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2.
曾书慧 《当代贵州》2020,(15):32-32
在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一座占地面积185.4亩,投资9.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贵州科学城屹立其中。"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各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故事。"贵州科学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区域负责人徐诗婷介绍。3月21日,跟随她的脚步,记者看到了这座筑巢引凤至的城——贵州科学城。这是一座围绕新材料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贫困大省到GDP增速领先全国,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逆袭"已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亮点。贵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贵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4.
彭奇伟  戴聪 《当代贵州》2013,(11):44-45
红湖老年公寓是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7年前,"贵阳红湖"还不为太多人所知。7年后,这里已变成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这里,就是贵州省老龄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基地(红湖老年公寓)——贵州红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兵耗时数年、呕心沥血打造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动起来、全民动起来,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贵州目标清晰,行动有力。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贵州群众体育风生水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五年共完成865个乡镇9256个村级农体工程、5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325条全民健身路径完工投入使用,人均体育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均非标准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5平方米。在此基础上,贵州体育人没有自满,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世界各地做过很多考察,但我考察和研究最深入、最出彩的是在我的两个家乡——贵州和江西:一个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所在地贵州六枝特区,一个是江西景德镇。"方李莉研究员有很多身份,但有一个身份和贵州直接相关,祖籍是江西省的方李莉,出生地在贵州水城钢铁厂,并在那里的子弟小学读到五年级,才随父亲工作调动转学到江西。  相似文献   

7.
<正>以绿色为导向"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助推贵州快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6月1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朋友圈",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推卸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之相反,中国站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  相似文献   

8.
刘婕 《当代贵州》2016,(38):34-35
正大力弘扬和践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有助于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增强认同感、自信心,提振精气神,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的确立,有着鲜明的贵州标识。"天人合一"要求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环境,折射出贵州各族人民以生态为本的价值观,反映了贵州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人文追求;"知行合一"注重"知"和"行"的统一,要求在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以来,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之路,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向生态要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是贵州越来越美的五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是铜仁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提示,着眼大健康跨越工程,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而设立的集医、护、药和大健康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抢抓全省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深度融合新机遇,仅用一年时间顺利完成了申报建校、申报专业、当年招生、正常开学、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目标任务。学院总占地面积1千余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秉持"山水田园聚落,健康生活学府"理念依山而建,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学院2018年开设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生态文明的知行之路上已是渐入佳境,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贵州"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良好生态为贵州带来了更为富饶的绿色财富。2019年,贵州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持续抓好"双十工程",大力开展长江经济带"三  相似文献   

12.
贵州燃气产业的蓬勃发展,理应回归到传统与现实难以忽视的文化之上。也许人们会惊问:贵州燃气难道会创造文化吗?当我们把视角转移到贵州燃气近20年走过的历程,当我们放眼千姿百态的世界,贵州燃气人所改写的是充满风骨的文化力。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走势而言,没有文化支撑的产业是不可能也难以做大做强的。当我们认真地观察和感悟贵州燃气的文化力,其实就是文化竞争力,对此,那些曾经的"论争"和"疑问"就显得轻佻了。在计划与市场、封闭与开放的环境演变中,贵州燃气人所创造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产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一个颇具神话的煤气工程开始酝酿,贵州燃气产业首先改变的是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诉求。从煤气主业到多元化燃气产业科学发展,贵州燃气产业站在世界的时空稳步推进,改写的是能源版图,体现的是一个产业的创造力。从以贵阳为轴心的市场拓展,到遵义、安顺、都匀、毕节等区域的有序扩张,贵州燃气所铸造的是一种持续力,一种与产业链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持续力。于是,贵州燃气产业的兴盛,可以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裂变,是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张扬。对此,曾经萦绕贵阳许多年的"酸雨"隐退,曾经堆积如山的碳灰不再遗留城市的角落,曾经富足的"煤炭"和"电"不再仅仅属于贵州的"特产"独自享用……  相似文献   

13.
正10年来,贵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岁末年终,几组贵州生态数据引人关注。2020年1月至11月,贵州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9.7%,高于"十三五"规划目标(92%)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五年,是一个个关于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贵州故事——大扶贫战略行动真抓实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吹响了"决战贫困"冲锋号。大数据战略行动风生水起,成为贵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助推贵州迈上"云端"。大生态战略行动成效斐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一步巩固,碧水蓝天,美美与共。旅游大发展,山地公园省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贵州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奋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全民参与。6月18日,第三个"贵州生态日"如期而至,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全省各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行动,也是贵州自上  相似文献   

16.
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贵州的发展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以"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五年共完成投资7156亿元,统筹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惠民生、促和谐。  相似文献   

17.
正在贵阳建设全国最大的商贸城不是"出格"之举,而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求索不可能背后的边界:600亿投资和1420万平方米的恢弘体量,为什么会考虑在贵阳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戴建良:西南国际商贸城所谋划的,不是贵州的今天,而是贵州的明天。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贵州,现在已经站在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正吸引  相似文献   

18.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贵州绿"。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有关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绿色贵州"。  相似文献   

19.
正正是坚守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贵州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回望来时路,一个致力于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绿波涌动的贵州,正生动呈现在世界面前。山青、天蓝、水清、地洁。6月的贵州,绿意盈盈,生机盎然。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要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8月,贵州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同年9月,贵州决定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文明建设,贵州锚定高质量。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数据最有说服力。从"十二五"破题到"十三五"收官,再到"十四五"开局,透过数据我们能深刻感受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远志向: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1.5%提高到2020年的61.5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居全国前列;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和幅度均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4%……"十年一曲生态歌",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是可圈可点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