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沿河乌江画廊旅游区处于重庆武隆天坑、金佛山、芙蓉江、湖南凤凰、贵州梵净山等多个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中心节点,是"黔渝湘鄂黄金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三峡—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旅游环线的主要通道,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中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老景区"颜值"没变,位置没变,通过深化旅游品牌建设、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全省旅游产业"井喷"发展。景点景区仍较依赖"门票经济",在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提升上动力不足,特色休闲业态缺乏……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的当下,这些是贵州旅游业曾经"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随着全省"100个景区"建设大力推进,贵州旅游品牌建设与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相结合,集中推出一批新景区、新项目,把景点变成景区、景区连成线路,助力旅游产业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3.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24):27-27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王阳明诗中的美景,正是南明河畔的风貌与情韵。500多年后,在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作的推动下,旅游文化综合体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正在崛起。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分为云岩区水东路滨河景观部分和南明区翠微巷提升改造部分,目前,云岩区部分总  相似文献   

4.
李坤 《当代贵州》2015,(4):36-37
2014年,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于"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品牌,围绕"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以建设"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造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打造中国首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身胜地,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5.
正一、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几年来,六盘水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城市的生态旅游突破。尤其是于2013年8月成功举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后,围绕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谋划全域旅游,推动一业振兴",无中生有"打造了一系列令人称奇叫好的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寄希望于旅游,带动转型、推动跨越是六盘水市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产业规模呈现  相似文献   

6.
正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位于水城县南部玉舍镇境内,由野鸡坪亚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组成,形成"一核两翼"发展构架,规划总面积509平方公里,核心区68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62亿元,景区定位为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生态探险和民俗体验,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彭奇伟  戴聪 《当代贵州》2013,(11):44-45
红湖老年公寓是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7年前,"贵阳红湖"还不为太多人所知。7年后,这里已变成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这里,就是贵州省老龄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基地(红湖老年公寓)——贵州红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兵耗时数年、呕心沥血打造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吴映璇 《当代贵州》2016,(28):20-21
正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凯里市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景区的整体发展,解决旅游景点散小弱、城乡景点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开启"全域旅游"时代。凯里作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深度发掘特色民族文化,倾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苗侗明珠·山水凯里"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4):25-25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10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些旅游景区分为原有景区提升、旅游文化综合体、主题旅游、旅游村镇4类。作为贵州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重要载体,通过半年多的强力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进展如何?本刊记者分别走进这四类景区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4,(8):I0001-I0001
正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地,多年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3年,六盘水市以承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全市旅游资源和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明确"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旅游定位,确立建设国际标准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总目标,激活全市旅游发展活力,拓展旅游发展方向,探索区域经济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开启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新时代,逐步实现由"煤都"到"凉都"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1.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4):26-26
7月以来,许多省市气温屡创历史新高,而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因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广西、湖南等周边省区市的众多游客。持续的火爆景象,既是对荔波精品主题旅游景区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对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大半年来,主题旅游类景区进一步提高服务理念和产业升级的检阅。"荔波很有魅力,来过了好几次,期待景区的品质能够持续提升。"曾多  相似文献   

12.
正荔波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定位,按照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定位,坚持景区开发、业态培育、服务提升齐头并进,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升级,全力打造贵州旅游样板和龙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荔波全县各族人民苦干实干,走过了渴望温饱的艰苦岁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如今,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光芒越来越璀璨,荔波成为更多人认识和向往的旅游胜地。荔波先后获得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正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确立了"旅游立区"发展战略,将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碾子山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碾子山区的"朝阳产业"。一、碾子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碾子山区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余脉,总面积有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17万亩,大小山头177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12,(8):70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南,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距离市区仅16公里。明月山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6米。明月山景区素有"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园""地质博物馆"等美誉,拥有6顶国字号桂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同时,它也是全国温泉休闲度假示范基地和全国自驾游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有着悠久多彩历史文化、秀美壮丽自然景观的安顺市西秀区,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旅游名城为目标,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品质之城和游客向往的休闲度假圣地、避暑养生天堂。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7,(14):58-58,F0003
在海原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天都山旅游景区启动。县委、县政府加大旅游工作力度,以"走出去、诚相邀、引进来"为原则,积极开拓海原县旅游景区对外招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10,(4):54-54
雁南飞茶田景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景区位于梅县雁洋镇长教村,为融茶叶生产、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李岚清、邹家华、叶选平、李长春、张德江等先后亲临雁南飞茶田视察,对雁南飞荼田走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如何借势国家"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定位,切实走上高端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定青 《学习导报》2010,(21):36-37
武陵源风景区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随着旅游地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已成为各旅游地新一轮竞争的战略性选择。武陵源正处于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的战略目标,就要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把产品做精,把产业做强,把品牌做优。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4,(7)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思路,满洲里依托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区位优势、三国风情兼得的文化优势以及冰雪、草原、湖泊、湿地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贸游立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加速推动旅游发展模式由观光游为主导向休闲度假游为主导的转型升级,推动由"旅游名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升级,全力打造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