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海南》2016,(4):68-70
正洋浦位于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是北部湾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港,是我国距离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石化产业和油气储备基地,也是中东、非洲油气资源进入中国的第一个节点;肩负着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油气开发、能源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任。近年来,洋浦积极适应新常态,发挥政策、区域、港口和产业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抓住新机遇,开创  相似文献   

2.
刘云亮 《新东方》2013,(1):14-19
我国开发利用保护南海资源,需要一个强有力起到保障作用的基地,国务院在确定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时,将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列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我国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问题,可以从南海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海南,积极拓宽和延伸海南岛的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加大出台促进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开发力度的政策措施,综合提升我国南海维权"软实力",充分发挥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综合基地,能源发展对全国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期,党中央决定在我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正是推动落实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凸显了我省在全国经济和能源变革大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和战略地位。"十四五"时期,山西要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推动能源  相似文献   

5.
李键  齐虹丽 《前沿》2011,(21):102-106
南海能源安全是探讨CAFTA能源合作问题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关乎我国的能源战略、能源危机以及CAFTA各国的共同繁荣。不可否认南海能源安全对CAFTA能源合作有着深刻的消极影响。正视矛盾,解放思想,笔者认为强化非争议领域的友好合作,增进CAFTA各方对共同体的认同感,从而带动争议领域问题的缓和,是促进CAFTA能源合作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9,(3)
海南从一个普通的地级政区升级为海南省,对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维护南海九段线海洋权益、推动我国和沿海省区向海洋发展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作为一个"海防岛",当前对捍卫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海洋开发和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海南建省30年的成就显示,这一政区改革不仅是海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7.
苏文 《新东方》2011,(2):7-10
全球新增油气储量逐渐转向海洋,深水海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主要领域。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230-3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50万亿m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大庆"的建成,标志着浅海油气开发成功和中国石油开发进入海洋时代。南海深水油气开发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是国家南海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大庆"的开发借力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同时又将大大促进海南省整体资源的深度利用,也将有力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水准。  相似文献   

8.
刘云亮 《新东方》2014,(5):34-39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极大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而且提升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技术实力。南海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产业政策也具有特色,海南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创建南海海洋经济的保障基地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寻求扩大南海海洋服务领域;制定鼓励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和措施,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等。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5,(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潜在开发地区,在我国海洋总体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是突破我国未来面临的空间有限、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等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出路。海南、广东两省背靠南海,区位优势明显,两省的海洋经济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广东省和海南省签订《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通过探讨双方最大程度上如何发挥互补效应,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出"十三五"期间共建南海蓝色经济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康拜英 《新东方》2012,(5):16-21
南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又以油气资源为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周边各国加紧了对南海油气资源的掠夺。目前,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相对落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以来,将海南建设成为南海资源综合开发与服务基地就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海南省无法有效地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开发。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潜在开发地区,在我国海洋总体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是突破我国未来面临的空间有限、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等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出路。海南、广东两省背靠南海,区位优势明显,两省的海洋经济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2.
陈耀 《今日海南》2023,(5):47-48
<正>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侧重于以国际化、集聚型旅游消费体现海南自贸港产业导向,实现经济利益。5年来,海南在落实自贸港政策、夯实发展基础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持续努力,通过离岛免税购物、举办消博会和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但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尚缺乏给人深刻印象并吸引国内外关注的突破性项目与事件来体现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海南实行就地免税消费试点、创新开发环岛旅游公路产品、打造南海为世界旅游之海并联合环南海国家与地区合作开发“南海旅游”,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创新求突破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谢妍 《今日海南》2019,(6):60-61
<正>在"海洋强国"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南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南海学学科体系,对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推进实施南海战略和推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分析构建南海学学科体系意义的基础上,从南海政治学、南海经济学、南海文化研究、南海生态研究等方面探讨学科框架的建设,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本 《新东方》2014,(1):25-29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7,(1)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南海权益维护的战略重地,承担着"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国家使命。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比较大、生态十分脆弱、自然环境恶劣,以三沙市所辖的岛礁陆域为支撑,无法满足三沙市日益发展的需要。在海南本岛建设一个服务于前沿岛礁和海域的腹地系统,加强陆海统筹,为维权维稳、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后方平台,以期承接三沙市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对接落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渔业和矿产资源最丰富、航道最繁忙的海域,但同时也是领海争端最多、问题最为复杂的海域。海南省作为南海主管省份,其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定位如何,直接关系到南海的有效管理。从历史上看,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主要是陆地上的管理,对于地方政府在海洋管理上如何发挥作用,中央政府没有明确的规定。面对南海紧迫的形势和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在南海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研究海南省在南海行政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也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安全观经历了从“自给自足”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转变,能源安全政策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重建能源工业”的保障政策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通过“走出去”战略实施能源安全“双保障”政策;从“开源”与“节流”并重的综合性保障机制到积极关注“提能增效”“保护生态”的安全保障新策略,再到如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我国能源安全策略始终立足于国内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月24日,由中国新闻社和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世界华文传媒经济论坛在海南澄迈开幕。来自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中国及东南亚旅游城市代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200余位嘉宾汇聚一堂,以"新战略、新机遇"为主题,共同研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这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逐步从顶层战略构想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之际,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的海南,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出的友好邀请,也是海南积极  相似文献   

20.
<正>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份,发展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岛外资源和市场。推进海南航运枢纽建设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战略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南海主权、实施南海开发、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海南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对海南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航运枢纽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