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小说《解人颐》中有一首打油诗,很是发人深省。诗云:“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打油诗,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那些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人的病态心理。然而,这种欲无止境的贪腐现象如今在我们的官员中仍然大有市场。君不见,时下的官员中有的饱暖思淫欲,色欲包天。有的蛇口吞象,钱欲膨胀。有的官瘾十足,权欲极强。脚底生风跑官要官,跑了个小官又想做大官,做了副职又想做正职,做了无权的官又想做有权的官。每逢党委、人大、政府换届之年,中央都要三令五申:严禁拉票贿选,严禁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可其人奉行“爱哭的孩子有奶喝”的要官哲学,仍厚着脸皮、削尖脑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2.
抑贪制欲     
记得有首民谣:人生在世求衣食,有了食来又想衣;长袍短褂做几件,家中又缺美貌妻;红粉佳人作陪伴,回家又嫌房屋低;高楼大厦盖几座,又嫌没有骏马骑;出门骑上高头马,有钱无官被人欺;七品皇堂做知县,小官又被大官欺;当朝一品为宰相,不如面南登了基;面南背北坐天下,又想跟神仙下盘棋;与王祺老祖把棋下,又想跟玉帝成  相似文献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历尽艰难困苦,报国之志不改。教书育人,人才辈出;领兵打仗,有勇有谋。面对官场污浊,恪守人格节操,为中国历史增添了熠熠清辉。  相似文献   

4.
报载,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一人事局副局长之妻,操擦鞋业已6年。这事颇耐咀嚼。又闻某友人家乡大小“官公”的妻舅姑姨们“自如”“得意”地“农转非”。招工。转干、“跳槽”等等,一些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领导却说:“他们也是人,也要吃饭。”闻此,群众无不愤然。读荆州消息,我心为之一亮。那副局长虽位在七品之外,为妻谋食之权尚有,但他‘坏以恶小而为之”,不以“也要吃饭”而饰之。我们见到的是他“从我做起”的行动,“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这“官太”虽一介下岗病弱女工,但毅然抛弃“丢人现眼”的俗见,以擦鞋为业。她…  相似文献   

5.
红星闪亮时值盛夏,赤日炎炎。正在山上垦荒的邓小平这天突然接到通知,要他收拾行装速去瑞金,前往红军总政治部报到.这显然是个喜讯,而邓小平并无那种欣喜若狂的激动。“不以物喜,不以巴悲”嘛!自从同意与金维映离婚后,他的思绪却平静多了。他坚信党最终能够了解他的每一个儿女。他所想到的是只要有机会,就得为党和苏维埃事业多做工作。瑞金沙洲坝红军总政治部,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见到晒得黑里透红的邓小平,兴奋而又动情地握住他的手,问候了几句,然后告诉他,中央决定让他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学会"知足"     
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面对如今眼花缭乱、物欲横流的世界,你若是一个“不知足”者,那令你心动、想入非非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时“知足”真的要比“不知足”难。清人胡澹淹写的一首打油诗《不知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夏,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要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  相似文献   

7.
明清小说《醒世姻缘》里有段话说得好:“终日忙忙只思饱,食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想娇容美貌妻……”这从中反映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注意节欲,欲望发展成贪欲,那就非常危险了。  相似文献   

8.
你在想什么     
如果俩人一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在想什么”,对方一定会认为你神经出了毛病,起码怀疑你“吃错了药”。尽管这种问话方式很不礼貌,很不文明,但事实上被问的一方和发问的一方都在“想什么”。 想什么,这是人活着的自由,谁也干涉不了。有时想得不和时宜,甚至“不太那个”,你又没说出来,没写出来,谁对你又奈何得了呢。你想自己的老婆为  相似文献   

9.
《宋史·后妃列传》中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妻贤夫安。这话深刻说明了妻子对丈夫的影响之大,在家庭中地位之重要。  相似文献   

10.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相似文献   

11.
平凡二人侃     
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很浮躁、不是吗?当官的想一步登天,经商的想一夜暴富,治学的想一夕成名……甚至不少人想“过把瘾就死”。人们似乎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祖训·忘记了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这一基本道理一句话一我们应该从各种“熟”和“潮”中清醒一下·为此·本栏目又约请二位“侃友”来一下平凡二人侃  相似文献   

