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崇安(今武夷山市)革命根据地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块金字招牌,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诞生地和核心地。2020年5月是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和闽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90周年,为了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特撰写此篇文章,以宣传闽北革命根据地形成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天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因其特色和贡献而被毛泽东称为“李文林式”根据地。由于历史及行政区划变更等原因,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宣传一直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同时,也进行着革命的文化建设。于是,广东的东江、琼崖等革命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也开始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的雏形,这包括革命的文艺运动、革命的美术活动以及根据地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革命的文化与工农兵有了初步的结合,并成为巩固、发展根据地与革命武装的有力战斗武器。  相似文献   

5.
一、黔东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三种不同观点黔东革命根据地,作为一块独立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和二战时期全国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过程,并逐步趋于一致.回顾建国以来,在党的二战时期根据地史的研究中,对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归属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见诸于各种史稿、资料和研究文章,大致有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因其特色和贡献而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李文林式"根据地。值此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拟于今年10月中下旬在吉安市青原区举行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理论研讨会,届时特邀国内党史、军史专家等相关人士参加。理论研讨会由中共青原区委、区人民政府与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办联合主办。为使研讨会成  相似文献   

7.
新余(新余县、分宜县)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军事根据地,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新余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彭德怀、王震、肖克、曾山、陈正人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新余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新余建立起县、区级中共组织17个,县、区级苏维埃政府15个,  相似文献   

8.
卫东刚 《世纪桥》2014,(8):15-16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上贯彻"狡兔三窟"战略战术,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从而扭转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春光迷人。我们一行驱车追寻着革命前辈的遗迹,来到原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遗址采访。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根据地军民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卷壮丽的革命篇章。一塔卧,曾是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它位于湘西永顺县城东北39公里处,吉首至桑植的公路穿境而过。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6,(10):23-2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  相似文献   

12.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在总结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根据陕甘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根据地的政策,使得陕甘边区得以繁荣和巩固,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35年秋,西北革命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左倾肃反,史称陕北肃反。中共北方代表和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通过不同途径得到西北革命根据地问题严重的报告,遂派遣朱理治、聂洪钧等赴西北解决问题,加强领导。依据上级有关肃反的决议,加上当地的某些领导人的配合,依靠刚刚开赴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肃反领导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党政军领导的肃反运动。这次肃反造成了当时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后,迅速释放了被关押人员,从政治上对陕北肃反进行了定性,在组织上对肃反的某些领导者进行了处理,初步解决了陕北肃反的遗留问题,化解了根据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党组织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的广东党组织领导的紫金县"四二六"武装暴动拉开了广东党组织独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随之海丰、陆丰、惠阳各地群起响应,暴动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各县人民政权,从而使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开辟了中华法系的新纪元。研究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本质的前提。1932年红军进漳后,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完政、土地、婚姻、法律实施方面的法制建设活动。一方面,宣传和贯彻了中央苏区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根据地法制建设步伐。今天,我们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的红色法律传统精华,借鉴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法治不断完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在根据地的发展与革命的实践中铸就了以听党指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在根据地发展的各个时期,苏区革命精神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撑。作为苏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集中体现,鄂豫皖苏区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英才 《党的建设》2007,(10):53-5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决定向  相似文献   

18.
陈锋  左良 《党史文苑》2016,(5):42-43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革命中心,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这里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为解决工农武装力量的军需和根据地内部的民生问题,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各根据地建立了苏区的财政、金融体系,发行了苏区钱币、战争公债  相似文献   

19.
唐俊琼 《党史文苑》2012,(24):30-31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曾山作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在东固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江西苏区的革命发展和苏维埃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芝兰 《党史博览》2011,(12):53-54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曾出现过一个高潮。先后有大量文献资料、回忆录、人物传记、研究著述、历史资料选辑(编)等几十种研究成果问世。进入21世纪,川陕革命根据地研究更进一步朝着纵深方向和微观领域发展,不少学者都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笔者发现,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才研究少有涉足。或涉而不深。因此,本文从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才建设这一角度出发,作些粗浅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