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本该是一方净土;教师是教育育人的实施者,本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长是教书育人的领导者,本该是教师的楷模。而山东省临沂市广播电视大学原校长王金华,在半百之年却成了教师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他,收受他人贿赂,侵吞公款,一步步滑入了犯罪的泥潭,晚节不保,最终沦为一名阶下囚。  相似文献   

2.
李响 《政府法制》2012,(26):7-7
对世界各国首脑来说,在政坛上,他们是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和所有普通父亲一样,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 他信:让孩子“受苦” 泰国前总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也是东南亚著名的“电信大亨”,家里十分富裕。可是,他对自己的一子二女要求相当严格。  相似文献   

3.
这个清明节,天堂里的乐乐注定是孤独的。曾视他为珍宝的亲人们,在这个本该祭祀他的日子里,却互怀怨恨,对簿公堂。因为怨恨姥爷看护外孙不力,导致3岁的孩子从20多层的楼上坠落身亡,乐乐的父亲李坚(化名)告到北京市石景山法院,要求岳父赔偿30万元。更确切的说法,是前岳父,因为在乐乐死后两个月,李坚已经与妻子张雨离婚。  相似文献   

4.
王健根 《江淮法治》2011,(10):32-33
在单位下属眼里,他是一位好领导;在妻儿眼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在朋友眼里,他是“仗义”哥儿们。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个十恶不赦的采花大盗。  相似文献   

5.
触目惊心的犯罪在狱中,四川省简阳市原副市长卿文才常常失声痛哭,泪水洗面。想起年满花甲的父亲,他大哭不能再尽孝心;想起温顺的妻儿,他悔恨给予的爱太少……羞辱和罪孽感折磨着他,面对高墙、铁窗,他饱蘸着泪水,写下了万言《自白书》。开篇,他写道:“我最近几年所走过的路,是什么路?是光明正大、廉洁奉公的路吗?不是。是慢慢走上了一条违法违纪的路,是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路……”是的,卿文才直到走进了囚室,才如梦初醒,深感自己罪孽深重。经调查,从1989年起至1994年4月,卿文才利…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2):15-15
对世界各同的政治首脑来说,在政坛上,他们是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也和所有的父亲一样,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政治大人物有什么样的“为父之道”。  相似文献   

7.
一个青年因为看上邻村的寡妇,便央求父亲去做媒说情,但由于种种原因,老父亲一时没有帮他做成这桩婚姻,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是从自已身上找原因,而是把怒气迁到父亲身上,认为父亲不关心他,不把他的婚姻大事放在心上,便对父亲大打出手,使老人受伤住院。元月30日,这个因为婚姻之事而殴打自己父亲的逆子被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8.
学松  大明 《江淮法治》2012,(4):44-45
单肾父亲两年走了两个两万五千.里,一双脚板,风雨无阻,靠打零工顽强供着一双儿女读书。活儿,很累很累;路,走不到尽头,可他心里感觉很甜,因为他有一双有出息的儿女……  相似文献   

9.
风扬 《检察风云》2010,(17):50-51
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位父亲,其儿子在外公家坠楼身亡后,他打破传统观念,起诉姥爷看护不力侵犯了儿子的生命权,并索赔30万元。2010年3月2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旁听的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说。孩子姥爷不收分文帮他带孩子,现在却被要求赔偿,这位父亲太绝情了;有人说,从法律上讲出了事,就应该赔偿。争议很大,以至于让法官也觉得这个案子有些棘手。  相似文献   

10.
李某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却不得不面对父亲恶意分割自己房产的境况。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父亲、叔叔、姑姑一起诉至法院解决房产的所有权问题。2019年5月14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父亲恶意分割儿子房产案作出判决。父亲为什么要如此对待自己的儿子呢?爷爷奶奶赠与孙子房产40年前,年仅9岁的李某面临父母离婚、母亲远嫁的现实。同时,他的父亲也组建了新家庭。这一家庭变故让李某的生活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1.
杨某今年46岁,家住大连。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他不但获得了大学学历,并在自己担任医生的一家医院干出了些名气。他本该有个更加美好的前途,谁料却因“兄弟情”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相似文献   