12.
漫画幽默     
方法不同 妻:这次选拔干部你还是不提老李,又是什么理由啊? 夫:他群众基础差,人际关系不好! 妻:怎么又这么说了? 夫:20年前,搞人方法是“生活作风问题”,现在流行的是“群众关系问题”。 生活作风已经不重要了,就连我都…… 妻:快说,你都怎么啦? 夫:……  相似文献   

13.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2,(22):22-24
“事业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职业是今天千了明天还得千。”一个“还想”,一个“还得”,给人的感觉如同两把完全不同的斧头,一把锋芒四射,一把厚钝无奇。任何组织都渴望拥有“还想”这样的“斧头”,但是如何拥有呢?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副劝世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尔辈人家,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不知此联出于何朝何人之手,但细细琢磨一下,它将中国传统大家庭生活中的人伦关系,母女、婆媳、夫妻、亲子之间微妙的感情差别,形容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它劝诫人们改善家庭关系中的亲疏现象,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一个人活在世上,可扮演种种角色:女儿长大了为人妻,媳妇熬久了便成婆。一个男子上有父母双亲,下有妻子儿女,这就构成了家庭,构成了家庭的天伦之乐以及家庭的种种烦恼。婆媳不和,丈夫两边夹击受气,也许是种  相似文献   

15.
道德和金钱,任何人都需要,缺一不可。离开了道德无以立身,离开了金钱无以生存。有的人把“道德”视为立身之本。认为德为本,财为末,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所谓“朝闻道,夕死足矣”;有的人把“金钱”视为命根子。认为钱是根本,钱可通神,只要有了钱便可以横行于天下,所以把聚敛钱财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格高尚的人,世人称之为“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相似文献   

16.
难言淡泊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悲欢离合,甜酸苦辣,高官厚禄,名利得失,情爱私欲,直面人生,淡泊是什么?宁静是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元。”此佳句佳境,早已吟诵千多年,究竟有几人能够淡泊而又宁静得下来呢?我想,这恐怕就要退一步来理解个中的含义了。淡泊和宁静只不过是一种轻松、安然、平淡、豁达的心境而已。既是心境,那就可能只是一种体会之后的感想,激情之余的无奈罢了。人生百年,凡是一个神经正常,身心健康的人,都不可能真的做到实际意义上的淡泊。倘若对什么事都淡泊起来,对什么人都淡泊起来,那么这世界上也就没有了七彩人生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大家都淡泊得守着松软的床铺以求“明志”或者“致远”去了。大千世界,就安静得十分可怕了,可怕得就像暴雨倾泻前的片刻凝重,炸弹引爆前的瞬间沉寂。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说山训》中有这样几句话: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这话讲得很有道理。从力学的角度看,人的行走、鸟的飞翔,虽然所直接使用的只是足和翅,但是,那没有直接用到的手和尾,却时时为行走和飞翔掌  相似文献   

18.
漫画·幽默     
——他廉哩,我没送礼也办成了事! □左都建 梦话 刘秘书晚上总说梦话,几乎是在驾人:“你这个混蛋、败类!”有时声音大得吵醒妻子。妻子问他:“你骂谁啊?”刘秘书吃惊地说:“我骂谁了?”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阆中市坚持以邓小平干部理论为指导,更新观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干部工作新路子,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实现了干部工作的新突破。 一、在用人问题上实现了观念更新 第一,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围绕发展选人才。邓小平同志曾讲:”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市委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任人唯贤。打破了“按着资历往下排,一茬顺着一茬来”、“不看能力看资历,不论政绩论年纪” 的用人观念,做到不以年龄定调子,不以资历安位子,不以性别划杠子,不以亲疏配班子,坚持提拔有德者、有为者、有威者,重用实干者、改革者、开拓者。二是坚持用当其时。本着“看中一个起用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 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石川 《新湘评论》2023,(13):62-63
<正>但凡正常的人都是愿意跟厚道人打交道的,并希望经常有好运碰上厚道人。厚道人热心。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不打个人小算盘,不以个人得失定付出,不以个人好恶玩任性。也有苦而不诉、难而不怨、喜而不扬的优良品性。总以利他为情怀,具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境界。肯帮忙,不管分内与分外;肯多干,不管得多与得少;肯加班,不管有报酬与没报酬;肯卖力,不管值得与不值得;肯吃苦,不管是难是不难;肯让步,不计别人是对是不对;肯吃亏,不计划算不划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