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原农业部2016年启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以来,贵州已有十余个乡村入选,或是特色民居村,或是特色民俗村,或是现代新村,或是历史古村,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份独特的乡村振兴样本。本栏目近期陆续推出"乡愁贵州·美丽村落"系列报道,展现贵州美丽休闲乡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自农业部2014年启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以来,贵州已有十余个乡村入选,或是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或是现代新村、历史古村,每个村落,都是一份独特的乡村振兴样本。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愁贵州·美丽村落"系列报道,展现贵州美丽休闲乡村的独特魅力。去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的途中,车窗外的峰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纳孔村就在这幅"山水画"中,三面青山怀抱,一面绿水拥岸。  相似文献   

3.
正自原农业部2016年启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以来,贵州已有十余个乡村入选,或是特色民居村,或是特色民俗村,或是现代新村,或是历史古村,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份独特的乡村振兴样本。本栏目近期陆续推出"乡愁贵州·美丽村落"系列报道,展现贵州乡村的独特魅力。位于清水江流域的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每天清晨都在鸡鸣犬吠中苏醒。人们打开木门的"吱嘎"声次第响起,随后,牛哞羊咩的出圈声,孩子们的哭闹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担水人、扫院人的问候声,小四轮、摩托车的发动声,掺杂在一起,小山村逐渐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对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贵州而言,乡村旅游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正>湄潭县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出一条农业县的改革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素有"云贵小江南"、"中国茶城"美誉的湄潭县,立足县情,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代的贵州大地,正铺展开这样一幅乡村振兴的时代卷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贵州的春季百花绽放,春色无边。"3月9日,2019贵州春季赏花旅游启动仪式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玉广从贵州春季旅游资源、文化活动等方面推介了贵州春季旅游。从单纯的赏花游向生态、产品、度假等多维度延伸拓展,贵州"花海经济"通过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用凉爽的独特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避暑旅游经济,在繁华的都市、美丽的乡村、热闹的景区,为全国游客带来一场场旅游盛宴。5月16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9多彩贵州避暑度假游主题推广季启动仪式在重庆市举办。今年,贵州针对全国所有省(市、区)的居民推出旅游优惠政策,与往年相比,优惠范围更广、优惠时间更长。近年来,贵州充分用好凉爽的独特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避暑旅游经济,在繁华的都市、美丽的乡村、热闹的景区,为全国游客带来一场场旅游盛宴。  相似文献   

8.
正赤水市围绕"全景赤水·全域旅游",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演绎"美丽乡村成为美丽风景"的生动实践,加快推进赤水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正值寒冬,赤水大瀑布景区却是游人如织。新年伊始,国家旅游局传来喜讯:经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贵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赤水是一座红色文化深厚的城市,丹霞地貌十分典型,是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9.
<正>"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业兴镇百姓富、特色靓镇生态美,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提质升级,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贵州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贵州奋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近年大踏步前进的基础上,站上了飞跃发展的新台阶,正是事业发展的好时机。"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代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引才专区作引才推介,诚邀八方英才参与贵州农业发展,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贵州聚焦重点产业,广邀天下英才,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第一届人博会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和行业通过人博会平台,引进了大量急需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11.
都市现代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伸延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了"着力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的工作。金堂竹篙镇依托独特的优越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农产品加工园和美丽乡村等为特色的丘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休闲为系列的"一菜二花三果二园"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向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转变,为发展丘区都市现代农业,打造"幸福美丽新村"作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22):26
贵州看点[新态势]贵州将建成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省在"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建成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省,形成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岛"相呼应的"山岛"。同时,将打造七大特色旅游基地,即: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新型国民休闲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养生与老龄度假基地、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山地户外活动基地、自驾车与自行车自助旅游基地。(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相似文献   

13.
覃淋 《当代贵州》2022,(13):4-7
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以"美丽资源"换来"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持久、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媒体看贵州     
《当代贵州》2015,(4):7
<正>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将在"美"字上做文章"建设农村之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方面。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在‘美’字上做文章。"1月11日召开的贵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农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农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说。据悉,2015年,贵州省农委将有选择性地打造一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精品型示范点和一批普及型示范点。通过抓点、带线、扩面,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使"路边"和"山背后"的景色一样优美、农民生活同样舒适。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住进了中关村,逐渐喜欢上村里独特的‘一户一景’特色民居,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相继返乡,搞起了旅游业。"贵州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村民徐儒辉说,"乡村旅游,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大钱!"十年前,位于红色革命圣地娄山关脚下的桐梓,靠发展乡村旅游起步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就地就近城镇化紧密结合,推动美丽乡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提质转型,提升了乡风文明,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美丽乡村,推动文化、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为辖区61个村庄量身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美丽乡村方案,进行特色观光景观、民居环境改造、水系疏通保护、庭院绿化亮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7,(4)
<正>五年来,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始终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初心,扎实有序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着力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农产品合格率全国领先,乡村休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市民休闲热点;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加快培育,已创建市  相似文献   

19.
都市现代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伸延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了"着力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的工作。金堂竹篙镇依托独特的优越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农产品加工园和美丽乡村等为特色的丘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休闲为系列的"一菜二花三果二园"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向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转变,为发展丘区都市现代农业作了有益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兵工 《兵团工运》2021,(3):31-3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兵团党委高度重视连队建设,专题研究连队改革问题,不断出台新文件,新举措,配套完善具有兵团特色连队政策,为做强做实做好连队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特色连队.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连队振兴,对完成兵团特殊使命具有重大特殊意义.要坚持把美丽连队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乡村全面振兴的综合性载体,以新的理念、思维、举措,做美、做精、做富连队,使兵团基础更加扎实,对完成兵团特殊使命具有重大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