪嫌疑人特征比对、涉案车辆比对、犯罪嫌疑人监控与跟踪。目前,我国各地公安机关投入巨资推广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并取得巨大成效。展望未来,需要完善视频资源的共享机制,并将视频监控信息纳入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视频监控图像分析是视频监控侦查的核心部分,它决定视频侦查能否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探讨视频监控图像分析至关重要。从侦查应用的角度看,视频监控资料包含多方面的信息,对视频监控图像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对于案件侦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的刑讼法颁布实施后对刑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件如何能破得了、诉得上、判得了、取证成了关键的环节。以往单一的现场痕迹物证显得相当无力,如何将现场痕迹物证与其他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是当前刑事技术发挥更大作用的突破口。视频资料是刑诉法规定的证据之一,其中视频监控资料与现场物证相结合就能为证实犯罪,案件审理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消除监控视频中运动模糊车牌图像的频谱图中间十字形亮纹对模糊参数测量的干扰,首先对运动模糊车牌图像的频谱图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基于Radon空间变换检测出模糊角度θ,然后对频谱图反向旋转θ后按列相加求和后得出模糊长度.分别选用四张不同像素值占比的运动模糊车牌图像对其模糊参数进行精确估计和盲估计,并基于Lucy-Ri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