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中专毕业到种植能手,再到全团收草经纪人、多元增收路上的的带头人,这些年凭借"农业种植、农资经营、草业经纪人"的多元增收途径,37岁的骆强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多元增收致富典型。骆强是第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四连的一名职工。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他的梦想是不仅自已拥有私家车住楼房过上好日子,还要让连队的职工和他一样利用多元增收去致富。1991年,不满20岁的骆强中专毕业后,带着梦想回到了连队,想在连队大干一场,但因为刚参加工作,没有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七师一二六团十二连职工余刚既种地,又养牛,走出了一条种养双结合的致富道路,每年收入达70多万元,成为一二六团一名响当当的致富典型,同时,他也成为一二六团遐迩闻名的职工多元增收示范户。2005年,余刚在一二六团十二连开始承包土地,第一年他承包了80多亩棉花,但由于种地经验不足,只挣了几千元钱。后来,余刚继续种植棉花,但终因棉花单产低,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余刚每年种地的经济收入也仅有1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看了兄弟团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牛、羊养殖点,增强了我们多元增收的决心。"这是五师八十六团七连职工多元增收养殖专业户孙彦州说的心里话。七连有耕地5030亩,作物均为棉花。为实现多元增收,使职工早日走上致富路,从去年开始,连工会鼓励职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近年来,一师十团通过加大种植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引导职工发展特色经济种植,想方设法支持帮助职工多渠道增收。十团苗木基地职工张跃丽承包1个温室大棚,面积0.9亩,种植油桃。去年5月他种植的大棚油桃上市,批发价每公斤30元以上,1个棚产油桃2000公斤,卖了6万多元。苗木基地职工吕银花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新果品的优  相似文献   

5.
一师十团四连职工徐云义有个愿望,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致富梦,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成为十团远近闻名的千万富翁. 今年46岁的徐云义在90年代初来到十团四连帮人拾棉花,拾完棉花后,和他一起来的人,因无法适应本地的艰苦条件纷纷离开,他却留下来了,参加土地承包.由于他勤奋好学,掌握了植棉技术,第一年承包棉花就获得高产,纯收入达2.5万元.当了万元户后,更加坚定他留下来创业的决心,准备在塔里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实现自己致富的梦想,他就把自己的户口从四川迁来落在四连,在团场扩招职工中,他成为一名团场职工.后来,他连续多年承包土地种植棉花获得高产,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成为十团小有名气的“植棉状元”.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今年,四师六十一团除了接好田+棚+园十牧+禽+机的多元增收的产业链外,还注重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宽范围拓展"田外经济"增收渠道。今年,该团还投入专项资金为职工多元化增收提贷款,使900多户种田职工加入到万畜精养、自营经济,万元利润园、设施林果业、生态家禽养殖的多元化增收热潮中来。六连职工王春不仅种30亩制种玉米,还享受团里多元增收优惠政策,买了一台果园旋耕机(林果王),今年6月,他趁着制种玉米抽雄前的空闲,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十师一八二团工会把职工多元创收、增收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帮助职工发展多元创收,实现职工创收、增收渠道多样化。今年,该团在开展职工多元创收工作中,将职工多元增收纳入年度考核,积极组织、引导、支持、服务职工多元化创收,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具体政策措施:一是组织、引导、鼓励外出承包土地创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十师、北屯市总工会以"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为年度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兵团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座谈会议精神,围绕兵团党委和师、市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建立职工多元增收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强化意识,积极探索职工多元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总体有纲。分别制定师、团工会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和方案,提出了到2015年末,实现职工增收工作覆盖面达到70%以上,职工自营经济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的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20头小牛犊过冬不用发愁了,连工会已帮咱储备了足够的草料。"农二师三十团十连养牛户朱海对着养猪户廖斌说。今年年初,三十团出台了奶牛托养饲养及定向收购政策,团工会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托养奶牛,以拓展增收路子。朱海是十连的一名承包职工,当他得知托养  相似文献   

