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雨天泥巴浆,晴天灰尘呛。"回忆起S520省道以前损毁严重的路面,息烽县石硐镇猫场村村民王真祥直摇头。横穿九庄镇、石硐镇、永靖镇的S520省道,大部分路段于2005年完成油路改造。由于过往车辆增多,导致部分路基沉陷,车辆通行困难,群众出行不便。2019年9月,息烽县交通局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息烽县依托"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黔货出山,村民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全村457户1537人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余元。分拣货物、打包、寄送……已成为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们生活的日常。近年来,随着网购普及,立碑村的村民们也开始在网上售卖农特产品。立碑村是息烽县着力打造的特色电商村,在这里,电商行业风生水起,几乎每家每户都开起了农村淘宝网店。  相似文献   

3.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串户路,一幢幢花园式的农家小院……绿荫掩映下的村庄显得错落有致.在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记者亲身感受到村民们的殷实和富足. 作为省级新农村试点的立碑村,立足村情,巧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带领群众走出一条成功的致富路,由昔日贫困的山村一跃成为富甲一方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个乡村快递网点像是一点点星火,力量虽小却闪耀着光芒,织成了一张寄递服务脱贫攻坚的大网。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讯基础设施建设连年推进,快递乡镇覆盖率已达100%。为让乡村网点"稳住、用好、服务好"农村农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农村快递发展之路,相关经验获得全国交流。将农产品卖向全国近日,记者在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一村民楼房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熊军。他正在打包米豆腐。白色的  相似文献   

5.
正房前屋后绿树花坛,村中道路纵横贯通,村民广场、休闲长廊别致古朴……近日,贵阳、安顺、黔南等地的县区文联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到息烽县永靖镇黎安—坪上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农旅联动示范点进行创作采风,文艺工作者们拿起手中的相机和画笔,给了美丽乡村一个个精彩的"特写"。坪上村党支部书记何万礼说,像这样的"游客",现在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  相似文献   

6.
息烽县永靖镇阳朗村地处贵遵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川黔铁路之间,毗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息烽集中营旧址,距县城不足6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351户1345人,有耕地938亩。 按理说,有着明显区位优势的阳朗村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都应是全县161个村的“火车头”。然而,长期以来.阳朗村却是一个典型的民事纠纷多、完成上级任务扯皮多、社会治安案件多、村  相似文献   

7.
永靖镇地处息烽县城关,辖 24个村, 3个居委会, 181个村民组,到 2000年已创建 15个小康村,并成为全县两个小康镇之一。几年来,该镇在小康建设工作中,实行班子成员联系制度和各级帮扶责任制,每年年初召开镇、村小康建设动员大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议小康、盼小康、奔小康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小额扶贫贷款被视为农民增收的“翅膀”。永靖镇对全镇贫困户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帮助选定发展项目,帮扶者与帮扶对象分别签订了脱贫致富责任书,引导他们从“短、平、快”项目入手,调整和优化农业产…  相似文献   

8.
正息烽县石硐镇依托农村"三变"改革,量身定制"二次分红、六权共享"利益链接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变好、乡风邻里更加文明和谐。农历五月,时至夏日。伴着花香、听着鸟叫,记者来到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猕猴桃产业园区,村民们正忙着为猕猴桃施肥、浇水、剪枝,准备迎接丰收。"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再也不是垃圾成堆、苍蝇成群。"大洪村村民王国富笑呵呵地说,河水清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协会今年养了5000多只林下鸡,游客看中哪只抓哪只,无论大小,一律100元,年初就卖出4000多只,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普定县猫洞乡和谐村计生协会会长支艳向记者介绍。在普定县,只要提及计生协会,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2015年以来,普定县计生协在上级卫计委、计生协会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60余万元建立了家庭服务中心,着力推进"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积极开展诚信计  相似文献   

10.
息烽县永靖镇龙爪村,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为群众办实事,短短4个月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村组解决难题新班子抓住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契机,进组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从群众最不满意的村务不公开问题做起。他们配合镇有关人员,并请群众代表参加,对该村1982年以来的帐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收回各种不合理支出等资金共计1万余元。承诺收支公开合理,决不容许乱签字、白条充帐等,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龙爪村大型组共68户280余人,户与户间较为分散,天一擦黑,便关门闭户足不出门,出行极为不便…  相似文献   

