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政策方针的宣传者与执行者,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程度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成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村干部作为联结国家——农民关系的桥梁,对国家的政治工具、政治价值理念与政治绩效持高度支持、认同态度.然而,村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着工作难以开展、政治价值难以实现、农村问题复杂多变等困境与挑战.究其原因,农村干部的政治权威遭到挑战,政治价值实现条件苛刻,“三农”问题惯性等是问题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杜继芳 《求知》2007,(7):25-26
农村干部们普遍认为,农业税费取消,既减轻了村干部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又给村干部处理好村内事务,为村民们搞好服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农民群众普遍认为,取消农业税是国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惠农、利农、护农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对农民的最大关怀,是对农业的最大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乡村规模逐步扩大,村组干部逐步减少。这为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一方面农村干部岗位减少,使后备干部成长缺少过渡舞台,另一方面对村干部素质要求的提高也使得普通群众难以直接当选。在2003年的村级换届中,宜昌市夷陵区选举出的村干部68.2%都是连选连任,这虽然有利于村干部队伍的连续和稳定,但也造成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不利于农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村干部突出问题滋生蔓延,根源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与村域思想文化、制度建设等相对滞后的矛盾,本质是一种发展型的腐败、转型期的问题。解决农村干部突出问题,要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发挥各方面作用,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玉祥 《求知》2000,(4):12-14
农村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包括四种人: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干部;二是街村干部;三是广大党员;四是农民群众。应该确定以党委、政府为龙头,以街村干部为关键,以党员和群众为重点的思想教育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中央提出的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广大村干部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 ,适应农村新的形势 ,建设一支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根本任务。一、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迫切需要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农村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需要村干部高素质。我国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为标志 ,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7.
村干部是农村小康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坚持地校合作办学,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尽快建立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开拓型的村干部队伍,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采取地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迅速提高村干部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是加快农村小…  相似文献   

8.
乡村建设的初衷是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作为乡村建设的关键行动者,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尚未获得已有研究的充分关注。采用内容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部地区M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村干部在道义逻辑——"安全第一"的农民生存伦理驱动下成为守义人。面对基层政府避责行为,村干部坚守道义方式升级加码,并在基层政府政绩追求转向助推下,迫使基层政府承认并顺应道义逻辑,进而形成代理倒逼行政机制。"村干部的道义驱动"是对中国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理论增补,更新了村干部角色与行为逻辑微观理论,扩充了乡村社会自我保护理论,修正了"‘双轨政治’转向‘单轨政治’"的学理判断,改进了对基层政权运行状态的理论描摹,但适用范围仍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
在农村产业扶贫过程中,农民参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产业扶贫的效果,是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当前,由于农村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等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农民返贫现象严重。通过分析农民的参与条件、参与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应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主导性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构建农民、企业、村干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村干部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村干部廉政风险也随之加大,一旦对村干部权力监督不够,容易引发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进而侵害农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党的执政根基。应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质量,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方式方法,夯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责任,推动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等系统综合治理举措,为基层组织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确保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承担着领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村干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村干部队伍,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阶段农村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呢?立足于各地的探索与实践,专家与农村干部、群众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以农村基层的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目标在于建立服务型政府";有的说是"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为核心,目标在于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有的说是"以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新机制为核心,目标在于完成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应该加强对行政村干部的培训魏文章行政村是我国乡(镇)一级地方政府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分布最为广泛、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为低下的地区。据统计全国乡(镇)级人民政府4.8万个,行政村共80.21万个,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73%,农民有九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前,两工制度是为解决后集体化时期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劳动力供给问题而创制。这种计划式、指令性的劳动力利用制度,与市场经济催生的农民自由和权利相违背。农民选择"弱者的武器"消极怠工,以农村人情活动来消解村干部的监管权力。农民在面对不符合其利益的制度时会选择依靠传统文化网络,自下而上地来消解村干部权力,其行动逻辑是道义与理性的结合,以低成本实现对制度的抗争。  相似文献   

15.
广大村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村干部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对于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干部腐败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它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农村长期缺少健全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从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上下功夫,是遏制和根治村官腐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飞跃,正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而这一转化,不仅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且受着旧的传统观念的制约。然而都涉及到农村教育问题。为此,本文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略作探讨。一、必须树立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观念,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当前,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观念在一些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头脑中还是很淡薄的。农民发展农牧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自给自  相似文献   

18.
面对着社会利益格局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导致的农村精英人才大量流失、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造成的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出台和实施这项政策,确实给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益处,对于农村基层来说,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和增强了农村基层的组织活力;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为大学生提供了其成长成才的平台。但是,就"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实施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必须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推进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更加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从何处着眼?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委领导同志从调查研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教育和组织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市委领导在调查中看到,目前仍有部分农民对发展商品生产顾虑重重,左顾右盼。有的农村干部心有余悸,不敢带领群众大胆致富。必须反复向群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民间组织是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民组织化的有效形式与途径,也是政府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应对农村公共治理危机的理性选择。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村民间组织的组织构建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扩展公共治理领域中农民组织化参与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