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年阶段,是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作用下的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梦"最新教育成果武装青年,引导"80后、90后"的中国当代青年树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首要的神圣价值观,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中国梦"的论述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关注。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引导青年坚定集体主义观念,需要青年价值观教育尊重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以贴合青年生理、心理实际的方法,来全面提升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具有理论尺度、历史尺度、现实尺度的客观必然性,是由青年人的价值责任和担当、青年人的杰出性历史地位、新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起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的重任,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青年的不懈奋斗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履行时代使命,需要使青年敢作为、想作为,能作为,需要不断加强党对青少年和共青团的领导,教育和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克服"本领恐慌",在脚踏实地中用真才实学担负时代责任,实现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青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新时代加强青年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引导他们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民族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当今时代背景下,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红色文化的"极左"思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积极作用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从青年群体心理特点出发,理清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合理界定红色活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型媒体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民族精神的世界价值,开展和巩固红色文化培育当代青年民族精神的教育效果,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责无旁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硕果累累。那么,中国青年群体在这一剧烈变革时期的状况如何?对这一群体应给予怎样的评价?这一群体中有哪些新的特征,有哪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刊编辑部对话曾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的郗杰英,请他就当代青年的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等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青年。它既有助于培育青年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流动能力,又将弱化青年的民族传统和政治信仰体系。因此,要辩证认识、积极引导,加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青年教育。国家应创造青年发展的有利的人文社会环境,实现对青年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青年也应加强自我教育,强化自我的时代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靓丽青春。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当代青年要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真情奉献祖国的道路,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中书写有意义的人生。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践行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新时代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一是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各级各类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自觉强化思想淬炼,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深刻揭示出青年聚集与湾区崛起之间互动关系的逻辑机理与重要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最为活跃、高素质青年人口最为聚集的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构建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发展具有一定复杂性,青年发展政策具备多元政策目标。一方面,需要统筹优越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大湾区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在创新创业创造中成为担当湾区崛起、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世代;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认同,融入国家建设大局和民族复兴大业。在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正逐渐完善的新时代条件下,将青年发展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顶层设计,实现大湾区城市群青年发展政策的整体性建构和精准化设计,将成为大湾区建设青年发展政策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际示范区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2.
道路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前途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发展道路,是青年实现理想抱负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当代青年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青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于自觉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在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中实现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下实现青年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固化趋势,不利于青年"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削弱了青年"国家认同"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消解了青年"国家认同"意识形成的教育条件,干扰了青年"国家认同"意识形成的社会环境。因此,破解阶层固化以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意识是当下的重要课题,而以经济、教育和跨地区交流为抓手,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港澳青年国家观培育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宪法和基本法为宪制基础,以增进港澳同胞福祉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为原则,以整体推进国家建设为抓手,以发展壮大爱国爱港(澳)力量的社会基础为任务,以发展实践为主题的青年国家观塑造理论。该论述把民族复兴、国家建构、国家战略、全面参与、依法治理等新时代国家理念融入"一国两制"新时代事业,激发港澳青年在共担共建共享的发展实践中形成对国家制度的认识、尊重、维护,形成基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它是"一国两制"新时代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国家观念培育的发展,开创了国家观培育的发展实践主线,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意义重大。首先,要对中国梦进行一种民族视角的诠释。中国梦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强国梦、人民梦和大同梦。其次,对高校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三点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打牢民族学生共同思想基础;二是有利于激发民族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凝聚民族学生的青春能量。再次,对民族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要实施“研”、“走”、“谈”相衔接的筑梦行动,“勤”、“精”、“帮”相结合的追梦行动,“调”、“提”、“启”相统一的圆梦行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宪法认同",但是"宪法认同"亦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会促进或者阻碍"民族(国家)认同"观念之形成。故而,立宪者须借助于"宪法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立宪模式。在当今世界,德国、美国和欧盟可以分别作为"先民族认同后宪法认同"、"先宪法认同后民族认同"和"超民族的宪法认同"等三种"立宪模式"之典范。中国和平统一事业之实现,当以"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岸"宪法认同"之规范基础,以"宪法认同"之发展来引导、促进中国国家统一的立宪进程。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剖析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面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爆发的激烈街头运动中,青年是其中的主力,青年正成为影响着香港"一国两制"政策有效实施和强化地区国家认同感,实现人心回归的"关键人群"。香港事态的日益严重也显示出香港青年国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成为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关键路径。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大教育"体系,从端正理念、多主体推进、完善内容架构、优化技术推进手段等多通路着手调整教育结构,既要着眼宏观设计,自上而下地建构持久发展模式,强调多主体的协同并进,加强工作合力,又注重内容充实,细化国家认同的具体指向,同时也需要强调教育的实效性,优化技术手段,形成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顺畅教育通道。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青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新时代青年工作、当代青年运动等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具有划时代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青年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赋予共产党人的青年观新的时代特色,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紧扣时代和青年发展的主题,科学、全面、深刻地回答了"如何看待青年"" 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如何开展青年工作"等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理论特色、实践特色的青年认知观、青年人才价值观和青年工作观。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最具有创造力、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工作,为加强青年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教育思想,要以强化理想信念与价值养成完善"德"育,以启发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发展"智"育,以练就健康体魄与理性平和心态加强"体"育,以培养文化底蕴与高尚情操推进"美"育。通过准确把握青年的实际需求和青年教育的内在规律,加强机制创新和专业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引导青年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不断提升青年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