12.
项立刚 《法人》2009,(10):64-65
清晨在镜泊湖的晨光里,写这样的文字,笔者自己也是怀疑是不是不太好,虽然和李先生并不熟识,但毕竟不远的行业,他创业之初,本该真诚的祝福才是。  相似文献   

13.
介入辩护(接上期)文建峰是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父亲在B市某央企工作。文建峰出事后,他的父亲通过朋友关系委托曾在中央某政法机关工作过、后来转行做律师的北京某知名律师为文建峰辩护。虽然花了几十万元的律师费,但一审、二审之后,他得到的依然是儿子死刑判决的结果,他委托的律师并没有为文建峰寻求到生路。面对二审判决结果,文建峰的父亲欲哭无泪。但他不想就此放弃,还想争取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中继续为文建峰聘请最好的律师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14.
鲍驭 《法律与生活》2009,(21):38-40
在浩瀚都市,打工者情归何处?因无力在妻子和情人之间抉择。一位打工者对同为打工者的情人做了糊涂事…… 面对妻子的撕打和谩骂,生性懦弱的他只得选择沉默与躲避;面对情人的哭诉与指责,他却选择与其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律师作为一个执业群体,早已不再陌生。电视里,律师唇枪舌剑、口若悬河令观众拍案叫绝;报刊上,律师不畏强暴、伸张正义令读者肃然起敬;生活中,律师扶弱济贫、维护公正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律师执业中也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这无疑损害了律师本该刚正不阿的正义形象。那么,律师在普通人心目中到底处于何等位置,律师距离老百姓到底有多远,律师应该以何形象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以武汉这座号称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为例,请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传播研究中心的同学作了一次以“武汉…  相似文献   

16.
牛宁宁 《江淮法治》2007,(8X):37-37
李某。现年37岁,从他记事起,父母就经常吵架打骂。为逃避家庭纠纷.他的父亲离家在外和另外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基拳上不再回家,偶尔回家一趟也都是以吵闹打架而告终。在李某的眼里,他的父亲慢慢地成了他的仇人。就这样直到1993年,尽管他的父亲这时候已经常住在家里了,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08,(20):57-57
去年6月.小李父亲的朋友为经商向他父亲借款2万元。当时双方约定年利为20%,一年后连本带利一次还清,并立有字据。可是到今年6月期满后,小李父亲的那个朋友以没钱为由拒不还款。以后又多次催要,他都以种种理由拒绝还钱,有时还蛮不讲理。小李父亲也与他闹僵了。小李想起诉他要他还款,可是有人告诉小李说这种借贷是民间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打官司也没用.说不定自己还惹麻烦。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22日,对于家住河南省登封市区、4岁的晓钢来说,是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日子。喜的是,他当天终于迎来了胜诉的判决,3名被告共赔偿他家各种损失共计13608元;忧的是,“含冤”死去的父亲,也应对其死亡后果承担主要责任。而更让人忧虑的是,失去父亲,晓钢今后的生活究竟该怎么过?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自幼丧父,艰苦恶劣的环境造就了他豪爽不羁的个性和不太好的脾气。他秉性敦厚,却敢说敢做,敢于碰硬,面对挫折和困难从不服输;他喜欢改革和创新,从不安于现状,内心深处却有着对党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在国土资源战线上一干就是15年;他手握权力,刚毅果断,雷励风行,却又诙谐幽默,从不揽权独专,唯我是尊。  相似文献   

20.
周建道 《中国监察》2011,(15):64-64
儿时起,当过兵的伯父就是我最崇拜的人。在抗洪抢险大堤上,他累得昏倒了,还是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的孩子饿得头晕眼花,他坚决不肯用村仓库的钥匙,取哪怕一点点的小米;在配合公安严打期间,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的鲜血流了几十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