10.
7月日,十师一八二团结合团场实际,围绕职工增收途径制定了十项措施,助推职工多元增收。一是为职工搭建增收平台。依托物流创业、养殖、工业园区,引导职工从事二、三产业,帮助职工群众创收增收。二是落实责任促增收。各单位对职工多元增收工作要进行统一安排,并制定《职工增收计划书》和"一户一册"职工家庭多元增收计划。三是优化结构促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引进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团场职工实现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和持续增收的目标,最近,二师三十团制定了促进职工多元化增收的三年攻坚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职工多元化增收的重点增收项目,确定了2013年增收的目标,即实现全团2013年职均多元化收入8000元。三十团职工多元增收主要措施是以加快城镇化、新型  相似文献   

12.
去冬今春,七师一二三团以实现职工多元增收目标为落脚点,团场各级组织和部门充分发挥出了组织、引领和服务作用,广大干部职工以极大的热情,显现出了自主创业、多元增收的能力,职工多元增收首季实现增收总额446万元,职均增收1056元,实现了职工多元增收首季开门红。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日,笔者在第二师三十团园二连,见职工秦玲正在牛场忙碌着。据了解,秦玲在团里的畜牧业优惠政策鼓励下,根据连队转型,发展养殖业,她主要养殖奶牛,目前奶牛数量达到43头,实现了多元增收,树立了职工对发展多元增收致富的信心,在她带领下,园二连职工发展养殖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养殖牛、羊、猪、鸡的养殖户已有20多家。今年,三十团出台一系列畜牧业优惠政策,支持一线职工发展养殖助增收,在这一政策激励下,部分职工从农  相似文献   

14.
正入冬以来,二师三十团二连职工一改往年冬闲打麻将打扑克牌的惯例,积极想办法,早联系,外出打工挣钱。廖国高、吴玉梅等职工早早地就联系了打工的地方,带动了全连三分之二的职工外出打工增收,会手艺的展才艺,有技术的赛技能,没技术的出劳力,体力弱的搞服务,大家在各自的小天地里各显神通,干得红红火火。自从三十团工会出台多元增收发展战略以来,二连采取先富带动、典型示范的措施,充分调动职工走多元增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了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二连党  相似文献   

15.
正"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我就挣了几千元。"7月6日,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哈萨克牧工达带汗告诉笔者。去冬今春,一四三团引导职工利用冬闲进厂务工,种植温棚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店创收……唱响多元增收曲。1-3月,全团实现职工多元增收1854.9万元,职均多元增收4980元,人均1812元。其中,二元收入户1944户,占职工总户数52.2%;三元收入户531户,占职工总户数14.3%;四元收入户32户,占职工总户数0.9%.  相似文献   

16.
<正>为顺利实现团党委提出的职工多元增收目标任务,确保职工多元、快速、持续增收,近日,二师三十团工会结合团场实际情况,从八个方面入手,制定今冬明春促进职职工多元增收方案,一是发展连队集体经济。整合连队资源,理清发展思路,打造自主品牌,实现"一连一品",把发展连队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种植高效田、发展优质马、生态养鱼……"在一派多元增收的美景中,四师七十二团十一连职工努尔塔依通过实干走活了多元增收这盘棋,实现了致富的梦想。今年42岁的努尔塔依为了经营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他按照连队的统一部署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年年都种植高效农作物。农忙季节,他和妻子早出晚归,中午饿了就用自带的饭菜凑合一顿,直到天黑回家再吃。田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从不马虎对待,种植每一种作物,努尔塔依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种植管理方法。为使作物稳产高产,努尔塔依坚持自己干重要的活,生怕雇人干活只追求速度而  相似文献   

18.
杨光明,是农一师十团十四连副连长兼工会主席。他为职工致富牵线搭桥,使十四连职工自营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户均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最高的达6万多元,自营经济成为十四连职工的重要财源。  相似文献   

19.
<正>胡军亮是十师一八一团七连的一名职工,中共党员、团养殖协会会员。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牛羊养殖、育肥业,在团场开展的多元增收活动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团场多元增收带头人。十几年前的胡军亮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始散进整出地收购牛羊,往全疆各地贩卖活畜,每年的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随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十师一八七团把发展多元经济作为职工增收的突破口,使团场职工自主创收、持续增收的环境条件逐步形成。广大职工群众的脚步就从昔日的田间地头迈了出来,他们进工厂拿工资,开饭店当老板……多元增收让团场职工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设施农业促增收。为实现职工从一季到四季增收,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团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借助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