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价值观是社会中人对周围事物的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它反映了人和事物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标准、价值目标这样几个部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表现了该时代人们精神活动最为关注和推崇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人们最主要的精神。“重估一切价值”尼采这句名言已经在当今时代得到验证。改革开放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对人生感受性最强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则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展望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必将具有很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作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协调的发展战略。在价值观层面上 ,它蕴含了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心理学把价值观归入个性倾向范畴,而且居于个性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指导着人的行为并渗透于整个个性之中。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心理学把价值观归入个性倾向范畴.而且居于个性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指导着人的行为并渗透于整个个性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桂珍 《唯实》2004,2(8):87-89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和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伦理具有工具正当性即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对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加以评判,为人类政治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行动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正当性功能,它不仅论证和说明政治对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而且作为政治的根本价值观具有评价现实社会政治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政治社会的行为导向功能,为人们认识政治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基本的观念框架和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6.
徽商活跃在重农轻商的社会大环境中,“商为末”主流价值观迫使徽商从最初“讨生活”的生存价值取向到致富后求名入仕的价值观转变,注定其在经商为谋生、读书做跳板、做官是关键的经营道路上无法走得更远,这启示我们因价值现造成的扭曲行为还要靠成熟、理性的价值观来扭转,包括独立自强的“官商”态度、成熟理性的商业精神和积极正确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某个事物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可分为基本价值观、具体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核心价值观.即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和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 ,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伦理具有工具正当性即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对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加以评判 ,为人类政治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行动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正当性功能 ,它不仅论证和说明政治对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 ,而且作为政治的根本价值观具有评价现实社会政治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政治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李文珍 《求实》2013,(2):34-37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长期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源泉、发展机制及路径的总和,它承载着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价值取向。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观点、理念、思维三个层次的价值冲突:表层的公平价值观和效率价值观冲突、中层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理念的冲突、深层的"本体思维"与"生态思维"的冲突。我国在价值调适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取向,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宗旭  赵永吉  章洪丽  王深 《世纪桥》2010,(13):102-103
本文通过对在校农科大学生政治、道德、人生、公民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总体上农科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是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中央领导,认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道德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重大局,重道义、重理性,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人生价值取向主流是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公民意识价值取向方面,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但也从调查分析中看到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司春燕 《理论学刊》2012,(11):98-101
正义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正义之所以为人人所向往,是因为它满足了或反映了个人或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基本诉求或需要。正义既是衡量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标准,也是检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是否正当的评价尺度。个人与社会对法律的理性需要根源于他们实现正义的情感需要。正义,是与不正义相对而言的,是为人及人类社会所珍视的一种价值目标或评价标准,是在价值主体(社会全体成员)和价值客体(个人的行为或社会制度)之间的评价和被评价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2.
目前,研究和探索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取向已成为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只有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群体层次、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只有对制约价值观的诸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探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深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第一,价值主体的社会性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对价值关系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人们进行价值评价,决定价值取向的内在根据。价值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政治学诸多重大课题的探究,归究起来实际上都是对人的认识问题。如怎样看待人的本性;如何估计人类对社会政治事务的认知程度和理智水平。前者是有名的性善性恶之争,后者便是对人类理性能力的认识。政治哲学对人类理性有过反复研究,对待政治理性的不同态度,推演出截然不同的政治观,也酿造了迥异的政治悲喜剧。 一、政治领域中的理性与神话 理性是一个被反复研究的哲学概念,“由于人类具有以推理和行为实现有目的的结果的能力,理性因而被归于人类”,①那么可以推论,政治理性就是人类在政治生活中以推理和行为实现一定目的的能力。政治理性意味着人们在处理政治、社会事务时,有能力运用逻辑推理来认  相似文献   

14.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历史的、具体的,同时也是发展的,这是由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47年,虽然各个时期所颂扬的人生精神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及政治方向是同一的,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带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内在本质要求在价值上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它是文化观念系统的核心基础,也是人们行为的精神支柱。人的价值观只有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则阻碍它的发展。面对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问题:是什么能驱使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光明和奇迹?又是什么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兴旺和衰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关涉各领域稳步发展的公正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社会矛盾。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加强公正观教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时代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政治和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公正理论和实践教育,建立完善的公正观评价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许天心 《世纪桥》2009,(7):98-99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他们对待职业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对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关于如何区分好坏、善恶等的总体观念,是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意义 人们价值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总是有影响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社会风尚等等。而政治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体(包括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群体或个人)对政治价值的认识,尽管它离不开人的需要和利益,但它与需要、利益不同,可以成为人的政治行为的独立动因,对于人的政治行为的产生和维持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政治价值观的作用,人们对各种政治现象、政治事件会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甚至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丰富的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内涵。本文拟从价值观的认同、理想人格的塑造、行为规范的建立等方面,谈谈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心理学问题。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事物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得失、成败、善恶等,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信念。目标乃至行为。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固有的价值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无法维持精神世界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坚持陈旧保守的价值取向,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有的…  相似文献   

20.
吕庆春  伍爱华 《探索》2016,(4):174-180
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应从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维度去考察。当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流阶层的时候,经济与政治的制度化程度较高,中产阶层的体制属性、良好的教育背景促使其理性思考,其价值取向倾向中庸,政治态度趋于保守,中产阶层的中间社会地位能有效地黏合其他社会阶层,是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器"。在中产阶层不断壮大的转型社会中,制度化程度较低,中产阶层的价值取向倾向多元化,政治参与处于无序状态,中产阶层是转型社会中反体制的主要力量,主张激进的政治与社会变革,成为政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进程的主要推进者。因此,不能一概地认为中产阶层就是社会稳定阶层,转型社会中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的"动荡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