11.
<正>息烽县石硐镇下辖的中坝、大洪两个村曾是省级一、二类贫困村,共有人口769户2429人,其中国标贫困户59户183人,低收入困难户319户987人。近年来,息烽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在石硐镇中坝、大洪两个村探索将财政资金入股企业作为村集体产业股权,产生收益后按照"六权"模式进行二次分配,实现村集体、当地  相似文献   

12.
村民说: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种植蔬菜,大家才过上了今天这样宽裕的日子。宽敞整洁的水泥串户路连通家家户户,别致的小洋楼格外耀眼,门前的花木果树绽放新枝……坐车从息烽县城出发,顺着盘旋陡峭的公路行走10公里就到了永靖镇老厂村,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新农村画卷。老厂村海拔1630米,是息烽县最为高寒的行政村。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们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住的是茅草房、土墙房,吃的是救济粮,用的是扶贫款。1996年前,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是全县有名的“特困村”。为谋求出路,该村党支部四处“投医问药”,请有关专家“把脉…  相似文献   

13.
正"叮叮叮……""上课啦!小朋友们快回教室坐好啦……"夏日清晨,贵阳市息烽县温泉小学安清教学点操场正在修葺,学前班老师杜定碧时刻心系着孩子们的安全,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在这大山校园里,杜定碧既是教师又是孩子们的"保姆"。自1996年在息烽县职业高中幼师专业毕业后,杜定碧作为代课教师,一干就是22年。安清小学教学点距县城45公里,所辖5个村几十年来村民们靠着种几分  相似文献   

14.
支部园地     
息烽县:村党支部换届试行“公推直选”日前,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委办公楼前人头攒动,来自该村的500余名群众齐聚这里,参加村党支部班子候选人无记名投票。这是息烽县以党支部换届为契机,试行“公推直选”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14日,三德县首个联合党总支在颇洞村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日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总支班子。该党总支下辖台烈镇颇洞村、屏树村,滚马乡德明村、下德明村四个村党支部。联合党总支的成立,进一步深化了"党社联建"发展模式,推动了片区"抱团发展",最终实现强村带弱村,促进片区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三穗县颇洞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社  相似文献   

16.
正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是全县党建扶贫工作示范点,村党支部依托党建工作凝聚扶贫正能量,筹集各类资金4144.5万元,完成多项扶贫利民工程,基本实现产业全覆盖、基础设施全提升、民生事业大幅改善。"以前我在外面做工一个月就一两千元的收入,现在我和妻子在中康猕猴桃发展园区务工,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年底还有土地入股的分红,日子越过越好。"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村民任福荣说。从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生活基本稳定富足,任福荣家的变化和大洪村近年来开展的党建扶贫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胡亮 《当代贵州》2014,(25):36-37
正2014年4月,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息烽县调研时,嘱咐息烽要打造村庄美、产业美、精神美、环境美的美丽乡村。8月22日上午十点,彩旗飘扬,人头攒动,"2014息烽第八届红岩葡萄沟乡村避暑节"在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正当初秋的凉爽时节,前来游览的人群往来如织,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马洋洞村的五保户曾先宝捧着一台功率900瓦的电饭锅,高兴地对记者说:"没想到今天我还能用上这么大功率的家电,这要是搁以前的电压,想都不敢想。"曾先宝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龙岩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再访乌江源     
正在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的乌江源头,石缸洞周边青山如黛,高大的核桃树和樱桃树在微风中摇曳,潺潺的流水声和着虫鸣鸟叫,让这个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2006年,贵州日报记者李勇采写了《寻访乌江源》一文,记录了乌江源所在地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势高寒、土地贫瘠、市场信息不灵,还有许多村不通公路,村民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13年过去,威宁自治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仓镇和乌江源的变化如何? 6月24日,记者前往威宁进行探访。  相似文献   

20.
安顺市普定县委党校坚持办学服务“三农”.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面向农村开办“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专业(大专班)”,学制2年。自2004年来,已在马官、城关、白岩、鸡场、猫洞、猴场等乡镇开设培训班,已培训学员14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